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行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行业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比,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在创新水平、市场深度、国际化程度、人才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仍然较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入世推动中国金融业成功融入世界大格局

来源:中国企业报  

入世推动中国金融业成功融入世界大格局

入世十年来,中国的金融业通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不断与世界接轨,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了长足发展,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十年来中国金融业在开放、改革、创新与追赶的过程中,提升了信心,积累了方法和经验,成功地融入世界金融格局。

金融业改革逐步开放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2001年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外汇业务,2003年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面向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所有过渡期措施到期,中国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从事人民币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全部取消。2007年,允许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法人机构,21家外国银行在华分行改制成为法人银行。保险业方面,入世后,中国全面开放在华保险业务,直接保险公司的法定分保比例逐年降低,至2005年年底,取消法定分保。2004年年底,保险业结束入世过渡期,在金融领域率先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在证券业领域,2002年年底推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允许外资设合资公司,从事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迈出了中国资本市场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

金融业改革突飞猛进

首先,一系列法律法规先后出台。如2003年修改通过了《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2002年、2009年两次修改通过了《保险法》;2004年、2005年两次修订《证券法》。这些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与实施,奠定了中国金融法律体系的框架,推动中国金融业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其次,建立起“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以2003年3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成立为标志,由中国人民银行(1983年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银监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1995年成立)和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监会,1998年成立)组成的“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形成,为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和风险防范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此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顺利推进,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初步确立。在相继完成资产剥离、财务重组后,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于2005年率先在香港成功上市;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又分别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开创了我国银行业“A+H”股上市先河;2007年,建行、交行又先后顺利回归A股市场;2010年,农行A股、H股上市,完成了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收官之作。伴随国有商业银行成功股改上市,中国政策性银行的市场化改革也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一定突破。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金融业改革成就显著

十年来,伴随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四大国有银行从2001年的资不抵债到2010年全面上市,银行业资产是入世十年前的4倍多。目前,四大行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当然,与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比,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仍然滞后,在创新水平、市场深度、国际化程度、人才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此外,中国金融发展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各层次金融机构之间、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都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仍然不相协调。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仍然较低,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当前,中国的金融业发展,外部面临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国内则面临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方面的制约。下一步急需推进的金融改革包括:深化国家控股的大型金融机构改革,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继续推动政策性银行改革;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和人民币的国际化;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政策和监管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扩大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等。只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中国的金融业才能加快发展,才能继续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稳定强有力的支持。(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