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温故1997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温故1997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1997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

来源:中国企业报  

1997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

6、中国第一架企业公务机“远大号”首航成功

事件:1997年11月28日上午,一架机身标有“远大”字样的白色公务飞机,缓缓降落在首都机场专机坪。这是中国第一架非航空企业自己拥有、自己使用的八座位喷气公务机,从长沙首航顺利抵京,为湖南省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所拥有。

评论:远大空调公司是一个高科技企业,经过5年多的发展,销售额已居同行业第一,这充分表明企业只有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7、齐鲁石化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最大的一起企业兼并

事件:1997年l1月10日,齐鲁石化公司对山东淄博化纤总厂和淄博石化厂进行兼并,涉及债务达30多亿元,盘活了存量资产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大的兼并案例。化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是化学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切入点。化学工业要改变计划经济、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企业规模小、资本收益率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分散重复、大而全和小而全等结构性问题,最佳切入点就是企业资产流动与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实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评论:化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优势企业把握机遇、壮大扩张,劣势企业寻找“靠山”、走出困境的良策。一些优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赢得了发展机遇和空间,规模扩充了,实力增强了;而一些劣势企业通过被兼并,减轻了负担,盘活存量资产,获得了新生。化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是增资减债、提高自有资金比例最便捷的选择。通过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一些企业减轻了债务负担,丢掉了身上沉重的包袱;一些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拓宽了融资渠道,筹集了更多的发展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扩大,市场回旋的余地更大了。化工企业的资产重组,使一些企业呈几何级数的高速发展,规模化、集团化进程加快,资本集中度提高。

8、广州标致中、法合作失败

事件:1985年3月15日,广州汽车厂、中国信托投资公司、标致汽车、国际金融银行、巴黎国民银行5家股东在广州花园酒店正式签约成立广州标致汽车公司。随着505系列轿车的推出,它在市场确立了重要地位。到1993年的时候,广州标致的产量突破2万辆。销量为1.2万辆。这给了广州汽车极大的信心,以广州标致为主体,骏威投资在香港成功上市,一次性融资超过4亿港元。这成为广州标致发展的历史最高峰。然而,市场的变化已经使得广州标致难以应对。1994年,广州标致出现了6800万的亏损,1997年广州标致亏损29.6亿元,被迫宣布破产。广州标致汽车成为中国乘用车合资历史上第一家失败的公司。

评论:广标失败的十大原因:一、资本结构不合理,投资力度小。二、车型落后,后续产品跟不上,是广标公司陷入困境的致命伤。三、质量不稳定,毛病多,经常要维修。四、国产化慢,配件贵。五、销售体制不合理。六、售后服务水平低,维修网点少。七、法标战略的失误。八、广标公司的管理跟不上。九、领导力量投入的强度还不够,专业人才缺乏。十、争取广东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不够。作为第一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正式倒闭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广标由盛及衰的十年一直是汽车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案例,也为中外汽车产业的合作者们提供了教训。广标的失败,折射的不仅仅是一个工厂的倒闭,更凸显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产业在政策、理念和机制上的不成熟。虽然广州标致以失败告终,但标致公司1985年和广州建立合资公司时,中国汽车市场还普遍不被跨国汽车公司看好,标致表现出的先驱者勇气仍然让人回味。

9、东联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企业强强联合

事件:1997年11月19日,地处江苏地区的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征化纤集团、南化集团和江苏省石油公司等5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实行跨地区、跨部门的强强联合,组建成中国东联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这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案例,还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

评论:组建中国东联集团公司既是对国有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而实现跨国经营的一种有益探索,又是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的一种改革尝试,也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的积极探索,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10、咸阳偏转兼并日本企业

事件:偏转集团前身为咸阳偏转线圈厂,属专门为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配套生产偏转线圈的定点国有企业。企业上马时靠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筹集7070万元资金启动建设。历经初创奠基、资本积累、结构调整,资本经营从滚动到裂变的发展过程后,发展成为一个集科、工、贸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拥有25家公司,国内国外两个上市公司,含国有、集体、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民营等成分,涉足电子、化工、纺织、机械、商贸、金融、第三产业等多种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偏转线圈、彩色显示器、充电器、高频头、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由一个“车间型”的电子元器件加工厂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偏转集团成功地兼并了咸阳市机电设备总公司、涤纶纤维厂、印染厂3家国营企业,其中涤纶纤维厂当年扭亏为盈;偏转发展公司在日本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奥达株式会社,在成立的当天便兼并了有8亿日元总资产的日本竹下金属机械厂,日本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当时,“咸阳偏转”在深交所上市绩优势好,被评为全国20家最佳上市公司之一。

评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调整是企业能够继续发展的必经步骤。国企只有跳出计划经济的框架,摒弃过去行政指令式的发展模式,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以及面对国外优秀企业的竞争中稳住阵脚,取得市场份额。咸阳偏转的产权结构调整方式值得其他的国企借鉴,只有坚持走出去,直面市场,这样才能适应市场,从而使企业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王敏实习生张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