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宏观
 

2011年12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31家单位挤入联通产业链“Wo+开放体系”正式成立,真实目的引发业界猜想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静宇

31家单位挤入联通产业链“Wo+开放体系”正式成立,真实目的引发业界猜想

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在电信、联通主动发布“整改”声明的背景下,轰动一时的发改委针对宽带接入市场的反垄断调查似乎正在走向终结。

12月8日,以“Wo+共赢未来”为主题的“中国联通2011移动互联应用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联通向业界伙伴全面阐述了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开放政策和发展策略,中国联通“Wo+开放体系”正式成立,包括西班牙电信、韩国电信等在内的共计31家单位成为首批成员。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Wo+开放体系”战略的发布,表明了中国联通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思维向产业链各方打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大门。亦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联通产业峰会实际上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不完全承认前段时间央视和发改委给其“垄断”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给反垄断调查提供反证。

开放与聚合的纠结

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表示,“Wo+开放体系”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Wo+开放体系”是在沃3G基础上搭建开放的平台;其次,通过“Wo+开放体系”战略,联通和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产业联盟,改变传统的合作模式。

据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联通所公布的智能营销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包括渠道能力和能力开放。

在渠道能力方面,中国联通期望依靠实体渠道建立互联网应用支撑系统,以推动互联网应用营销有形化,提高其新业务的辅助式营销能力。

据了解,中国联通的渠道能力分为线下、线上两种。线下渠道以营业厅、卖场等实体店面为主,主要为客户提供业务推荐、体验与订购等服务,并协助客户下载、安装、使用各类2G和3G应用。

而线上渠道则通过互联网渠道对用户进行业务营销。

在能力开放方面,中国联通认为,能力开放首先能够拉动业务长尾,促进网络能力销售。通过能力开放吸引各类应用开发者进驻,继而推动业务创新,开发出大量长尾应用,还能把联通业务嵌入到大量成熟的第三方应用中,以促进网络能力的推广。

此外,前述中国联通负责人表示,能力开放还可以培育更多的盈利点和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目前,移动互联网相比较传统互联网竞争主体大大增加,竞争形势更加多样化,“内容+终端”成为一种重要竞争模式,内容应用为导向的整合产业链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因此移动互联网由传统移动通信的封闭系统走向开放体系成为大势所趋,而中国联通发布的“Wo+开放体系”,显然顺应了这一行业趋势。

据了解,“Wo+开放体系”由产品聚合能力、能力共享、渠道能力、智能管道四部分组成。中国联通将在移动互联网业务方面采取开放合作的政策,进一步提升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聚合能力。

以开放应对压力

随着3G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手机网民总数将超过有线网民数,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运营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联通率先提出Wo+开放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抢先选择优势合作伙伴,力图打造更加开发及多方能力聚合的移动应用平台。

不再打“口水战”,忘却垄断与反垄断之间的坎坎坷坷,以新的姿态和面貌示人,这或许是中国联通目前积极应对舆论压力的最主要手段。

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与聚合似乎贯穿于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而对互联网宽带接入的利益链条做一番梳理,可以发现突出的矛盾集中于,骨干网络运营商对中型接入商和小型接入商收取流量费用的差异以及对购买流量行为的“封杀”。

目前,移动互联网相比于传统互联网竞争主体大大增多,竞争形式更为多样化。“内容+终端”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模式,云计算和HMTL5的发展也极有可能引发再次变革,以内容应用为导向的整合产业链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因此,移动互联网由传统移动通信的封闭系统走向开放体系成为大势所趋。

而中国联通宣布“Wo+开放体系”,显然是顺应了这一行业趋势,势必带来互联网、移动通信乃至整个电信业发展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同时,中国联通在还没有发改委和商务部对此次“整改”给出最后调查结果和结论的时候,高调举办此次产业峰会,真实目的引起了业界的广泛猜测。

炜衡律师事务所郝亚超律师表示,此次联通产业峰会实际上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不完全承认前段时间央视和发改委给其‘垄断’的定义,在一定程度上给反垄断调查施加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师告诉记者:“关键要看联通是否在产品聚合能力、能力共享、渠道能力、智能管道这四部分,详细规定合作伙伴具体如何运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