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大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大事
 

2011年12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顾历史,上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在2008年12月。其后,从2010年1月起,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对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共计600个基点的上调,来回收市场过多流动性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三方面影响互有显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三方面影响互有显现

此次下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为21%,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初步计算,下调后所释放的资金超过3960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此举利好银行与股市,但对目前深陷泥潭的房地产行业影响甚微,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仍难放宽,房价拐点的出现无法改变。

事实上,随着通胀回落、热钱外流,市场对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预期一直存在,普遍预计时间点在12月。因此,此次下调“早于预期”。那么,为何选在此时下调呢?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央行此番下调的时间点早于预期,直接的触发因素是当日股市的暴跌。表面上看,央行试图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平复市场的恐慌情绪。而实际上体现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趋淡后国际资本外流压力的减小,反映了政策的灵活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表示,此次下调从理论上讲符合逻辑。他认为,从当前经济状况来看,实体经济普遍资金短缺,加之CPI回落,促使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而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预示着总量调控的开始,考虑到外汇占款很有可能继续下降、银行流动性紧张格局还需要对冲,存款准备金率不久之后仍将下调。

银行释放流动性缓解贷款紧张局面

据央行数据显示,10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79.21万亿元,考虑到今年8月央行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的缴存范围,保证金被纳入其中,此次下调所释放的资金将超过3960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吸引存款以后,可用于发放贷款的额度,受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释放的信贷资金,可能会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个人消费贷款等。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政策预调微调是针对中国金融市场融资效率不高,在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同时,运用信贷机构政策的辅助来帮助实现总量稳健的政策,比如对小微企业加大贷款支持力度、减税等。

对于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根本原因,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主要是由于海外金融市场的紧张和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趋淡使得国际资本外流,由此导致外汇占款和货币投放减少,此时需要央行以准备金率的下调来进行对冲,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

鲁政委指出,准备金率的全面下调,当然表明了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由此也将释放大约3500亿元的流动性。但是,考虑到目前约束银行贷款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存贷比和资本充足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因而,如果没有其他政策的配合,单纯准备金率的下调并不会立即就带来贷款的迅速增加。“如果将贷款的显著回升视为政策全面宽松表征的话,那么,当前准备金率的下调只是表明更宽松,还不是全面宽松。”鲁政委表示。

楼市房企太缺钱下调难撼降价大势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11月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9906元/m2,环比下降2.8%。继去年10月份后,北京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再次跌破两万。

截至11月30日,北京市可售商品住宅存量达到124702套,库存总量创2010年以来的新高。预计年底库存将达13万套,照当前6000套左右的月均消化速度估算,在无新增供应的情况下,至少需要22个月来消化。

对此,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可稍微缓解房企的资金困局,个人房贷申请难度也将降低,但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仍难放宽。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也认为,央行此举对楼市而言虽是利好,但目前房企资金缺口非常大,释放的流动性能进入房企的部分不会影响到已经进入拐点的楼市。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则表示,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适度加强对自住型购房人的按揭贷款支持的可能性更大,加之近期新房、二手房价格回落明显,自住型购房人将在年底获得比较有利的购房机会。

股市股市回暖仍有待宏观经济好转

证券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给溃不成军的A股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央行的举措对大盘形成了实质性的利好。

正如此言,存准率下调的消息引爆了12月股市首个交易日。当日开盘,上证综指高开59.07点,深证成指高开283.14点。

对此,大同证券投资顾问张诚表示,从早盘情况来看,市场对存准率下调表现积极,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经济的下滑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张诚认为,本次存准率下调所释放的资金量并不太大,诸多中小企业只能“望梅止渴”。因此,本次调整只会在短期内有所反应,长久利好还要等待11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来源:《法制晚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