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沉重的环境 水污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沉重的环境 水污染
 

2011年12月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污染问题与规划和管理相关,而规划和管理的缺陷又源自GDP导向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指出,在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大的方向上要从战略问题入手,应当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各地热捧重化工项目,看中的都是这些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但在环保部门眼中,如果规划或措施不当,化工石化有可能成为大江大河或城市的重大环境隐患。应对化工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挑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

40万家化工企业威胁长江

水污染警报:80%化工项目临水而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金玲

水污染警报:80%化工项目临水而建40万家化工企业威胁长江

据对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等水系监测,有63.1%的河段水体遭到污染。图为湖北某化工企业将污水排进长江。

在长江中游湖北宜昌市猇亭区古老背轮渡口附近,某纺织印染厂的化工污水通过在江边埋设的管道直接排放入长江,在江面上泛起白色泡沫犹如“白龙游江”。

CNS供图

王利博制图

沿江设厂、偷排废水,可以节省大量排污费用,但对环境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据了解,全国污染物的排放量是由一些主要企业排放的。从环保部每年发布的国控重点污染源的名单中了解到,共一万家企业(水、气、重金属在内的共8000家企业和2000家污水处理场)涉及了中国65%废水废气的排放量,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这些企业大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中国水危机》作者、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古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如今却被严重污染,全国约40%的污水排入了长江流域。令人痛心的是,目前仍有大的建设规模依然在向长江密集。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往开局年一般也是各地上报大项目最为密集的一年。截至今年10月底,负责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审批的环保部就受理了257个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达14013.5亿元。

环境污染问题与规划和管理相关,而规划和管理的缺陷又源自GDP导向的发展模式。业内人士指出,在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大的方向上要从战略问题入手,应当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到地方以及项目上,目前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

化工项目沿江密布

有媒体曾爆出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全国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对长江而言,沿岸有40多万家化工企业,此外还分布着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三大石油化工基地。

环保部去年12月11日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全国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绝大多数布设在包括三峡库区、南水北调输水干渠沿线在内的江河水域和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自古以来是中国横贯东西、纵连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长江水蕴含量占全国的40%,其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共有11个,也是沿江各城市的重要水源。

据了解,化工产业对于长江岸线的侵占,在下游尤其明显。仅南京到上海的短短距离,长江沿岸就摆放着8个大型临港化工区;而在江苏省境内,往往走不了几十公里,便会发现几个化工园区;江苏省苏州一市,下属各区更是建起9家大型化工园区,每个园区内又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化工企业。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建立,物流、仓储和上下游延伸,港口码头、储罐、化工项目上下游产业更是蜂拥而至。

马军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流域已经显现出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太湖、巢湖以及一些支流污染已经非常严重。据了解,长江干流共有取水口近500个,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信息中心主任何春银表示,长江沿线的城市绝大部分水源地维系于长江,一旦长江出现污染,将无水可用。“如今中西部地区沿江的化工园区相继成立,多采取粗放的发展方式,污水必然下排,对下游产生很大制约。”

“沿江很多城市都是拖着长长的污染的飘带,包括城市工业区。”马军表示,城市发展的同时,相互之间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今,很多库区都在兴建多个化工园区,给江河带来很大的压力。他举例,700多公里的城市江段,中间有600多公里的污染带,污染非常严重。

业内人士分析,从国际经验来看,化工企业多建在江河湖海附近,中国也不例外。因拥有优质港口和腹地滩涂资源优势,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甚至上海,都毫不犹豫地把重化工当成其发展支柱;一些以重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央企“巨无霸”,更成为地方政府争夺的主要对象。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环境工作与化工产业的发展速度极不匹配,甚至落后多个层次。化工产业发展初期,为了节约水资源及其运输成本,多沿流域而建。而大多数化工城都是地方以及区域的经济命脉,因此,地方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类似的项目也是积极推进的,环境方面的监管也是松懈的。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初期产业规划中的弊病逐渐暴露出来,进而出现了当前的局面。

化工产业亟待技术升级

根据各地公开的“十二五”规划,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的工作人员预计,5年内,各地拟开工建设的大型炼化项目超过30个,新增炼油产能2亿吨。

该负责人介绍,当前,各地发展化工石化的意愿十分强烈,沿海、沿江各省区纷纷规划大型炼化基地、布局化工石化项目,化工石化产业呈现加速扩张态势。

据了解,今年环保部受理的项目以能源、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类项目为主,截至10月底,已批准项目234个,总投资12452.3亿元。其中,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城建、社会事业项目79个,总投资5815.1亿元,占46.7%。

环保部对存在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的32个建设项目作出不予批复,退回、暂缓审批的决定,涉及总投资1006.4亿元。

各地热捧重化工项目,看中的都是这些产业对GDP的拉动作用,但如果规划或措施不当,化工石化有可能成为大江大河或城市的重大环境隐患。应对化工石化行业环境风险挑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

一位化工行业人士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分析我国化工行业现状,固然布局规划存在问题,但化工行业整体环境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才是症结所在。

前述负责人指出,我国化工石化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设备落后,易因安全生产事故引发次生污染事件。另外,部分企业环境风险意识不高,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反应能力也不足。

如何守住江河生态底线?盘雨宏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抑制江河流域新增产能的扩张,另一方面是寻找恰当的机遇采取搬迁等其它降低流域荷载的措施。

“以上两方面涉及的环境工作包含规划与监管,环境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都是改善环境的良好措施。”盘雨宏表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主任孙伟善则强调,产业转移,转移的应该是产品,而不是污染。转移过程中,必须升级技术,避免重蹈覆辙。

盘雨宏还指出,环评机构仍有违法现象。在发展与环境的协调过程中,大的方向上要从战略问题上入手,应当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到地方以及项目上,目前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