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7版:环球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7版            环球
 

2011年12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15家欧美银行被降级全球银行业一片风声鹤唳

来源:中国企业报  

15家欧美银行被降级全球银行业一片风声鹤唳

焦虑的银行储户在排队提现

标准普尔于当地时间11月29日宣布,根据银行业评级新标准已经对全球37家主要金融机构的评级做出调整,下调15家大型银行的信用评级,因其对评级标准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标准普尔公司发布的复评名单中,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富国银行、摩根大通和纽约梅隆银行等大多数美国大银行都在新的评价体系内被评定了更低的信用评级。其中,不乏部分原本信用评级展望为“稳定”或者“正面”的银行,转而被评为“负面”。

标准普尔称,目前公布的评级表包括了对上述银行及其核心和战略重要性子公司的评级以及那些因其母公司适用新评级准则导致评级变动的其它子公司的评级。标普表示,未来90天内将复评所有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评级。

多家银行评级下调

除美国多家大银行被下调信用评级之外,英国多家银行也没能逃过这一厄运。根据标普的新标准,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也被下调评级。但是,欧洲其他几家大型银行评级仍然维持不变,比如瑞士信贷和德意志银行。

标普宣称,此前公布的新评级标准,主要根据已经变化的金融业现状以及宏观经济新形势,重新评估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流动性以及融资能力,其中还包括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在行业融资里的作用。据了解,标普在本月发布新评级方法时称,“预计所有银行评级中,将有60%保持原评级不变,20%被上调一个级距,15%被下调一个级距,其余不到5%被下调两个或以上的级距。”

“标普的调整主要反映了其对目前全球金融市场的看法,在眼下欧元区和美国都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与经济息息相关的大银行显然是无法独善其身的。”深圳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实际上,这并非国际评级机构近期唯一一次下调全球主要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9月份,穆迪将美国银行的长期和短期信用评级分别从A2和P-1下调至Baa1和P-2。同时,穆迪还把富国银行的长期优先债评级从A1下调至A2。花旗的短期信用评级也被穆迪从P-1下调至P-2。

与标普的出发点类似,穆迪当时宣布下调美国银行评级的理由也并非看淡该行的信贷质量,而主要是“基于美国银行面临的外部因素”。穆迪认为,现有的金融监管法案使得美国政府不太可能在危机中以及在经济可能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救助金融机构。

另一家评级行业巨头惠誉亦称,欧债危机可能会对美国银行业造成不利影响。尽管如此,相比较标普和穆迪的激进看法,惠誉仍认为对美国银行业信用前景稳定。不过惠誉强调,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除非欧债危机得到及时和有序解决,否则美国银行业的整体前景将蒙上越来越大的阴影。

欧贷危机雪上加霜

当地时间11月30日,欧洲市场各大股指方面全面下跌,欧股Stoxx600指数跌0.9%,报229.68点。《英国金融时报》100指数跌1.1%,报5281.14点;法国CAC40跌1.3%,报2986.28点。德国DAX30跌1.2%,报5733.58点。在标普评级所涉及的银行股方面,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股价下跌2.8%;德意志银行股价下跌1.9%;德国商业银行股价下跌2.2%。

“大银行信用评级下调对金融市场信心的影响是非常致命的,因为这意味着这些银行将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在当前市场信心并不稳定的情况下,这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资金避险情绪进一步抬升,降低这些银行可能本来就已经很低的再融资能力。”香港某市场分析人士称。

实际上标普早在11月上旬就已经分别宣布下调意大利和印度等部分国家主要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根据标普新的评级,在43家意大利金融机构中,有22家的评级展望现为负面,这意味着若该国政府不能削减公共债务并快速启动经济增长,标普就可能进一步下调评级。

“在欧元区仍然就救助方式等细节争论不休的时候,市场的天平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如果欧债危机问题在一开始就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各国的主权债务收益率不会像现在这样如此糟糕,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也不会遭到下调。目前的情况显然是一个恶性循环,欧洲整体金融体系问题得不到解决,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正在一步步延伸到微观的金融机构和产业实体中去。”北京某大型投行一位不愿具名的宏观分析师强调。

“最重要的影响就是评级下调对银行融资成本的提高问题”,本来欧美银行业所处环境已危机四伏,如果融资成本再度上升,付出代价将会更大,无疑是雪上加霜。

不仅是标普,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此前一天也发布报告,表示要下调15个欧洲国家的银行债信评级,原因是政府可能不再支持银行业。还有更糟糕的问题是,陷于欧洲债务危机中的一些国家政府将禁止本国银行卖出国债或者必须购买本国国债。如果这样的话,经济的不振和债务的压力,无疑将把欧洲银行业拉向濒危境地。数据显示,近期欧洲银行业融资成本已大幅上升。

全球银行业“过大关”

欧债危机的焦点已不再是意大利、西班牙等主权国家,而是全球银行业。欧盟于10月27日宣布,要求主要银行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CTIR)的标准提高到9%。官方预计所需的融资额为1080亿欧元左右,银行需要在2012年前完成融资或重组。实际上,如果欧洲银行业完全通过融资方式来提高CTIR的话,预计所需资金将超过2000亿欧元。

有专家分析,欧债危机持续两年,主权债务违约危机和银行业危机已经相互纠缠到密不可分。欧债危机起源于欧洲银行业。正是为了援救深陷上一轮金融危机中的欧洲银行业,欧洲财政赤字水平才如此凶猛地从2008年开始飙升。而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众多欧洲银行出于避险的需要而大量买入当时最安全的资产———欧元国债,不论是德国国债还是希腊国债。当时安全的国债如今成为有毒的资产,起源于欧洲银行业的主权债务危机又把故事演绎回到欧洲银行业本身。欧洲银行业在危机后剥离坏账的工作仍未完成,且坏账仍在雪上加霜。美国银行业虽然境遇好些,但大规模坏账逐渐被牵连出来。华尔街平静三年后,2011年11月明富环球成为首家受创欧债失败破产的美国大型金融机构。

欧美失血震及全球资本市场,中国银行业也难言乐观。中国金融体系开放程度、金融创新程度以及海外参与程度相对较低,金融机构由于没有直接跻身全球竞赛而保存了体力,但外资股东持续减持的阵痛仍不容小觑。

得益于净息差的走高,中资上市银行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920.54亿元,同比增长31.86%,但其再融资等发展问题并未因利润高涨而减缓。2011年发债超过百亿元的银行共有10家,中资银行占据了8席。

不容置疑,中国银行业未来的成长,将前所未有地更加依赖于市场再融资。如何与资本市场形成持续良性互动?值得慎重考虑。

中资银行仍需警惕

令人安慰的是,在标普的新评价体系中基本隔绝于欧债危机之外的中资大型银行评级不降反升。分析人士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外界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平稳度过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期的信心。

中国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可追溯至2005年。当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纷纷改制上市,形成第一波融资潮。经过上市洗礼,各银行资本充足率大幅提升,并在治理结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产品优化、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据统计,即使最困难的2009年,14家上市银行净利润也同比增长16.45%,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高达17.31%。

但是必须承认,中国金融业的商业化改革还没有到位。尤其是我们的变化,更多表现在那些摸得着、看得见的“硬环境”上,而诸如理念、策略、品牌、机制等决定竞争力的“软环境”尚待突破。各家银行业务模式趋同,目标客户普遍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等。商业银行依赖净息差的传统发展模式没有改观,且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还没有经历过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检验,我们与欧美金融机构尚不在一个比较级别上。

欧美大型银行尽管遭遇重创,但在不断确认和冲减损失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全球领先的竞争实力。从历史看,欧美金融业的自我修复能力极其惊人,此番也不例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种流行的看法是,美国金融业是风暴的旋涡,受影响最大,损失最重,复苏最难。但尽管这样,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美国银行业利润总和达353亿美元,为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48.3%,为连续第九个季度同比增长;衡量利润率的标杆数据平均资产回报率从去年同期的0.72%升至1.03%;贷款损失准备金为186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51亿美元。

与欧美银行业金融核心竞争力未受损不同,中国金融业尚在竞争力塑造阶段。放眼内外,资本标准大幅提高已成为一种防控风险的监管政策取向,国内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大幕拉开,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入。中国银行业跑马圈地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只要有规模就有利润的经营模式也将走到尽头,急需将主要精力放在资本生成机制的培育上,从规模扩张型发展转向内涵集约式增长,从重视大企业转向重视对中小企业融资,从重视传统业务转向重视中间业务发展。中国银行业应把握目前难得的时间窗口,以建设性举措锻造金融竞争力,以实现金融服务摆脱传统模式,向高端转型。

(综合财经网、《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