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7版:中国企业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7版            中国企业评论
 

2011年12月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宽松出来的4000亿元资金能否流入新兴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冯立果

宽松出来的4000亿元资金能否流入新兴产业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做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将新能源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兴产业政策引导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面临发展瓶颈的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将新兴产业投资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近两年来,传统企业的新兴产业投资呈现井喷态势。然而,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的快速恢复和高通胀压力,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不得不急剧转向。尽管2011年11月30日央行刚刚决定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出现了开始回调,但2年来货币政策的急转转向,仍然使许多企业的新兴产业板块都受到严重影响。

货币政策在宽松与紧缩间急剧转向

从2009年四季度到2011年全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了一次从极度宽松到适度紧缩的急剧转向过程。2009年四季度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实施了“名义上适度宽松、实际上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10—12月连续3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整个2009年一直维持较低的存准率水平。2010年下半年,我国经济逐渐复苏后,而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资产价格泡沫过大及通货膨胀过高。为此,我国实施了“名义上稳健、实际上紧缩”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11月份至2011年11月29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都将达到历史最高的21.5%和18%,市场上数万亿流动性被冻结。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紧缩。

货币扩张下新兴产业投资呈现井喷态势

伴随2009年以来的货币宽松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投资热点。多个国务院和党中央文件均连续发出信号,鼓励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高层的政策导向影响,全国各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投资热潮。从市场主体角度看,新兴产业的投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都将发展新兴产业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第一,中央企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在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下,中央国有企业希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力量。根据国资委的资料,目前中央企业在智能电网、电动车、三网融合、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已经进行了超前谋划,初步具备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定的产能规模。

第二,地方国有企业形成千军万马之势。在中央的鼓励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本地区的新经济增长点,各地均出台了“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部署本地国有企业承担发展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国数万家地方国有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开始涉足新兴产业。

第三,民营企业不甘落后,利用灵活机制抢占市场先机。民营企业主要在利润微薄的传统领域,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背景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由于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民营资本进入垄断产业还存在众多体制性障碍。而新兴产业领域,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起跑线是一样的,民营企业可能还有一定优势,因此,许多大中型民营企业纷纷将企业转型的方向定在发展新兴产业上。

货币政策急转影响新兴产业投资的连续性

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紧缩的急剧变化,直接从经济体内抽走了数万亿流动性,对于进入新兴产业的企业来说,由于新兴产业具有产业发育初期的技术不成熟、市场不成熟、体制环境不顺畅等诸多问题,因此企业一旦踏入新兴产业,就必然进行持续投资,否则其进入决策就是失败的。货币政策急转打断了新兴产业投资的持续性,部分企业在货币紧缩中出现了后续投资的困难。

第一是许多企业的商业银行信贷受到严重压缩,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一些民营企业为了使前期投资不打水漂,便开始寻求民间借贷融资。第二是货币紧缩直接拉高了民间借贷的市场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飙升。除了少数大中型企业具有商业银行授信外,大多数企业基本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因此部分中小型企业从事新兴产业投资,主要靠民间借贷来融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这些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了10%左右,局部民间借贷利率已经上升至年利率100%的历史高位,大批中小企业在超高融资成本面前选择停产或倒闭。

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紧缩的急剧转向,使我国新兴产业投资同样出现了“大起大落”现象,大量的固定资产成本在“大起大落”中打了水漂,部分企业投资新兴产业的信心也一定程度遭受了挫折。面对企业投资困境和连续多月以来经济指标的下滑,央行终于在11月30日下调了0.5%的存准率,意图刺激低迷的市场信心和企业投资,但面对长达20多个月的银行负利率和资金错配状态,宽松出来的资金能否流入实体经济,流入新兴产业,目前看并不乐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