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行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行业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管理创新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记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飞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汪嘉莉

把管理创新落实到每一个环节记中国公路百名优秀工程师、重庆交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石飞

为西部交通基础建设作出交建人的贡献(中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石飞)

1994年,石飞毕业于重庆交通学院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凭着专业、执着的科技创新精神,科学管理企业,带领干部职工开拓市场,科学发展,成效显著,使企业先后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奖和重庆市“国企贡献奖”、重庆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的称号,公司承建的绕城北段路面获重庆市“巴渝杯”优质工程奖,并在重庆市建委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中获得A级评价;他本人荣获“重庆市建筑行业优秀经理”、重庆市交通科技管理先进个人和重庆市

“五一劳动奖章”。

做实交建强管理

强化项目管理。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石飞与领导班子确定推行大项目部管理机制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在原有两个路基工程项目管理部、一个路面工程项目管理部、一个桥梁工程项目管理部的基础上,新设立了隧道工程项目管理部、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部。为规范大项目管理,他大力推进项目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总结汇编了《总承包项目管理办法》,为全面探索总承包管理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实践理论基础。

夯实人才基础。随着企业经营任务承接量的节节攀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紧缺、工程管理压力日益增加。他主持出台了《2010年—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抓好5支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才队伍建设。2009年—2011年,共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70余人,充实了企业管理技术队伍,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为推进中层管理干部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按照“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快培养、骨干人才提前培养、关键人才重点培养”的思路,分类制定培训规划,鼓励一线管理人员在“学中干、干中学”,努力实现“干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的目标,在圆满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项目施工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骨干。

加强制度建设。在他的主持下,企业已建立起出资人依法履职、董事会依法决策、经营层自主经营、监事会监督检查、党委政治核心、职代会民主管理的治理机制,使企业制度体系、监管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如《项目集体风险抵押承包管理办法》、《大宗物资集中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工程(劳务)协作单位招标管理办法》、《安全风险抵押制度》等建章建制,使企业的安全、质量、招投标、经营、党务、行政、项目管理等11个部门123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完成了制度汇编成册,出台一系列新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他推行的《在建项目月报表》的运用,保证了交建集团领导层在第一时间全面、准确地掌握各项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各项制度和管理手段的逐步运行,使企业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承建的多项工程在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受到了交通运输部、市委市政府和业主单位等一致好评。

科技创新攻研发

重视科技开发。他坚持用科技创新来提升管理水平,鼓励工程技术人员科技创新。为推动企业技术中心的实质运转,培养一支技术创新队伍,形成企业技术中心与项目部的科技开发联动机制,保证科技开发不脱离生产实际。他主张在进一步巩固路面施工技术的同时,重点提升大型桥梁、复杂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技术,确立企业核心施工技术。

推广“四新”成果。他并不满足于课题研究成果,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将研究成果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如在南坪中心区沥青道路翻新改造工程一标橡胶沥青顺利施工,成功填补企业橡胶沥青施工技术空白。

抓信息化建设。按住建部特级资质信息化考核标准,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完成了机房改造和硬件升级,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的企业综合管理系统已建成使用,其功能覆盖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OA办公系统等。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