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江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6版            江西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都南昌的“莱茵”路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丞华

水都南昌的“莱茵”路线

“十多年后的今天,在整个‘中国水都’项目完成之后,你会发现,当你走到南昌市任何一个湖泊,都可以坐上游艇,酣畅淋漓地游完整个南昌,岸边风景秀丽,船下水质清透,感觉像荡漾在美丽的莱茵河上,那时南昌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水都’。”江西水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都公司”)总经理张秀清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

张秀清描绘的未来蓝图、中国版莱茵河,今日是何现状?

因泥土流失严重而被迫修建的水泥护坡会被重新以草木替代?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生活等产生的污染物排入是否已得到全面控制?工业生产中危及水质的有害物质是否坚持进行处理?

记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南昌的八大湖泊之间,想找出解答心中疑问的答案。

森林、清水、湿地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低碳元素,也是低碳生态城市的三大核心元素。记者了解到,南昌不仅拥有梅岭国家森林公园,还有一江两河八湖,水域面积达到28%,湿地面积达到55%,为南昌打造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随着南昌———“中国水都”知名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到南昌游玩,可以说,南昌旅游产业已迸发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莱茵式”发展模式探索

去过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座风光绮丽的水城。正因其纵横交错的发达水系,构筑起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从而成为了各国人民趋之若鹜的地方。

在江西省实施鄱阳湖国家战略后,随着峡江大坝的建设和湖控工程立项,使赣江按照莱茵河流域的成功治理模式成为趋势,运用莱茵河发展模式建设南昌成为可能。

事实上,南昌水域资源占整个城市面积的27%,城内,内四湖外四湖碧波荡漾;城外,赣江、鄱阳湖更把南昌紧紧包围。如果把这些水资源全部利用起来,南昌的水上旅游潜力将让许多城市羡慕。

众所周知,莱茵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是欧洲的重要水道和沿岸国家的重要供水水源地。该河流域曾经经过污染、治理、生态恢复和国际合作过程,通过了解莱茵河的治理、保护与国际合作过程,对于江西做好可持续发展水利工作,特别是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将大有裨益。

据了解,现在管理莱茵河的国际保护委员会,是一个仅有12人的民间组织,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流经6个国家的河流,其背后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全社会共同参与实现的。

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像治理莱茵河一样加快赣江流域的综合治理,完全可以将赣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

面对公众对于南昌水系全面贯通之后如何管理的疑问,张秀清信心满满地说道:在南昌政府的主导下,“中国水都”的规划将重点加强南昌市内水系沿线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对南昌市内水系沿线未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企业、生活区污水进行全面收集处理,同时将市内水系与鄱阳湖进行连通,形成一个贯通的活化水系。

水都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充分挖掘经济效益的同时,公司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筹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旅游生态等需要,让民众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和生态文明集一体的“双重享受”。

鄱阳湖国家战略的延伸

早在2000年召开的“九三学社沿江城市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就曾有专家提出了环洞庭湖发展区、环鄱阳湖发展区等长江沿线八大环形发展区的设想。如果说当年还只是梦想的话,那么,现在南昌作为国家旅游一级中心城市,将成为环鄱阳湖生态旅游的中心城市和集散地,梦想变为现实指日可待。

记者了解到,鄱阳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未来将投入资金15000亿元人民币,重金打造鄱阳湖生态圈。目前,南昌市政府计划把城内的湖泊与赣江、鄱阳湖连在一起,开发滨湖长线路的游艇旅游线路,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河、湖岸边的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从而带动南昌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张秀清告诉记者,用十多年时间,每年至少投入100亿元,打造“中国水都”,把岸边和水上连接起来,实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游艇游玩亲水南昌的梦想。“中国水都”的打造本身就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的落地。通过可以改善鄱阳湖的上游水环境,为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提供可靠的生态保障。

据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是新时期山江湖工程的深化、细化与延续,南昌市“中国水都”的打造则是在城市建设这个新的领域中对山江湖工程的深化、细化与延续,建立和推广新的城市科学发展模式,将把山江湖工程的深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年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一湖清水”同步,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充沛的发展活力,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市政、旅游、国土、文化、水利等多个部门参与,需要沿岸的景观、文化特色、购物等能够配套。”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黄细嘉教授认为,做好“水”文章,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河流的综合整治、活化与应急水源及配套工程、重点水系联通、重点桥梁改造、岸线开发利用等多项工程。

据业内专家指出,“中国水都”的打造不仅是旅游产业的兴起,更是江西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配套与互补,可以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成为江西省经济腾飞的强力助推器。

水都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综观全球,现代城市作为知识创造、产业聚集的重要空间载体,城市的发展必将体现出并将遵循于知识创新带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推动城市发展的历史规律性。

许多国家都把强化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把创新投入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科学研究前沿战略产业,以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具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才资源的城市,南昌首当其冲应在“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努力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在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提供经验、做出示范,发挥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战略作用。

从不足、差距、压力来看,南昌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竞争优势还不够强,随着周边城市经济的日益强大,南昌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然而,从优势、潜力、动力看,南昌不仅具备了省会城市所特有的功能集中、资源集聚、政策支持等基本优势,同时更有这些年打下的产业、市政、环境、体制、队伍等良好基础,这些将为南昌面临国家战略层面、中部崛起层面、全省发展层面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张秀清告诉记者,随着南昌水系的逐渐贯通、环境的不断变化,南昌市内产业布局将会出现明显的改变,“中国水都”是一条南昌城市建设的主干道,通过“中国水都”的建设可以极大地延伸城市综合产业链,拉动一产,互补二产,落地三产,用旅游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通过水网联通、水体活化、水生态治理、水景观建设、岸线商业开发、水上游艇游览等等大量的产业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的全面进行,为社会提供急需的就业与发展机会,调整改善市域经济结构,提升南昌的综合竞争能力,优化投资环境,加速南昌市的现代化进程进度。”水都公司项目经理陈姓负责人说。

黄细嘉表示,随着“中国水都”项目的建设,必然使南昌成为一个独具城市魅力、环境优美的国际化都市,游人消费大大增加,造福地方的旅游消费城市;随着河流的连通,必将大大提升城市价值,为实施重大项目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财力保障;随着水上休闲娱乐项目的创新,能够带动就业以及推动第二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链。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