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宏观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企业新政将侧重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龙

中小企业新政将侧重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近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确认,工信部正在抓紧制定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综合性政策。

“我们更愿意把这个综合性政策称之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该政策包含的内容比较多,除了金融和财政方面的内容外,更注重营造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环境。这将是一个长期性的政策。”郑昕说。

郑昕表示,为支持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工信部最近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同时,工信部还将继续实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两个关键工程及四个行动计划。两个关键工程,即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工程,搭建互联互通的服务中小企业网络。四个行动计划,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计划、创办小企业计划、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及中小企业市场拓展计划。

“亚健康”生存状态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2011年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公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该报告中的企业经营环境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7个方面,除了“中介组织和技术服务”、“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两项的评价比2008年略有好转外,企业对“人力资源供应”、“金融服务”、“企业经营的法制环境”、“政府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条件”5个项目的主观评价均低于2008年。这份报告涉及企业达到60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的评分中,小型企业和中型企业分别占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49%、41%以上。

樊纲认为,国家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在政策上松绑,地方政府也应该进行思考,“我们如何在各个方面改善,改革我们的制度,调整我们的政策,清理我们的各种政策,减少对地方微观干预,改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改善制度环境,使我们企业做得更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中国的产业和企业将会进入大规模调整重组期,这或许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调整重组时期,最近我们也看到我们中小企业比较困难,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融资遇到了困难。特别是在宏观紧缩的背景之下,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会更大一些。”

郑昕曾表示,在当前的经济运行情况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着很多困难。比如融资难、企业税费比较重、原材料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比较快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比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而从政府方面来看,提供的公共服务支持不足也是一大缺憾。

目前,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从工业来看,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4.9万家,实现总产值49.8万亿元。

专业化才有前途

刘世锦告诉记者,中国未来可能的产业格局是少数拥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企业与一批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共同分享市场。

“现在需求规模会相对收缩,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行业会转成这样一个模式:这个行业中有几家领先大企业,比如4家、6家或者8家,这些企业会占到整个产业市场份额的50%至60%以上。剩下的市场份额将留给专业化、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刘世锦说。

“现在市场需求很差,其实更多的中小企业还是存在于传统行业,中小企业更有转型升级紧迫感。”一家中型化工企业负责人李继海告诉记者。

分析人士认为,中小企业不能总停留在产业链低端,应通过持续转型升级,逐步在产业链高端占有一席之地,这才有可能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经营困局。

刘世锦认为,未来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仍会在已有的产业中出现。

“未来中小企业盈利必须依靠其专业化的优势,中国将会有一批企业,这批企业今后20年或者30年具有稳定的、持续的国际竞争力。”刘世锦说。

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支持也在逐渐升温,2003年国家颁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小企业促进法》,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年国务院又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李继海表示,虽然中小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国家现在很重视中小企业,有很多扶持资金可以争取,这有助于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