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品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品鉴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写实与表现中定位——邹立颖水墨人物画艺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徐恩存

在写实与表现中定位

邹立颖,吉林东丰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双聘教授,吉林省书画院荣誉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

在当代,一个画家如何定位自己,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面对如此难题,画家们处心积虑地寻求着各自的答案,力求冲出窘境,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给自我以恰当的定位,这既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又是“转型期”艺术发展的必然。

在这个角度上,邹立颖的水墨人物画体现出一种价值的意义和自我形象的重塑。与此同时,他也寻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并由此出发,展示了风格的成熟和丰厚的收获。

作为以直面现实生活为特点的当代画家,邹立颖的作品是表现当代人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的,他自觉地在作品中关注当代人的心灵世界与精神面貌,表现当代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从中挖掘日常生活中平凡的诗意。

邹立颖的水墨人物创作,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撷取与发现,进而将其凝铸为富有韵致的形式、语言,去体现他对现实生活的感觉与体验。应该说,在长期的历练中,他训练了敏锐的艺术感觉,凭借这种感觉,确立了自己的追求,即一种诗性的现实表达,把客观世界中的人与物,主观化并提升为意象,进而以简洁的水墨语言给以展示。

这就是邹立颖的写实、表现绘画。画家笔下的人物已经脱离了客观性和逻辑关系的制约,在不违背其本质的情况下,取其神和定其形,使形神兼备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之中得以生成,作品因而在笔墨酣畅与元气淋漓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邹立颖的绘画,始终未脱离生活,是现实生活给了他创造的激情和动力,给了他以艺术的启悟,使他的艺术日益趋向于简洁、洗练和充实。解读作品,我们看到,邹立颖娴熟地驾驭水墨技法,重要的是,他善于把握“以技入境”的关键,力避了纯技术的炫耀,而终归于人文气息的营造。这是画家的过人之处,他以平面构成关系去结构画面的平面空间,使“无中心”的画面空间中,意象处于并置和叠加之中,因为超越了逻辑关系,使之在表现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作品因而从单一的视点中解放出来,转换为多视点的表现,平添了丰富的内蕴,一切都上升到诗意的层面,体现出一种由衷的关怀。

这是难能可贵的。

水墨艺术具有无限演绎的可能性,在此中间,由于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开拓了审美空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邹立颖的作品在写实与表现中,逼近“写意”的规律,在趋于本质性的表达中,他较好地把握了写实与表现的契合程度,令人在解读中不必走向极端,而是在艺术化的意义上去感悟命运、人生。

在构成的平面关系中,黑、白、灰的墨色配置与笔法、水法的混合运用,营造并渲染了画面的整体氛围;其中,我注意到画家在“实写”与“虚写”中的互动式笔、墨、水、色的恰切运用,线的波折变化与其中的微妙韵致,墨与水的冲撞,产生的氤氲、幻化和淋漓的气象,在邹立颖的作品中,都是十分动人的。

水墨人物画,从来都是在形神兼备和传神不传形两者之间确立审美取向的,聪明者则在两者之间进行嫁接,取其优长,舍其所短。邹立颖在其中以写实和表现中形成“写意”风格,画面结构明确,线条蕴藉隽永、墨色含蓄氤氲,而整体上的开合聚散、收放自如等,都为作品带来了鲜活性,显现了内在的充实,与外部形态的美感相合,自然焕发出盎然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的艺术,当然更需要“笔墨当随时代”的画家,需要对艺术有着深刻思考的画家,也需要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画家,唯其如此,才能创造激动人心、令人感奋、充满创意的作品。邹立颖正是为此而不懈努力、执着追求的画家,他正在收获辛勤耕耘获得的果实。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