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缅华商生死局中电投等多项投资搁浅华商期待局面破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成昆

在缅华商生死局中电投等多项投资搁浅华商期待局面破冰

缅甸大批百姓长期依靠种植鸦片谋生,生活极为贫困,在得到中国商人赠送的玉米种子后,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图为缅甸百姓在领取玉米种子。资料图片

“中电投这么大一个企业,他们的项目缅方说停就停了,像我们这些私人投资能怎么样呢?”自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中电投)在缅甸投资项目被叫停后,在缅甸经营替代种植项目的李德华便开始担忧起来。

我国在缅甸的替代种植自2005年开始,主要是投资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替代鸦片。该项目曾作为国家计划并划拨巨款进行扶助,重点由云南省实施。这个项目曾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禁毒方法。

然而,有多位在缅甸投资替代种植的中国私营企业老板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反映,他们在缅甸投资的很多权益均无法保障,有些企业的橡胶园被当地强行没收,有些甚至险些丢掉性命。

这些企业主呼吁,缅甸资源丰富,有很大投资潜力,希望政府能与缅甸协商解决现存问题,给中国商人提供机会的同时,也能帮助缅甸盘活闲置资源,带来收益。

华商历险紧张对峙

虽然担忧,但李德华在缅甸的替代种植项目至少仍在正常进行,而和他相比,另外两名种植园主高飞和王学平的经历要“惊险”许多。

高飞从2002年起开始在缅甸佤邦经营油品,但因佤邦地区缺少资金,所以在结算方面多与高飞通过贸易进行补偿。在此情况下,高飞提出,通过上缴资源税采伐当地树木的方式进行补偿贸易,得到了佤邦当地的同意。于是,高飞就开始修路伐木。

据悉,高飞与佤邦曾签署了一份合同,约定高飞经营佤邦龙潭特区政府27亩土地的替代种植项目,时间从2005年到2035年,共计投资2.9亿元人民币。

到2006年,高飞共开辟出16500亩橡胶园,修建公路200多公里。当时,橡胶价格已经涨到每吨13000多元。路修通后,大家都纷纷争着种植橡胶,甚至部分贩毒的人也改行种植橡胶。其中,高飞的种植面积是最大的,达到11500亩。

当时,高飞生意做得比较大,在当地拥有最大的百货公司,于是便跟佤邦最高领导人建立了交往。后来,高飞的百货公司要租下当地一幢大楼,但当地人士坚持不收取租金,而经常从高飞的百货公司拿走一些货品,因此对方也欠下高飞一部分债务。

2006年的一天,一群佤邦地区的武装人员忽然来找高飞收缴房租。且要价远远高于周边房屋的租金。而根据市价,高飞于2002年—2006年的房租大约40万元人民币,但他们向高飞收取的租金却高达200万元人民币,并且要求当天必须交齐。

“当时一看情况,我就知道是逼我走,我借口让会计出纳拿钱,并说你们司令也从我这里拿过钱。我去算一下,借机就跑了。这一走再也没回去。”高飞无奈地说,“如果我不借机逃跑的话,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一天内如何能凑够200万现金?当时很多华人被抓后丢掉性命,我再待下去也没命了。”

与高飞经历相近,王学平也差点把性命丢在缅甸。王学平原为云南一橡胶园的技术工人,后作为技术人员被派去缅甸指导替代种植,并承诺给他橡胶园20%左右的股份。

但2006年,缅方感觉王学平本来拿着工资又有股份,便觉得有些“吃亏”,便以开会为借口,让王学平改合同。而新合同规定,王学平原持有20%的股份改为收取利润的5%。

因会场上士兵全副武装,王学平感到非常害怕,便借口上厕所逃了出去,并顺着一条小河走回国内,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还说,如果不是自己机智出逃,肯定把命丢在当地。

高飞后来也多次与佤邦地方政府协商,希望重新获得权益,但对方以高飞的公司欠当地劳工工资为由拒绝。高飞公司员工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橡胶树已经可以割胶了,公司的投资也该有回报了。但一位长期驻缅的外交人士说,高飞和王学平重新要回种植园的可能性并不大。(下转第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