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持以辩证方法,正反两面挖掘,讲清真相,形成了客观公正的效果。央企的成绩要讲足,央企有不足的地方,也不粉饰。我们对央企的主导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梳理,多以大篇幅的综述来报道,同时对部分央企在科技创新、国际竞争、舆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忽视,多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分析。
传承使命解读国企转型——我们为什么要对国企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媒体解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吴昀国
传承使命解读国企转型——我们为什么要对国企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媒体解读
《中国企业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系列报道”网页图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国企特别是央企改革和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国民经济及国企、央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提出了若干新要求。
《中国企业报》于今年6月中旬至8月,围绕国企特别是央企改革和发展的主题,策划、组织了一次大型系列报道,第一篇文章《国企改革的历史方位与现实难题》就明确指出,国企改革与发展目前面临着转型压力、社会风险及舆论风险。本次系列报道,共编发60多个版40万字的报道,得到了刘云山、张德江、张高丽等领导同志关注与批示。
本次系列报道形成了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引起企业界、舆论界广泛关注,进一步带动了我们对国企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关注与思考。为此,我们还专门成立了以研究国企改革、发展为主要任务的“中国企业研究院”。在此,我仅以《中国企业报》为例,从媒体观察的角度,对涉及国企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个重要问题,予以简要论述。
努力为国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思想引领
近些年来,社会上对国企及央企的舆论不够客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观察、认识到,如果国企及央企总处在舆论下风,容易形成不利于国企改革、发展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专门为企业服务的专业报纸,《中国企业报》对国企报道进行了长期探索,并有意识地努力引领国企及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报道的高度和节奏。
思想引领之一:把舆论风险作为事关国企发展的重大问题看待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明确提出了“央企的过去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未来将怎样”,“央企为了谁”,“现在的央企不是过去那个老央企了”等问题式的宣传任务。
《中国企业报》的本次系列报道,不是一般的新闻报道,是一场战役性的报道,更是捍卫央企国企、捍卫社会主义政权乃至捍卫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政治举措,不仅体现出政治上的自觉,还体现出理论的自觉、新闻贴近现实的自觉。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的报道就有了新的认识高度,努力做到把国企改革、发展与企业舆论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把树立国企形象与展示社会主义政权形象结合起来。
以策划为先导,周密谋划,精心部署,形成报道的行动纲领。从研究入手,以课题推动、以策划主导是课题组对新闻业务的一种创新追求。课题组用两个半月时间研究国企问题,形成国企问题策划报告,又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资委、中国企联、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专家领导及传媒教育界专家研讨指正。整个方案观点密集,前后呼应,在战略、战术与运行策略上都有具体要求。
思想引领之二:为国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直接的思想支持
《中国企业报》的本次系列报道,一开始就提出“策划主导、问题推动、深度分析、思想引领”的报道战略,要求以中央精神为指针,以理论统领全局、以评论带动版面,评论员文章写得气势磅礴,挖掘深刻且有新意,从而使这次报道打上“理论新闻”的烙印。
我们坚持以改革为主线,前后衔接,有章有法,形成了国企报道的深度。央企能够做大做强,这是改革的结果;国企存在的问题,也必须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先以评论员文章开篇把大幕拉开,直指以两元并存的经济结构这一核心难题,用“方向篇”、“主导篇”、“优势篇”、“创新篇”、“国际篇”、“人本篇”、“共赢篇”、“融合篇”、“环境篇”、“道路篇”十组稿件依次展开。天津记者站结合天津市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写出《天津涅槃》、《天津经验》系列报道,提炼归纳了天津发展经验的几个关键词,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和四位副市长的批示与赞扬。
我们坚持以舆情为靶子,专题解剖,澄清是非,形成了回答社会舆论的深度。这次报道抓住“国进民退论”、“国企亏损论”、“国企垄断论”、“与民争利论”等热点问题,采取每期报纸回答一个热点问题,每篇文章回答一个观点的策略。
我们坚持以辨证方法,正反两面挖掘,讲清真相,形成了客观公正的效果。央企的成绩要讲足,央企有不足的地方,也不粉饰。我们对央企的主导地位与作用进行重新梳理,多以大篇幅的综述来报道,同时对部分央企在科技创新、国际竞争、舆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忽视,多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分析。
思想引领之三:为国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中国企业报》的本次系列报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每个专题都以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来收尾。
对央企重组这一重大战略及实际问题,我们及时提出重组的两条标准,表明了我们的政策见解与理论见解。同时提出了“国资管理可用‘三层次’架构”、“以大国资委监管促进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等对策建议,反映在每个专题里。
这次对央企报道的广度、深度与规模,是报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报社改制改的是运营体制与机制,政治方向没有变,办报宗旨没有变。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主动出击,敢于唱响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主旋律。在国企、央企的报道中,我们形成了一些办报思路和策略:方向不变而方法多变;重视民意而不媚俗;肯定国企而不轻视民企;维护央企而不掩饰问题;态度鲜明而不扣帽子;看重理论而用事实说话。
总之,我们的这次国企系列报道,推出了一批有质量的报道,总结出了一些国企的好经验,提高了国企报道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对国企的正面评价,也比较充分地实现了以思想深度和方向对国企改革发展报道的媒体引领功能。加强对国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出路的舆论解读
今天的国企又面临新一轮调整和改革,进入改革攻坚期,而这一次的变化方向,将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从《中国企业报》长期跟踪、调查研究及本次系列报道来看,国企新一轮的调整、改革和发展,其核心就是建立一套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方式,具体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媒体最关注的重要问题:
媒体最关注话题之一:全球经济危机与国企经济结构调整
信息社会中人们每天面对扑面而来的无数信息,但近一个时期,经济领域最吸引眼球几乎主要是如何应对持续发酵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各国主要媒体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资源、版面、时段,与学者、政府一起,研究问题、解读措施、探讨出路。目前,多数媒体及我们《中国企业报》的结论是,全球经济危机并没有过去,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之路走得很艰难,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出现足以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创新,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国际市场环境明显偏紧。
国际舆论更多的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并且主要拿发达国家的发展之路对比中国的未来前景。实际上,我们自己也已经充分认识到,经过长期粗放型的高速增长,我国的资源、能源约束已临极限,一些重要资源的进口依赖度已超过50%。这些引起了世界各国商界、政界及传媒界等的持续关注和讨论,多数人认为中国过去为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成本已到了必须偿还的时候。因此,在大量报道内容提炼的基础上,我们坚定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之中,但无论是整体的国民经济还是具体的单一市场主体,都将出现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难以为继的问题,必须战略转型。而要加快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更需要国企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步转变并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企业报》通过报道清醒地提出,我国已经实行了若干轮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短时间内明显刺激了内需,但也使得一个时期内国内基础设施领域和现在所处的产业层次上有回报的投资机会大大减少,在现有条件下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余地越来越小,现实考验着中国的智慧。
媒体最为正面的声音是,全力促进结构升级,提升企业的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国际上能够达到中等收入的国家为数不少,但能够真正进入高收入的国家并不多,产业结构不能持续升级是根本性的原因。企业是产业升级的主体,责任重大,去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实际上是要求中央企业把发展的重点放在提升综合素质和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而不是盲目地扩张规模。只有国企做强做大,才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基础和战略作用。
媒体最关注话题之二:国企“走出去”的问题
国企下一步可行的发展路径已经找到,中央早就提出的“走出去”战略。通过与国际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比,找到本土企业在各方面的差距和提升竞争力应该解决的重大问题,从而推动央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逐步提升央企的产业层次和国际化竞争能力,增强未来整体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企业报》及多数媒体的态度很明确,积极支持国企“走出去”,普遍认为,在资源开发和企业并购方面国企会发挥更大作用,这对中国来说非常重要。媒体和专家一再呼吁,国企与民营企业联合起来扩大海外投资经营的规模,认为如此才是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路,况且我们的外汇储备越来越多,两万多亿美元,买美国国债还要承担美元贬值风险,我们可以通过海外投资,把货币储备、美国国债储备变成能源储备、资产储备、物质储备。
国内外的报道让我们了解到,“走出去”的央企,在当地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人家听说是你国企,不愿意被收购,或者议员反对。民企灵活、目标比较小,容易拿到更多的资源勘探权、开发权。实际上,我们的民企在海外拿到了好多勘探权、开发权,但没有能力、资金、技术去开采,国企应该跟民企联合,或是合作勘探、开发,或者把已拿到的勘探权、开发权转让给国企,同时我们政府的援助贷款要跟上,支持当地修路、修港口,把资源开采出来、运到国内。媒体的又一解读是,国企与民企联合“走出去”,是对国内经济资源的异地优化,有助于国内更多领域对民营经济的开放,也是解决“国进民退”、“民进国退”等争论的一个实践答案。
媒体最关注话题之三:国企自主创新机制和动力
中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的战略核心已经好多年了。我们在报道中专门强调了一下观点:自主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国家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增长质量。国企应根据新形势要求,把自主创新放在战略位置,其中调动央企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是关键。引导央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形成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和主动权。
大多数媒体长期以来都在呼吁,《中国企业报》也专门论述提出,国企要掌握行业的技术主导权,并能够由此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还能够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同步发展,一起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国企的技术优势必然带来相应的品牌优势,国企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与其品牌优势是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国企应进一步重视人力资源科学布局的重要作用,成为技术力量的培养基地,成为不断输出高质量技术工人、技术骨干的基地。
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技术实力远远超过私营企业。例如,在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的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30.8%、35.6%、32.9%;在新产品项目数、开发经费、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出口销售收入构成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分别占44.4%、41.2%、42.8%、43.4%、21.2%。
但是,根据有关统计,央企研发投入、国企的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多少呢?仅仅可怜的0.7%。根据国际经验,一个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一般要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要达到10%以上。去年国际专利申请量,中国8千项,美国5万项,人家是我们的6倍多,我们GDP总量是人家的1/3,新申请专利数是人家的1/6不到。
为什么央企没有研发投入积极性?因为央企考核指标,第一是资产保值增值,第二是当年实现利润,这两个指标恰恰助长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短期行为。
创新对国企发展新道路的方向解读
国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已经开辟出一条渐进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道路。
不可否认的是,在媒体的视野内,国企尤其是央企在目前尚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制约国企改革的体制性问题依然存在;垄断性行业企业的改革进展缓慢;国企历史遗留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国企产权制度改革尚需向纵深推进;国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但与此同时,中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任务,国企改革、发展又面临新一轮向纵深的推进,媒体对此有了新的方向性思考。
方向解读之一:国企应为市场经济规则和秩序的完全确立做出贡献
绝大多数国内媒体都认为并支持,实现国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赖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好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秩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最根本的途径是依靠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机制,让转变了增长方式的企业在市场能够胜出,让没有转变增长方式的企业被市场淘汰。
国内主流媒体多数持理性建设态度,在若干方面内容的讨论还是比较有深度的。国内媒体普遍认为,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60余年的发展,国企初始的结构特征、管理方式、社会定位和职工观念,与市场经济要求有非常大的距离,要改革、改造这个庞大的经济体系,使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融入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时期任务。
很多财经媒体包括《中国企业报》,长期跟踪报道具体的国企管理问题,涉及的方面、层次非常多,引发的宏观、微观问题和相关阐述也很丰富、很有价值。比如提出并论述:如何继续完善对企业的发展评价制度,探索分类监管和分类考核,所有可能引导企业单方向扩张规模的评价指标都应予以调整;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重组,围绕做强做优的目标使每户企业发展功能完整、资源配置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如何推动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做好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各方面沟通,维护好企业社会形象。
方向解读之二:国企应在国民经济的竞争性领域继续占据支配地位
政府和媒体的主流意见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正确地在产业结构和企业层面推进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推进结构调整和国企兼并重组,将以竞争性领域为重点展开,竞争性领域的国企要发挥“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作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需要国企发挥积极作用。
即使是国内的主流媒体,对国企发展的若干问题,也有很大的不同意见,对其中许多问题长期争论,各执一词,尽管其中多有偏颇,但还是有效推动了对国企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研究的深入。
党中央也一再强调,“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长期以来,在竞争性领域国企发展的成绩证明了中央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三年里,央企和地方国企都受到严重影响,但仍保持了健康发展态势,竞争性行业国企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方向解读之三:国企应为加快解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问题做出独特贡献
2009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以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以中央企业为龙头的国企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保证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快解决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性问题。
媒体长期以来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都保持在“高温状态”,绝大多数话题都涉及社会公平、防止财富分配“两极分化”、防止收入“两极分化”等敏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媒体成为社会各不同利益人群对这些问题的传声筒、辩论台。
媒体曝光的一系列超高薪酬案例,基本都集中在国企或央企的高管人群里,每每引发大范围的关注和争论,反映出社会普通民众的不理解和无奈。媒体的关注还有,防止两极分化,不仅是要防止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还有防止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一直呼吁制度化解决这些问题。因为,财富分配还更具有影响力,能够决定收入分配的水平,这两个因素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媒体也同时认为,此类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收入分配公平和扩大消费问题也难以解决,以致造成经济结构进一步失衡、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如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局将难以为继。
包括《中国企业报》在内的多数媒体,始终以建设性的态度提出建议,希望中央加快制定有关政策和管理措施,从社会和谐、公平发展的角度,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公平,希望解决人民最为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实际上,近些年中央政策已经开始对此重新定位、反复强调,并发布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大政策,并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对于国企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方向解读之四:国企应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表率
媒体尤其《中国企业报》,始终聚焦于国企特别是央企,平静关注国企、央企如何始终在自身发展和转型的基础上,把履行社会责任与推动社会公平、构建和谐民生结合起来。
若干年以来,媒体的主基调是,国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从服务大局,在国家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独有的积极贡献。尤其近三年,媒体的国企报道力度明显加大,国企的社会影响力也被不断放大,人们清醒地看到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国企、央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保民生、保稳定,关键是保就业”的号召,按照“减薪不裁员、歇岗不失业”的要求,克服金融危机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尽最大可能吸纳就业。还有,央企在保障国家重大活动、抗击严重自然灾害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话题。
透过媒体的聚焦,世人看到了央企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央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节能减排政策,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切实履行环境责任,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央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央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合规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五大类基本保险”基本实现了全员覆盖;央企积极参与扶贫助教、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活动,承担了援疆援藏和定点帮扶老少边穷地区的任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重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企发展道路,是党的信念、历史的必然、人民的意志、实践的选择,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唯一正确发展道路。
(本文系《中国企业报》社长、总经理吴昀国在第十届首都经济学家论坛上的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