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6版:特刊02版-高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6版            特刊02版-高端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大决策出台前后解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贺璐婷

重大决策出台前后解密

11月2日,多家媒体报道中国铁道部近期将获得超过2000亿元的融资支持,确保其资金偿付和重点项目的推进以及配套项目的优化完善。这项决策让《中国企业报》记者们为之心情振奋。因为他们的调查报告《铁建企业被拖欠工程款上千亿元濒临债务风险》,最后一段是“建议财政部、发改委、央行与铁道部等部门会商,把铁路融资建设与清欠债务统筹考虑,避免铁路建设任务风险加剧”的建议。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因为他们的报告送呈中央领导,国家对铁道建设的决策与这份调查有直接的关系。

“我们的建议能够被发改委、铁道部、财政部等部门采纳,这表明我们的报道为国企解决困难、对促进国家政策的出台立了功。”主持这次报道的李锦说。

铁路负债信息接踵而来

铁道部资金困难,铁道建设债务严重,一万公里铁路陷入停滞状态……

自今年3月,一连串的不利消息通过不同渠道传到编辑部。这是宏观调控带来的必然现象,虽然报社同志对接二连三的报告感到忧戚于心,却又爱莫能助。

关心企业行情的记者最早关注到铁路企业资金风险。每年的季度开头,铁建企业都要有参建项目上的财政总结。五月底时,从中国中铁财务部部长杨良获悉,今年一季度,中国中铁长短期借款及企业债券余额939.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8.95%,到5月份,中国中铁的负债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仅在2011年就要加大利息支出14亿元左右。

一封报告发送到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李德成的案头。随即,《中国企业报》组织调查铁路企业资金风险问题。调查组来到中铁建总部。中国中铁经营管理部副部长李夏初、中国铁建经营开发部副部长王旭永,还有多位铁建企业的知情人士与记者直陈自己企业面临的困境。报社调查组尽可能多地搜集了国家铁建企业发展的诸多数据以期了解铁建企业的发展状况,拖欠情况等。数据表明,截至5月底,参与铁路建设的企业被拖欠的款项超过1000亿元。个别单位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很多项目都处在停工、半停工状态,纠纷剧增,已经严重影响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面对众多的数据和材料,我们的报道终于发出了呼吁,“铁道建设欠款问题应当引起国家重视”。

最难的是对策

《铁建企业被拖欠工程款上千亿元濒临债务风险》一文的初稿到最终成稿,共经历了五次修改,为什么要进行修改呢?原稿在事实的把握上提供了很翔实的数字,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材料。编后稿件改动很大,基本上是一次重新写作。

稿件编辑反复斟酌,尽力表达他对企业现状的看法和研究。内参初稿的原题为《铁路施工企业被拖欠工资上千亿元深陷债务危机》,这一标题最终被《铁建企业被拖欠工程款上千亿元濒临债务风险》所取代。

困难明显摆在那里,最为困难的是对策的提出。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阻挡着调查的深入。中铁建等部门反反复复地强调自己的困难,强调借债要还的道理。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是不可动摇的,也是不能动摇的。你不能指望国家再像投资4万亿那样,大规模地投入到铁路建设上来。然而,目前出现铁路建设突然出现的“低速”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相当不利的。调查者反反复复地讲,你们的困难上面肯定了解,拿不出破解困难的办法,对领导只是添乱,我们要为中央领导想出办法来。

沉闷的调查确实无法进行,就像四面封闭的会议室,令人窒息。猛然间,李夏初的一句话使记者感受到一丝清新的空气。她说,可以用融资的办法解决,不要国家直接拨款,就能解决问题。于是记者紧紧扣住两条,一条是融资,一条是政府几个部门合力输血的办法。这便是出现在调查上的最后一段话。将“铁道建设欠款问题应当引起国家重视,由财政部、央行与铁道部等部门会商,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案,把铁路建设发展与清欠债务统筹考虑,避免铁路建设债务风险加剧”写在了文章的最后一段。

政策的密集出台

修改定稿后的调查《铁建企业被拖欠工程款上千亿元濒临债务风险》在7月初上送后,经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国资委主任王勇、铁道部长等领导批示后,国务院组织工作组很快进驻铁道部调研。

正在坐以待望之际,“7·23”温州动车事件传来,全国顿时涌起对高铁一片讨伐之声,银行大幅压缩对铁道建设的贷款规模,这对风雨飘摇的铁道建设无疑是雪上加霜。然而,国务院调查组并没有受其影响,调查在深入进行。7月中旬,中铁建的负责人与《中国企业报》一直保持联系。李夏初把这个信息通报过来,先是铁道部进行摸底,后来铁道部发出51号文件。一个接一个会议。10月12日,发改委发函给铁道部,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发改委11月2日,铁道部透露消息称将获得超过2000亿元的融资支持以缓解债务状况。财政部、银监会、发改委、银行纷纷解囊,出现抢救铁路建设的联合行动。11月4日,《中国企业报》头版配以《工程欠款11月20日前到位高铁建设僵局有望松动》的专题文章和《铁路建设应转向新“常态化”》的新闻评论再次对铁路建设予以报道。

“2000亿元融资就像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国内某大型建筑央企高管张涵这样形容铁道部融资利好给自己带来的喜悦。

为企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这是企业报的办报宗旨。中国铁路建设局面的一幕,是《中国企业报》履行自己职责的一次实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