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4版:思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4版            思想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生最大的目的是寻找幸福。如此动力才可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企业家一生中耗尽心血、耗尽智慧、耗尽情感,与创办的企业处于胶合状态。即便是退休也不退业。为什么?回答是:爱企业,就要终生休戚与共,相濡以沫。

“隐退”换个姿势继续上路

一样的相濡以沫一样的相扶成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一样的相濡以沫一样的相扶成长“隐退”换个姿势继续上路

冯仑 学习,再学习

柳传志 联想是我生命一部分

王石 内敛并积极向上

姿势不同,方向不变

王石说:交接班在万科,不是人与人的问题,而是人与制度的问题。

王石和柳传志表面上对“接班人”课题拿出的是“不同方案”,但实际上演绎的都是“人间喜剧”。对于编剧、对于表演、对于导演,喜剧其实是难度最大的。

或许,中国的历史必须要考验第一代企业家。如同《旅途》的作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的:“高涨时期总是有很多期望让你赶上,既然你以一种领袖风格启程,必将以另一种领袖风格结束。”

2011年10月是个对企业和企业家鞭挞灵魂的季节:“繁华地产”出现“伪繁华”;“伟大企业”出现“伪大企业家”;“社会责任企业考试”出现70%不及格;“跑跑”企业遍及江南、内蒙古;技术型企业比亚迪“大将”纷纷离职、美国企业悄悄撤退……

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社会的关系、接班人的关系也从未如此遭到严峻考验。

2011年10月6日,王石在美国哈佛学院接受了专访,此时正是万科“接班人”郁亮以个人形象作为企业代言人正式出现的时间。博客上,郁亮大方地向各个企业家介绍、推广自己的行为,并把照片贴到博客上。

这是一个非常及时的信号。

万科此时也基本完成了2011年的销售计划。突破去年的千亿指标没有任何问题。这足以说明:在“老板”精神指引下,2011年的道路是对的。转变方式是对的。大的人事调整是对的。做绿色公司的理念是对的。

也就是说接班人郁亮的思路是对的,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王石和郁亮都忘记不了3月份万科部分高管的纷纷离职,这是他们意料到的“改革的阵痛”。此后,万科及时引进毛大庆,并让他得到了“与王石时代的创业元老平级”的待遇。

郁亮和王石达成一致的观点公布在官方博客上:公司的发展不能只建立在对个人的信任上,还要有个有效的制度和工具加以保障。

王石的现代和万科的现代就体现在这里。其实,担心万科的“接班人”不是形式,而是王石的思想和精神内涵。是否能把20多年的“旗帜”继续高举。

旗帜就是旗帜。旗帜如果倒塌,不仅仅是企业万名员工伤心、丧志,而是整个中国压在“万科房产”的百万、千万名消费者的希望就会破灭。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房地产企业的产品像万科一样“突出文化、历史、环保概念”。记者采访过杭州某小区大批海外华人业主,看好万科利用5000年文明耕作文化以及环保养老概念的占90%。小区的1000多业主,几乎都读过王石的《灵魂的台阶》,这在国外也很少见。郁亮开始也学着登山、骑自行车锻炼身体,更多的是想体会王石内心的坚韧。

王石在哈佛读的专业是“企业道德”。几乎被课程压倒的他坚持拍一些植物、动物图片上传给粉丝。点滴之中足以感受到王石的思想变化和价值观的丰富。他的内敛、踏实、积极向上也一样感动着其他企业家。

2011年起,郁亮坚持着王石年代的“口径”,坚称团队与制度远比“接班人”可靠。王石年代便已储存下的“交班”智慧,无论对于万科还是所有面临“下一代CEO”命题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具有“传承与借鉴”的价值。

其实,2010年,万科城项目从拿地、前期规划到后期销售,王石没有参与过一次会议,甚至没有到工地看过一眼。直到万科城在当年的深圳创下销售速度的纪录之时,才有人告诉他,“都卖疯了,你还不去看一眼”,克己的王石方才象征性地到万科城转了一圈。

回头看,表面的放手重要吗?远离重要吗?

这对于王石和郁亮重要也不重要。

两个人的精神一起成长了近20多年,已经胶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责任链条,并逐步地把有共同感觉和感受的高层们组合在这个链条上。当每个人的内心都想着企业大目标的时刻,平稳过渡真的不远了。

这也是所有博客上的粉丝能够在这个特定时间给予郁亮的“形象代言”以温和一笑的基础。

此时此刻,美国的王石、深圳的郁亮以及遍布中国各地的万科员工都可以会心一笑,继续前进。

这或许才是万科交接班的“智慧所在”。

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柳传志说:我要做一个没有家族人的家族企业。

“接班技术”能完美实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几乎是神话。

尤其是“不是家族企业的家族企业”。

王石和郁亮的探索还在继续努力阶段。而柳传志和杨元庆的“交接”却成了榜样。所以,这个消息成为了2011年11月的“中国企业十大新闻”。

11月9日,当柳传志带领中国企业家代表团出访美国时,他已成功“交班”完毕。带着新的使命出发的他更加意气风发。随行的中国企业家们一路微薄着与他的对话。

这个秋天对于联想、对于柳传志和杨元庆乃至郭为都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季节。联想在新的价值观形成之时,已经完成了新战略构架:一个大联想即将诞生。

两年前“重新上任联想董事长”的事件让很多人感叹:太年轻的接班人是需要“元老”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正是这关键两年的“休戚与共”,让杨元庆在精神、意志、心理、价值观等要素的建构上“更上了一层楼”,更深刻地领会了创业者“联想就是我的命”的精髓。

乐Phone是联想的产品。柳传志爱它,并用行动印证了自己和联想无法割舍的血脉:“联想跟我相濡以沫,我离不开联想,联想也离不开我。到了一定的阶段,联想既能离开我,我也能离开联想。杨元庆就像是我的孩子。他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这样的“境界”在中国绝无仅有。

我们不会说这个“仪式”是多么地刻意回避“境界”而选择“开拓”的主题,仅仅让“交接话题”成了一小部分。就是这几分钟的“交接仪式”让很多人热泪不止,思考多多。

柳传志给了自己一个“真正彻底离开”的时间表———当联想控股业务稳定了,上市业务稳定了,就全面退休,和太太享受天伦之乐。

企业家创业是一辈子的事情。爱得太深,才可以无视其他,才可以相濡以沫,才可以享受到最后的无悔。

活着就在这个床上睡觉

冯仑说:我们还要登山,目前先喘息一会儿,学习一会儿。睡觉的床没变。

万通地产的冯仑也是在2011年春天宣布“退位”的,但是人们很快把视线转向他的新目标“立体城市”。他的“接班人”没有更加明确是哪一个。

对于各位大佬的“退休”他的解释让很多猜测者恍然大悟:我没任何变化。老任说得很对,只是睡觉换个姿势而已,还在这个床上。我跟王石依然会去旅行,他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样把万科带入到一个全球范围内做一个令人尊敬的国际化的公司,准备爬另一个珠峰。我也是,还要发展再发展。我们在中间稍微喘息一下,学习一下,没有离开发展的主轨道。

无论移民的大潮多么汹涌,他们与中国命运的“骨肉相连”都是无法退出经济舞台的。

这是他们共同的使命,也是宿命。

他们选择接班人其实都是一个原则:强调合作的思想基础、利益基础、事业基础。寻找文化大同。

那么,“隐退”时期时刻需要做什么是重要的?回答是:“对接班人最大的爱和负责”。

2011年9月“联盟山西”开会时,冯仑说:“创业者要扛事。我要把企业负债率降到最低。财务状况好经营能力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老板之所以是老大,就必须学会指道、扛事、牺牲。SOHO这种做法能够创造出这样一个业绩。这对行业、对我来说,既是一个鞭策,同时也是一个指引。”

买卖人、企业人、思想家的冯仑,不是脱离了买卖靠琢磨、靠写书、靠教书活着的思想家,他能琢磨又善于把它说出来的理论变成现实业绩。

他是一个行者,为梦想每天都在兴奋行走的人。他的“接班人”不是一个,是一批。这一批人似乎觉得自己都没有成熟,不到宣传个人的时刻,于是毅然积极地跟随着冯仑呵护万通,努力把“立体城市”变为现实。

也有很多年轻人指出“这是个悖论”:到了退休的年纪,真的没有岁月带来的痕迹和满足吗?不足以实现天伦之乐的人生幸福大目标吗?企业家的使命到底有多大?交班的路到底有多遥远?

事实上看,喜剧的变化是有的。

这些创业家当初下海经商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未来可以赚多少是可以的;都不知道品尝多少幸福、痛苦是值得的;更不知道可以活到什么岁数是不赔的。正是一点一滴的奋斗换来了辉煌,才让他们知道了“命系中国、命系时代、命系企业”的宏图大业没有终点。

所有的缠绵悱恻、痛苦辗转、痛不欲生到了一定境界之后都是为了爱;所有的梦想、理念、目标到了一定高度之后都是为了爱。时刻无愧无悔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