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宏观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目前温州和上海的政策还未有下文,但从趋势来看,官方有可能在考虑出台统一的、明确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之所以受资本关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相对其他正规渠道的资金出境要便捷,而且额度也不小。

个人境外直投碰壁外汇政策温州上海试点方案搁浅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静宇

个人境外直投碰壁外汇政策温州上海试点方案搁浅

图为上海一家房企在房展中宣传海外楼盘投资。上海早于温州向国务院上报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方案,且投资范围比温州多出房地产投资一项。CNS供图

一个月前的“温州企业主因融资艰难而被迫跑路”事件使得今年年初温州率先在全国试点个人境外投资方案雪上加霜。

《中国企业报》记者获悉,今年年初温州率先公布《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然而时隔半年多,目前尚未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不仅温州,上海已经在去年向国务院上报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方案,上海方案提出,直接投资货币将是外汇,而非人民币,且投资范围比今年初温州提出的方案,要多出房地产投资项目一项。

“目前温州和上海的政策还未有下文,但从趋势来看,官方有可能在考虑出台统一的、明确的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政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温州:申请期待遥遥无期

因为一份有关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申请,最近面临选择的温州商人韩华(化名)显得很苦恼。

“申报材料都已经齐备了,相关部门都已签字同意,只等外汇管理部门的签字。”韩华望着厚厚一沓的申请材料有些焦虑。

只要温州外汇管理部门在韩华的材料上签上“同意”两字,韩华就可以以个人名义申购大额度外汇,直接向国外汇钱注册公司。

韩华表示,“在当前境外投资中,境外合作企业或个人也更倾向于与中国个人合作,因为个人决策不需要开股东会什么的,比公司决策要快。”

可是,韩华期待的这个“第一例”似乎还遥遥无期。“我通过多种渠道从外汇管理部门打听消息,都没有个明确结果。”韩华称。

相关部门人士透露,温州市筹备试点个人境外直投政策已有多时,在温州市外经贸局发文之前,该事项已向省级相关部门申报,并获批准。

此前媒体报道称,国家外汇管理局之所以叫停这项政策,是因为这项政策需要国务院层面的批准才可以实行。“当时,上级政府部门还没有发文认同这项措施。”国家外汇管理局温州市中心支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说。

韩华的遭遇在温州不只是个个案。

“我们乐清有企业老板来拿过资料,准备申请。”乐清市外经贸局外经科一负责人证实。据悉,乐清准备申请的个人是一家电器企业的老板,由于资料拿到手后不久,个人境外直投被叫停,该老板停止了申报事宜。

“政策刚公布时,不少企业还是感兴趣的,咨询电话也不少。”瑞安市外经贸局的相关人士透露。

来自乐清、瑞安等县(市、区)及市级外经贸部门的信息均显示,温州不少企业老板都纷纷来电话咨询相应细节。

相关人士认为,个人境外直接投资之所以受温州资本关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相对其他正规渠道的资金出境要便捷,而且额度也不小。

据悉,《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规定,申请人最高可获得年度300万美元的外汇申购,这样的额度在目前政策框架下是无法企及的。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个人申购外汇每人年度额度仅为5万美元。

从另一个层面看,温州资本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政策感兴趣,主要是市场本身存有较大需求。

据来自外经贸部门的信息显示,近几年温州对外投资额度在快速增加,同比基本上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像乐清、瑞安两个经济发达区域,去年对外投资额度分别为2000万美元与1800多万美元。

相关人士认为,温州的对外投资额度增幅较大,这与近几年温州资本加大境外商机的拓展密不可分。“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好多次商务考察,这比以往都要频繁。”温州市外经贸局相关人士透露。

事实上,各级外经贸部门组织老板到国外考察投资机会,只是温州资本出国考察的冰山一角,各种民间组织则有密度更大的出国考察活动。

今年3月份,温州中小企业投资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就接连带领两批共几十名温州老板到韩国、新加坡等国考察,寻找商机。

上海:外资撤离与投资海外火爆

“最近这段时间太忙了,基本上是国内国外来回飞。”在上海从事房产生意11年的刘先生告诉记者。

外资抛售上海房产项目和海外高租金的租赁商业办公楼是刘先生生意繁忙的主要原因。

“6年前买入的价格是23000至25000元每平方米,现在业主开出的到手价是30000至35000元每平方米。虽然每平方米增加了7000到10000元,其实还是没怎么赚钱。”刘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找刘先生洽谈抛售上海房产项目的外资投客就有五六个人。

对于抛售的具体原因,刘先生表示,主要原因是外资业主短期看淡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此外,酒店出租的回报率达不到预期,也是业主考虑抛售的原因之一。“一套总价200万元的房源,月租金在6000到8000元。”粗略估算,撇开持有成本,6年来,这套房源的租金回报只有3%不到。

“还有一个因素是利息。”刘先生透露,外国投资者当初购入房源时用的是外币贷款,低廉的利息增加了投资者的相对收益。

“对他们而言,目前中国房地产的状况已经不被看好了。”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些人大多在中国投资物业项目已经六七年了,他们已经从中国市场获得大量财富,现在则希望将财富转移到境外,这类投资客,是今年以来寻求退出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主力军。”

刘先生测算,以2005年底为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8左右,以买入价格计算,一套约200万的房产,购置成本转换汇率后约为25万美元;如今200万人民币兑换美元约为31.4万美元(2011年11月8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在不计房价涨跌等因素,仅因汇率波动,净赚6万美元。

业内人士分析,外资的撤离有许多原因。一般来说,境外投资机构在投资业务中基本设定的是3到5年的期限,进入“收割期”一般都会坚决退出;在目前美债、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境外投资市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因此收拢资金也成为一些投资机构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境内市场的政策环境是境外机构最为敏感的领域,在当前严厉的调控环境下,境外机构往往会选择短暂离场,审慎观望,选择合适时机再行出手。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