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9版:思想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9版            思想
 

2011年1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避免信贷危机爆发提供可循之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何众志

为避免信贷危机爆发提供可循之路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围绕这场肆虐全球的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专家、学者们纷纷著书立说、引经据典,论著层出不穷。李锦先生的《金融危机在中国的演变》以其独到的研究视角、深入基层的调研材料、缜密的逻辑分析、精辟的描述和论断在众多著作中独树一帜。不同于其他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视角的论著,李锦先生的著作立足于中国特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以研究中国式的金融危机为出发点,以美国的金融危机为启示,用详尽的数据和事实深刻剖析了金融危机会以怎样的方式在中国演变。

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危机始于大批次级房贷者违约而造成的以次贷契约为标的的金融衍生品资金链断裂,归根结底是一场由贷款违约而造成的信贷危机。毋庸置疑,由于中国相对封闭的金融管理体系和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危机不应对中国的金融体系造成直接的冲击和震荡,以至于2008年主流经济学界普遍认为金融危机不会在中国发生。李锦先生却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得到启示,认识到中国庞大的救世计划及其信贷扩张可能引发的贷款违约问题。中国虽不会出现美国式的大规模房贷违约,但中国式的潜在信贷风险在哪里?将以何种方式显现出来?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和危害又是如何呢?

李锦先生的著作以给温总理的万字谏言书为引导,将焦点集中在了2008年年底中国政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推出的四万亿的救世方案以及由此引发的2009年银行9.75万亿的信贷投放,李先生用“信贷大跃进”来形容这样天量规模的信贷扩张实在是再贴切不过了。李锦先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单纯的巨额贷款增量是不足以引发中国式金融危机的,与之相比更重要的是新增贷款的投放去向和结构。我认为,对信贷投向结构问题的深刻论证和剖析是全书的精髓,不仅充分揭示了中国式潜在信贷危机的根源,同时也为避免信贷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循之路。

通过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李锦先生痛心地发现,新增天量信贷的大部分并未流入有迫切融资需求的、真正体现实体经济活力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而是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呈现出了“两头热一边凉”的局面。对由此引发的票据融资和地方政府信贷风险和诸多社会问题李锦先生在著作中都做出了全面的精辟分析。例如,2009和2010年被广大民众诟病的央企地王和房价暴涨现象、2011年的高通胀都跟信贷投向结构失衡有着直接关系。诸如此类的对由经济问题导致的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是著作的一大亮点,反映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对于中国式潜在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李锦先生的论述和分析尤为精彩。李锦先生以一个资深新闻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的事实为依据,对中国式信贷危机的描述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票据融资风险,二是地方政府信贷风险。李先生指出,票据融资作为中国特有的金融创新,其乘数效应所产生的危害类似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衍生品,必须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治理。而地方政府搭建的形形色色的投融资平台更是可能诱发政府信贷危机的导火索。由此让我联想到近期经常听到看到的中央关于清理整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报导,李锦先生在著作中对这一政策的根源和背景做出了深刻的剖析。

作为一名对金融危机密切关注的金融学者,我完全赞成李锦先生关于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的论断。我甚至认为,金融危机正在以更加肆虐的方式蔓延全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际金融危机正在由2008年发生的个人、银行、公司层面的信贷危机深化为国家主权信用危机,具有更强的破坏力。这由2010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当前的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可见一斑。可以预见在国际经济取得实质性复苏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各国政府为缓解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凯恩斯式的货币增发和信贷膨胀势必将成为首要的应对之策,全球性高通胀的时代不可避免。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充分认识当今中国潜在的信贷风险,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拯救措施,是摆在宏观经济决策者面前首当其冲的要务。李锦先生的著作将为决策层提供宝贵的中肯的决策咨询建议。

最后,我要借此机会呼吁大力扶持和发展独立的民间智库,并建立起向决策层直接谏言的有效通道。李锦先生向温总理的谏言书是以个人名义发出的,所幸的是这份具有前瞻意义的文件得到了温总理的亲自审阅和批示,并对实际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试想如果中国能够有类似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这样有广泛影响力的独立民间智库,并有像李锦先生这样的民间智囊出谋划策,将对政府在重大问题的正确决策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作者系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曾任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纽约总部高级分析师,负责公司内部证券交易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开发、测试及评审工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