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远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远见
 

2011年11月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抢购理财产品企业家需审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振宇

抢购理财产品企业家需审慎

王利博制图

近来,在上市公司间掀起一股购买理财产品的热潮。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11月2日,共有67家上市公司一次或多次购买银行或信托类理财产品,少者500万元,最多的一次豪掷40亿元,这些公司的投资额加起来已达到290亿元,较去年增加10倍。

这些上市公司,不少是国有企业。如此大规模、大面积的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

且不说如此大规模的将公开募集的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是否有违规之嫌,今年股市疲软,楼市受政策限制全国降价声四起,在银根收紧的情况下,国内各行各业普遍资金紧缺,很多中小企业都出现了资金链条断裂的情况,大量企业甚至不惜转向高利贷,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仍有部分上市公司手中掌握着数量可观的沉淀资金,这些都是近年来高市盈率、高价发行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轻松圈得的超募资金。

这些超募资金在上市公司手中没有被投入实体经济,而是用于购买理财产品,说明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越来越高,资本收益率已低于整体收益率并不高的理财产品。资本的逃离,折射出的是实体产业经营环境之惨淡。相比于资本运作一本万利,获得巨额收益的轻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稳定器”的实体产业运行成本却越来越高,不仅有层层关卡,税负也越来越重。企业从实体领域抽出资金,“奋勇”投身楼市、股市,用于购买理财产品,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此外,来自银行的压力也不可忽视,随着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各银行之间揽储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理财产品成为银行揽储的重要手段,银行通过设置门槛,往往将购买理财产品作为企业融资的前提条件之一,这是上市公司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外在原因。如东阿阿胶三季报显示货币资金12.7亿元,拿出9亿元买银行理财产品;海螺水泥更豪掷40亿元投向银行理财产品;洋河股份则在两个月内累计斥资19.6亿元买理财产品。

不能不说的是,国有企业肩负着经济和社会责任,企业兴则国家兴,如果某些民企唯利是图还情有可原,国有企业也掉入金钱的“花花世界”,只顾着市场化的逐利行为,对做强实体经济不感兴趣,实是社会责任感不足的表现。

只有实体经济强大了,一个国家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至今仍在持续发酵的美国金融危机就是美国经济长期空心化所埋下的恶果。当前美国经济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金融及相关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远远大于一、二产业;而在价值结构上则表现出金融资产不断膨胀,金融衍生产品是GDP的7倍左右。产业空心化所导致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越来越走向失衡并引爆美国金融危机,而今无论美国如何进行货币刺激,实体经济仍是一蹶不振。

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下,实体产业要有一个宽广的舞台,才能够自由地大展拳脚。如果实业时时刻刻都还要看人脸色行事,处处受掣肘,完全一副“小媳妇”的样子,资金又怎么会不出逃呢?

问题是,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实体经济的导向。在当前我国正面临转型升级契机的背景下,只有为实体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形成资源配置的激励导向,才能让资本真正回归到实体经济中。只有让企业在产业中有钱可赚,才能引导资金回流实体经济。政府应该通过政策来进行导向和矫正。当前,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来缓解实体经济之困:一是要尽快制定政策引导资金流回实体经济;二是要加大对实业的财税扶持,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调节各类投资的平均利润率,以保护实体产业的积极性;三是要制定措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四是要完善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对于超募资金应进一步制定规则规范使用。

实际上,国家对于实体经济的关注从来没有减弱,今年7月,国务院连续召开四次经济座谈会,温家宝总理指出,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影响。温家宝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强调,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

最后要说的是,中国经济的确到了经济转型的“危机时刻”,中国不缺的是资本,但中国缺少一种企业家精神、缺少实业报国精神,更缺少创新精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无论如何都要以实业立国为根本,金融、投资应该建立在强大实业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劝企业家们有钱多投实体,少购理财产品。

(作者单位:国家审计署财政司)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