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3版: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3版            调查
 

2011年11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税大幕徐徐拉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陈玮英

减税大幕徐徐拉开

企业税负过高是造成中小企业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在我国,企业除了要缴纳17%增值税、25%企业所得税之外,还需缴纳城建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价格调节基金、堤防费、房产税、土地税、印花税、房屋租赁税、工会经费、残疾人基金,再加上各种收费和罚没,企业的实际税负超过了30%,企业的负担可想而知。

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如果占企业总数如此大比例的中小企业长期生存于如此窘境之中,那后果不堪设想。中小微企业若得以长足发展,对经济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其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从源头上去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只有直接减税。”这是记者在采访中众多专家抛出的一个普遍观点。

中小企业兴,则中国经济兴;中小企业强,则中国经济强。减税就是救中小企业,也符合国家政策。

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延长小微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将明显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引导和帮助小型微型企业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

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收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保持同步,税收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中国的财政收入从1950年到2010年,60年间增长接近千倍。2002年政府的财政总收入仅仅是1.9万亿元,2010年已经超过了8.1万亿元。“减税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办法,而且,我们有这个条件。”在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看来,“今年1月到5月的税收,同比增长32%,它是GDP增长的近3倍,同时也是中国年初计划财政收入增长的4.3倍,所以我们的财政超收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减税的空间很大。”

从一连串的数字上不难看出,最近几年,政府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同时来自企业减税的呼声也愈加强烈,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刚刚卸任联想集团原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等老总们,在正式、非正式场合都多次呼吁为企业减税。

相比于2010年10.3%的GDP增长率,22.6%的税收增长率是否过于偏高?为什么企业偷税漏税现象越打击越多,几成普遍现象?

中国企业税负过重,是否可以看做是这些问题的答案。

更多更有效的减税政策,是否可以看做是解开这些问号的关键所在。

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一旦经营状况进入良性轨道,对我国整体经济血脉的运转大有裨益。

记者注意到,此次国家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等,给广大中小企业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那就是在整体宏观调控政策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近期一系列结构性减税等财税政策的调整,已显示出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司长郑昕在上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工信部将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在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制定一些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发展。

减负工程深得民心,除提高两税起征点外,业内人士建议出台更深入的政策,降低小微企业界定门槛,以扩大政策惠及面等等。

正如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在微博中所称,“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犹如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不畅通就会得病。减免印花税,是疏通毛细血管的一条有效措施。我国的金融服务在精、细、微方面亟待改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