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11月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程欠款11月20日前到位高铁建设僵局有望松动“集中结账”效应有限制度性改变融资、管理方式是治本之策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志明梁隽妤

工程欠款11月20日前到位高铁建设僵局有望松动“集中结账”效应有限制度性改变融资、管理方式是治本之策

大图为11月3日,一列动车组驶入北京南站。本报记者任正直/摄小图为中国南车近19个交易日股票走势图。王利博制图

总负债2万亿元的铁道部开始了偿债步伐。中国南车(601766.SH)近日公告称,10月31日收到铁道部近60亿元应收销售商品款。同为高铁巨子的中国北车(601299.SH)也已成为首批受益者,获得45亿元还款。对于筹措到的资金的拨付及使用,铁道部已做出具体安排,按照这一安排,工程欠款将于11月20日之前拨付到位,以保证在建铁路项目的连续施工。

据悉,铁道部此次还债缘于其“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收紧,铁道部却从政府层面打开了突破口。发改委10月12日复函铁道部,铁道部发行的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铁道部近期将获得逾2000亿元的融资支持,后期还将获得另外3000亿元的信贷支持。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政府采取抢救战术,方法是由政府为铁路债务兜底,而并非改变铁路融资、管理方式,恐怕只是权宜之计。

一线企业寄望钱尽早到位

高铁建设僵局有望松动。

11月3日,中国南车内部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按照惯例每年第四季度都是铁道部向供应商“集中结账”的高峰期,今年之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是因为“7·23”温州动车事故后银行大幅压缩了铁道部贷款额度,高铁产业链陷入僵局。此次重启还债,一方面可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另一方面更被视为打破高铁建设僵局的重要信号。“应该很快就可以复工了,铁道部有了这2000亿元的融资我们施工队就不用放假了。”11月3日,中国中铁云桂线某段项目经理罗云(化名)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从高铁建设一开始,罗云就工作在最前线。两个月前,形势发生了逆转。

由于铁道部的欠款,供应商资金链断裂,一些实力较弱的供应商不得不停止供货。罗云告诉记者,不少供应商到了还款期限无法偿还银行贷款,已与当地银行形成三角债。

同样由于铁道部欠款,罗云所在施工队工资发放成了难题,被迫停工。“高铁建设前期,公司已经将大量的资金、人员、设备投入施工现场,资金链的突然断裂,导致了相关企业工厂息工、人员放假,这是最苦恼的事情。”两个月来,罗云被这样的坏情绪困扰。

据了解,从今年3月开始,铁路建设资金越来越紧,一般工程的资金到位率只有30%至40%。一些工程无法正常运转,为控制风险,不得不让员工撤出施工地放长假。

资金链压力在“7·23”温州动车事故后愈发恶化。温州动车事故引发了各界对铁路出行安全的担忧和对高铁跑步前进的质疑,这种担忧和质疑,反馈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就是对铁路贷款为优质贷款的怀疑,铁道部信贷风险提升,多家银行拟“随行就市”上调铁道部新借贷款利率。

铁道部8月1日发布的上半年主要财务及经营数据报告显示,铁道部所属运输企业2011年总负债首破2万亿元,负债率58.53%。预计到年底,铁道部负债率预计将达64%。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统计,目前国内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停工的铁路建设项目已超过1万公里。

罗云们经历的困局随着铁道部资金流的改善有望得到破解。

“2000亿元融资就像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11月3日,国内某大型建筑央企高管张涵(化名)这样形容铁道部融资利好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下转第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