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军旅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军旅企业
 

2011年11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冯小刚,1958年出生,编导、导演,中国商业片之王,一位自年轻时就对军队有着不可割舍情怀的人,他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军人经历拍成电影,名字就叫———《歌声离我远去》。

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任鸽

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

王利博制图

如果说冯小刚是这个黄金时代的中国商业片之王,应该不会有人反对。16年拍了14部电影,冯小刚是常年的票房冠军、不可撼动的摇钱树:《甲方乙方》3300万元,《不见不散》3900万元,《手机》5400万元,《天下无贼》过亿元……《非诚勿扰》在2009年斩获3.6亿元,让他成为继吴宇森之后第二位单片票房突破3亿元的华语导演。同时,冯小刚的电影累计票房达到10.32亿元人民币,他超越了张艺谋、陈凯歌,成为国内目前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累计内地票房超过10亿元的导演。

而这,还不包括2010年7月22日上映、据说票房超过6.6亿元的《唐山大地震》。“我非常愿意谈商业。”冯小刚曾说,“因为电影是一个产业,而且其实也是一个夕阳产业,突然在我们中国做成了一个朝阳产业。我觉得在电影从夕阳产业到朝阳产业的过渡期,我们扮演了一个参与者、推动者和先行者的角色。”就是这位爱拍商业电影的导演在年轻时代对军队就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怀。

青春时代向往军营(1977—1984年)

冯小刚的青春时代是在军营中度过的。问起第一次穿军装的感觉,他无从回答,因为一次是真穿,一次是假穿。

1977年,冯小刚在坦克六师宣传队帮忙,当年的征兵已经过去,冯小刚被告知:你先跟这干着,回头明年再招的时候给你补进来。冯小刚便穿起了战友的军装,他把那种情况叫做假穿。1978年,冯小刚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参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领军装,从里到外,抱了一大摞。冯小刚说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怎么那么多,兴奋得很;第二感觉是风光,因为身在文工团享受的是穿干部服、拿六块钱的工资、穿掐腰大衣的待遇,还有一些更专业的只有冯小刚和他当过兵的战友才明白的细微标志。风光自然急于与家人分享、向外人表露,冯小刚说当时向队长请了假专门回家让母亲看了一下。

冯小刚觉得军营赋予了自己太多的财富:一是可以自由地干自己的美术专业,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写生环境让当年的冯小刚感觉当兵比高考的吸引力更大;二是战友和战友情,战友给予的知识和力量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在冯小刚看来,那个年代,自豪感自觉地转化成了责任感:“那个时代,上公共汽车绝对要让座的,人家妇女抱着小孩,看着我们军人,我们有一种特别自豪的感觉。穿着这身军装,你就是保护老百姓的,你就是为老百姓干事的。就是谁腐败,我们都不应该腐败。”

说到退伍,冯小刚很无奈:“本来你是部队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怎么就把你择出来了,而且没什么商量的,今天通知你走你就走吧。说实话,感情上接受不了,就像母亲对孩子宣布:我不要你了。”冯小刚像孩子一样无法遮掩心里无辜、无奈与无助的情绪。退伍后他选择了继续穿军装,给自己寻找心理上的平衡:“其实当兵的时候,有时候也不穿军装,一旦你不能再穿的时候,就特别留恋,因为你的荣誉感就不存在了。这身衣服穿在身上感觉就不一样,穿着绿军服,就觉得自在、舒服。”

冯小刚说:“部队生活对我以后生活影响非常大,包括创作,包括摄制组。导演在一个摄制组是一个领军人物,你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集体责任感。从部队出来以后,也可能是我的性格决定的,还有就是在部队生活过的人都不是那种自私自利、冷漠的人。所以我要把那段日子拍成电影,名字想好了:《歌声离我远去》。”

合伙创业屡遭打击(1984—1996年)

1996年他38岁,编导拍出《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后,《一地鸡毛》、《月亮背后》、《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我是你爸爸》等四个作品连续泡汤,他变成了圈内投资人谈虎色变的“失足青少年”,不过拍摄贺岁电影的契机却离他越来越近。

自1984年转业后,冯小刚遇到第一个“贵人”、时任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创作主任的郑晓龙,在后者安排下发挥特长,一口气为《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等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电视剧担任美术设计。郑晓龙最大的帮助是引见冯小刚和王朔认识,那个被刘震云誉为“上帝握着他的手写作”的王朔,给同时代打上深深烙印的时候,也以风卷残云的态势给冯小刚“洗脑”了:不仅在《编辑部的故事》里惟妙惟肖地模仿王朔的语言风格,而且电影处女作《永失我爱》也是在改编王朔小说的基础上实现的,冯小刚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里干脆称王朔是“北斗星”,很多年后他还重申:“我一直强调不要走在别人的影子里,其实,我至今一直在王朔的影子里。”

1994年,王朔、冯小刚等成立“好梦公司”,投资10万元,主营影视策划制作,王朔的笔+冯小刚的摄影机,几个人摩拳擦掌睥睨群雄,甚至一部作品都没拍时,王朔已算计着卖股份收钱了。1996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冯小刚一直记着这一天,那天北影一个电话把他们叫了过去,韩三平传达了电影局紧急叫停的通知。冯小刚于是与王朔面面相觑,给毙了?与此同时,“好梦公司”的《爸爸》也被叫停,加上年底被毙的电视剧《月亮背面》,几百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

“一夜回到解放前”,冯小刚被盛传成为打入黑名单的人,也是投资商绕着走的人,他被业内人称呼为“习惯性流产”、“失足青少年”,可失足青少年也要人挽救啊?有一天,王朔对他说:“咱们分开吧,他们是冲着我来的。你有机会活,不要一起死。”于是王朔远赴美国韬光养晦,冯小刚独自站在北京通县的家里,遥望京城,身心苍凉,“那一阵我的心理是,什么阴暗我想拍什么。”他还不知道,再过几个月,他揣在兜里的大手就即将被各地兴奋热情的影迷握到发疼……

拍贺岁片一举成名(1997—1999年)

《甲方乙方》对于从制片方、发行方、创作方首次联手打造的国内第一部贺岁片,他们心里只有八个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不过还好,冯小刚最终在首部充满草根色彩的冯氏贺岁片里大获全胜。

“199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这是冯小刚自己填的歌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新影联总经理高军回忆起拍贺岁片的情形,对A爆料说当时没什么人特别有信心,“所有演职员全部是固定+捆绑计酬。你拍片子可能拿不到钱,但票房高了你就多分。结果葛优60万元片酬里,一口气先拿了50万元,只留下10万元捆绑。”

中国观众对贺岁片并不陌生,随着大片分账的开始,他们已经连续三年看到了成龙的贺岁电影,比如1995年的《红番区》、1996年的《白金龙》、1997年的《义胆厨星》。香港本土的贺岁片年头更久,像黄百鸣的室内剧《七星报喜》、《八喜临门》等等,也早通过盗版碟传遍内地。“我们看到贺岁片对中国人的过年电影消费还是非常对胃口的,就准备要搞中国自己的国内贺岁片”,当时在制片方紫禁城、发行方新影联都有职务的高军回忆说:“接触了几个题材,最终紫禁城老板张和平看中了冯小刚的《甲方乙方》,觉得它最具有中国贺岁片的品相。”

所以,说冯小刚成就贺岁档并不准确,倒不如说是时代找到了冯小刚。韩三平、张和平等差不多同时选择冯小刚作为贺岁片导演,“我当时连贺岁片是什么还不清楚呢?”冯小刚回忆道。高军则透露选择冯小刚是不二人选,“捧错人看走眼,贺岁片还是会失败,我们一直觉得冯小刚在当时导演里是离观众最近、离市场最近的一个。”

于是,紫禁城老总张和平、新影联的王珠、高军和冯小刚本人成为中国贺岁片主要发起人,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念头,他们制定了三大原则:第一,一定是为档期量身定做,而不是贴标签的,离开这个档期这个影片可以不上映;第二,喜剧风格,大团圆结局,皆大欢喜,有笑料;第三,名演员,一定要有明星出演片中角色。

面对当时中国电影日渐萎缩的现状,电影各行业集团作战是大势所趋,直到现在高军都认为《甲方乙方》最有意义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尝试了制片、发行、影院结盟。“我们光剧本讨论就有八次,前后进行了十一轮修改,第一次在创作阶段就请来各影院经理,因为他们最能代表观众”。

随着紫禁城投入近400万元的制作费用,《甲方乙方》正式开拍。但是所有演职员全部是捆绑式计酬,每个人的报酬分为固定和捆绑两部分,自己选择比例,捆绑部分最后随着票房的多少而分成。“你拍片子可能拿不到钱,但票房高了你就多分。”冯小刚是一猛子把导演费全扎进了捆绑,“那时我已别无选择,拍电影心切,心想就是没挣到钱也不冤,还过瘾了呢。”《甲方乙方》上映了,葛优留下的那10万元后来变成了27万元;冯小刚之前一分没拿,最后分了110万元。

《甲方乙方》最终全国票房3000万元,北京地区1150万元,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冯小刚曾在某次采访中诚恳地对《甲方乙方》的票房奇迹做过分析:“实事求是地说,《甲方乙方》在北京发行超过500万元后煞住,给我的感觉是我和我们摄制组创作的结果;发行到700万元时,我觉得这其中已不完全是因为我们的创作,而是与市场的操作有关;票房到了900万元、1000万元,这样的票房数字则让我觉得与我本人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实际是政府在帮忙,政府要扶持国产影片。”

时代选择了冯小刚,而冯小刚不负众望迎难而上。此后两年他又一鼓作气拍了《不见不散》和《没完没了》,都是喜剧风格,都是葛优+美女,这三部贺岁喜剧的连贯性不言而喻。

加入华谊成就辉煌(2000—2003年)

如果说《甲方乙方》等三部贺岁喜剧片是“向王朔要艺术”,那么《一声叹息》、《手机》等则是“向生活要艺术”。《一声叹息》同样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今时今日的冯小刚处理已经大不相同,他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进去,着重表达的是对小人物生活的关照,这种关照少了一些王朔的深刻和冰冷,多了些自己的情趣与温情。最早发现这点不同的是摄影师张黎,他对本刊分析道:“王朔的心是冷的,冯小刚的心是热的,他本质上是个乐观主义。两个人表面上看起来都调侃讽刺,王朔的调侃是发自肺腑,而冯小刚是出于自我保护。”有意思的是,当王朔应冯小刚之邀看完《一声叹息》后,王朔并不买账,他对叶京说“《一声叹息》集合了所有中国电影的缺点”。

冯小刚将这种告别王朔、背离“造假”的“市民运动”继续下去,如同一只刺猬,在“造真”电影里,竭力施展开调侃之刺,以保护好自己。把生活真实残酷地剥开在观众眼前,这就是和编剧刘震云合作的电影《手机》所达到的效果。当时在电影院里,很多记者注意到,影片放到一半时,就有观众借故接听电话,出门删除自己手机里的敏感短信。葛优曾透露,本来还要拍续集《私房钱》,但手机已经太现实、太让人震撼了,再来个“私房钱”,影响太大,担心拍了后男人就没活路了。(下转第十五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