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看安徽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个千亿产业集群成滁州工业新旗帜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小梅

三个千亿产业集群成滁州工业新旗帜

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彩电生产线

金秋十月,记者随中央新闻单位驻皖记者站联合会走基层记者采访团来到安徽的东大门滁州市,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滁州市工业不仅对经济建设贡献大,发展后劲足,而且产业集群已呈现规模,特别是“大滁城”建设战略的推进,滁州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厚积薄发的新时期。今年1—8月份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226.24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

扬子精神发扬光大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生产电风扇而闻名全国的扬子品牌,像当年滁州市小岗村民大包干创举一样,掀起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浪潮。虽然进入21世纪后,扬子品牌因各种原因而进行艰难转型,但扬子品牌依然是滁州市工业的一块金牌。有一位滁州市的干部说,扬子是滁州工业的摇篮,今天在滁州的大大小小企业中,有90%以上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都是来自当年的扬子,有一部分规模以上企业的掌舵人也是来自扬子,这种影响是无法用语言来衡量的。

三年来,随着“大滁城”建设战略的推进,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面积从178平方公里扩展到500平方公里以上,新建改建城市道路200多公里,助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工业的承载力呈几何级增长。

筑好巢当然能引来凤,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发达地区的产业向滁州转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形成。在千亿元家电产业建设方面,成功举办中国滁州家电信息产业高峰论坛,获批国家级“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开工建设了电子器件和绿色照明检验检测中心,实施家电技改项目84项、总投资25亿元。中国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也正在开工建设。家电产业无论是数量、品牌还是实际规模已名列同类产业集群前列;在千亿盐化工产业建设方面,6平方公里核心区启动建设,华塑项目完成投资26亿元,泉盛化工百万吨纯碱项目加快推进,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而在蓄势待发的千亿元硅产业集群建设上,硅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1亿元,省级玻璃制品检测检验中心建成运行,总投资30亿元的中建材硅材料产业园已开工建设。滁州市3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已成为滁州工业新的旗帜。

工业经济后劲不减

滁州的规模以上企业在不断增加,其中亿元以上企业由2006年的66户,增加到2010年的209户,5亿元以上企业由5户增加到28户,20亿元以上企业由1户增加到6户。

2010年滁州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98.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58%。工业企业上缴税金由2006年的16.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40亿元,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55%;工业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由2006年的38万人上升到今年的47万人。工业增加值逐年攀升,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越来越大,工业成为滁州市不可缺少的支撑。

2006年—2010年滁州市分别实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4.3亿元、146.1亿元、194.7亿元、261.6亿元和374亿元。“十一五”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00多项,总投资1071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600多项,总投资463.7亿元)。博西华新基地、康佳白电、东菱凯琴、格兰仕、中建材凤阳硅材料产业园、中航三鑫、安徽华塑、泉盛化工百万吨纯碱、熔盛重工、吉阳科技、龙源风电、长电科技、长丰汽车等一大批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滁州,有的项目已竣工投产发挥效益。随着工业投资的进一步加快,滁州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产业转型明显加快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扬子的成功在于创新,扬子的失落在于没有适时地调整转型,或者说那时的条件限制了他们的调整推进。可以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关键在于产业转型升级,这一点也是滁州发展的症结,滁州需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大滁城”建设战略的双重机遇,实现产业上的升级调整。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滁州市首先通过招大引强,做优增量来实现产业高端化。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落户滁州,格兰仕、西门子新区、来安龙源风电、天长吉阳科技、全椒熔盛重工等30亿元以上大项目纷纷入驻,长安科技等10—3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77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90多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0%左右,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进展。

其次是培优扶强,强化调度,细化帮扶,推进大企业上台阶、中企业上水平、小企业上规模。去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92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82户,比去年增加61户;超10亿元企业14户,增加5户。加强银企对接,成功引进交通银行,设立多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预计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02亿元,增长26.8%。

再者就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企业创新能力。2006年,滁州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只有9家(国家级1家),到今年已增加到33家(国家级1家),开展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共有70家企业技术中心获得认定,此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一批企业和项目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称号,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接近30%。

产业转型升级的另一个标志就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07年,安徽省政府首次对节能工作进行考核表彰,“十一五”滁州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8%,年万元GDP能耗下降4.5%,完成COD减排量4200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300吨,顺利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市各年度节能降耗均获得省政府表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