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金融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市公司担保风险须仰视勿漠视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曹中铭

上市公司担保风险须仰视勿漠视

在去年高企的基础上,今年CPI继续保持爬升的态势。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央行在上半年又是加息,又是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根的收紧,使市场流动性受到很大制约。于是,上市公司就利用担保或互保的方式来获取资金。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共有845家上市公司涉及对外担保事项,对外担保总额达到1224.26亿元。而从今年7月1日至10月18日,上市公司合计发布的对外担保公告约800份,涉及金额近300亿元。也就是说,截至目前,今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超过1500亿元,这显然不是个小数目。

对于上市公司的涉外担保,资历稍深的投资者或许并不陌生。2004年与2005年堪称是清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与涉外担保的“攻坚年”。而为了防范上市公司涉外担保的风险,规范其担保行为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国证监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和《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等规章制度。通过清理与整治,上市公司违规担保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

伴随着银根的收紧、企业资金的紧张,上市公司的涉外担保、子公司对内的担保或者是上市公司之间的互保现象已大有卷土重来之势。而在10月份的前7个交易日,就有41家上市公司发布担保公告,涉及资金约81.3亿元。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担保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不能不引起市场的警惕。

事实上,上市公司因为担保所引发的“后遗症”已开始显现。资料显示,太工天成、贵航股份、美利纸业等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都出现逾期。其中,去年巨亏近9000万元、今年上半年亏损近2900万元的太工天成逾期担保达9300万元,美利纸业的逾期担保总额则高达2.34亿元。一旦被担保方出现财务危机或资金链断裂,对于这两家上市公司而言,其后果不堪设想,而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也必然会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担保开始出现违规的现象。根据规定,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得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净资产的50%。而跨越这一“红线”的上市公司却不鲜见,如中天城投累计对外担保35.9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17.21亿元的208.61%;另外,像外高桥、保利地产、莱茵置业等上市房企的担保总额均超出净资产的一倍以上。由于房地产行业近年来遭遇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互保虽然能为房企融入资金,但也将这些上市公司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曾经,担保成为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手段。尽管相关制度规定上市公司不得为大股东提供担保,但无论是涉外担保、互保也好,还是对内的担保也好,其中隐藏着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担保的风险问题,上市公司不应怀着俯视的态度,而应该是仰视,绝对不能漠视。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