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思想者 上一版3
第12版            思想者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营企业如何发力新农村建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王云龙

民营企业如何发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民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大有可为,但其参与需要一定的政治引导,组织推动,政策支持。浙江省开化县政府为如何组织、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政府和企业两条腿迈步建设新农村做了示范,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六大意见。

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在不断加快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在基层以各自方式践行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国家政策,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和推进新型村镇建设、促进农村扶贫事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具体怎么做?作为政府,如何引导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从而为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致富作出其不可代替的贡献?

民营企业要争取政府的支持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想取得实效,要争取当地农村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以市场化的手段参与农村的产业开发与建设应该是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形式。企业家带着自己的成功经验,带着自己的资金关系、社会关系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将极大地减少农村与市场接轨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负面冲击。

然而民营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府的相关支持不足。政府不应该只停留在观望和只言片语的鼓励支持上,而应拿出切实的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流向新农村的建设。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当地党政及相关部门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企业引进来了,还得能留得住。在这方面开化县政府已经探索了一些较好模式,如与当地部门加强沟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共同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奠定基础。

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把生产的第一车间办到农村去。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根本产业。在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果当地政府能注重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城市资源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办到农村,就能够产生两头丰收的双重效果。一方面培育和壮大了产业化龙头企业,密切了农民和市场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在加强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度的基础上为民营企业参与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民企要做好职工的社保工作

民营企业要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制定并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用几年时间将与所有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农民工均纳入工伤保险。民营企业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对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可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必须及时申报,由有关部门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

民营企业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医疗保障工作。民营企业要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与城镇用人单位签订规范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随所在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尚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可以先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医疗需求,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保障方式。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大病住院医疗保险,可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账户。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后,其住院或规定病种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支付。

民营企业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民营企业要按时足额为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允许农民工按照“双低”的办法参保缴费,退休时享受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多渠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政府首先应引导民营企业支持农村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展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健康形象。

“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是对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在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依托光彩扶贫事业,引导民营企业支持农村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让农村得到更多的实惠。民营企业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无偿捐助是一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迈出了重要的步伐,以光彩事业为核心的民营企业扶贫开发已经取得实效。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全国已累计兴办光彩事业项目13544个,投入到位资金1069亿元,培训农民294万人,安排农民就业300.82万人,捐资办学和资助其他公益事业130多亿元,帮助548.27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光彩事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实惠。

其次,政府要努力引导民营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实践证明,凡是农民外出打工多的地方,其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就相对高一些,生产生活条件就相对好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源源不断地汇回或带回农村,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政府应引导企业敞开大门接纳农民工到企业就业。

如何正确处理产业升级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意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仅是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事,而且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企业要善待农民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给予农民工像其他城市职工一样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他们办理养老、医疗、伤残保险等等。企业要建立“招工—培训—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服务模式,做强劳务经济。

再次,建立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机制,积极协调民营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工商联还应进一步加大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机制,切实畅通政企交流,积极协调民营企业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开辟一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绿色通道,在农村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面临当前企业的竞争、市场的压力、资源的匮乏,民营企业都有一个转轨和二次创业的过程,需要企业理性考虑来选择自己的道路。(作者单位:浙江省开化县委党校)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