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干预文化企业市场竞争
来源:中国企业报
政府不干预文化企业市场竞争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年均超过16%的幅度增长,但整体来看,去年文化产业仅占我国GDP的2.75%。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上接第一版)
一是党和国家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二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三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五是不断增长的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企业报》: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需要怎样转变?
刘玉珠: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偏低,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还不强,区域布局不尽合理。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中的两项。
文化部将注重提升文化生产的品质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由注重数量扩张的规模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提高,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把科技进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同时,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文化产业“东、中、西”优势互补、相互拉动、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品牌企业
《中国企业报》:尚处初级发展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中,龙头企业如何产生?
刘玉珠: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小文化企业占了很大基数和比例,文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重组、并购,可以实现迅速发展和壮大。
真正的骨干企业、品牌企业应当是在市场竞争当中形成的,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的作用是出台相关政策,创造鼓励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发展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直接干预。
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上市融资来取得发展,第一是文化企业自身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第二是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中国企业报》: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哪些共性问题?
刘玉珠:一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规模、整体实力还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
二是目前部分文化行业税费负担较重,缺乏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通,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受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缺乏。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制保障不健全。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大多数还没有上升为法律制度。
五是文化产业人才短缺,不能满足目前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中国企业报》:在你看来有哪些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刘玉珠:具体来说,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实施一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引导性、基础性、服务性、示范性、符合各地实际的文化产业项目。
三是建设一批包括公共技术支撑、公共服务、贸易合作、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内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非营利性的公共服务。
四是进一步研究制定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为文化企业加快发展破除资金瓶颈。
五是培养一批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文化部目前正在抓紧起草《“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拟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的思路入手,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