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0版:新西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0版            新西望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力资源是西部产业优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人力资源是西部产业优势

(上接第八版)

将优势做优,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拔头筹

四川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西部多个省(区、市)也同样具备。谁能够将这个优势做得更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竞赛中也将最先胜出。四川已经有了基础,如果能够再加把劲,做足功夫,或许就会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领跑者。

四川作为劳务输出第一大省,应该把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来抓,将普及职业教育和加快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工人,形成稳定、庞大、高素质的蓝领队伍作为全省人才战略的一部分。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借鉴对藏区和彝区“9+3”教育模式,扩大政策范围,由省、市、县政府安排资金,对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适当补助。有条件的市、州,可以率先起步。

第二,对新开办的职业学校,在土地、建设、税费、实习场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协调。

第三,由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共办职业学校。政府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方向,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职业学校应享受政府的补贴等扶持政策。

第四,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在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牵线、协调,解决好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以增强吸引力。

第五,鼓励企业对员工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市、县,应建立职工培训基金,对开展培训的企业进行补贴。

市场行为做不到的,就应靠政府来推动。

第一,应注重对川人的形象宣传。吃苦耐劳、聪明好学、诚实守信、忠于企业是四川人普遍的特征,但企业家来投资办厂,得到的劳动力信息是残缺不全的。因而,各地政府应将四川劳动力的数量优势、成本优势、质量优势、人才优势、忠诚度优势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力来展现。

第二,应对劳工的流动进行指导和组织。四川民工的流动,大多是自发、无序、无组织的。各级政府应该有计划地培训、组织好劳动力队伍,与企业协商以团队的形式安排劳动力就业等,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

第三,适度提高地方最低工资水平,保护劳动者权益。尊重《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适时增加工资,以体现对劳动者价值的尊重。政府要适时修订提高本地最低工资水平并监督企业执行。

第四,为劳动者留在当地就业创造条件。对比农民工在本地和赴沿海就业条件,沿海地区本身也有很多缺陷,如生活费用、往返的交通费用、用工不稳定、对子女教育及父母照顾的缺失、夫妻长期分居,等等。沿海企业招工的这些硬伤,却是四川留住本省民工的优势所在。四川各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如果进一步为他们创造一些便利的生活条件以及适时调整工资收入,将使四川劳动力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势资源。

第五,提高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水平,解决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前在一些地方出现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现象,诱因之一便是求职者不知道企业的用工信息与具体要求,用工者不知道去哪里寻求符合要求的劳动者。因而,各地政府应建立人力资源部门与企业畅通信息的机制,同时扶持一批中介机构,为劳资双方牵线搭桥,推动社会化的服务更加健全和周密。

日本是世界上员工跳槽率最低的国家,日本企业最看重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中国工人的流动性过大,是日企过去难以大量投资中国的原因之一。当前,日本因地震、海啸等暴露出产业链过度集中、在国内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迫使其正在积极寻求产业向外转移。吸引日企落户,正值良机。

通过改善地区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培养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减少员工的流动性,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四川可以打造一支稳定可靠的专业技术工人队伍,专门解决日企关注的跳槽率问题,巧打“忠诚牌”吸引更多的日企投资。

(作者系四川博览事务局副局长)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