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新西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新西望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历史上就发展得比较好,如成都、重庆、西安一直是西南和西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对外部资源有较强的吸引力。近年来这些城市积极改善发展环境,特别是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地区又被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经济区,推动了这些地区特别是其中心城市的发展。

列强西征大鳄逐鹿

世界500强成都重庆西安落户,国内大企业新疆西藏扎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龚友国

世界500强成都重庆西安落户,国内大企业新疆西藏扎营列强西征大鳄逐鹿

国际大企业展台已整装待发

目前,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运动中,国际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亚太地区。在亚太地区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中国成为首选之地,而在广阔的中国土地上,大企业对西部情有独钟。丰富的自然资源、充足的劳动力、良好的政策机遇、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选择西部的主要原因。

世界500强的西部征程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刚落幕不久的第十四届成都国际车展上获悉,近5年来,西部和中部的增长率达到27%(东部汽车市场的增长率为20.4%);2011年1—4月份,西部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22%,处于不断提升状态,东部市场则逐年压缩。

成都车展只是整个西部汽车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深层次开放的推进以及西部自身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加快,外资企业在中国掀起了一轮“西进浪潮”。这中间,引进世界500强落户,一直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方向。

《中国企业报》记者从陕西省商务厅获悉,截至2010年底,共有8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设立了128家企业和办事处(分公司),这些企业分别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54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投资设立了70家企业,投资总额达21.8亿美元;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陕设立了办事处(分公司)。

目前,落户重庆市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80多家,预计到今年年底,投资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将超过200家。统计显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重庆利用外资的额度连续翻番,从2000年的不足3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40亿美元,且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四川省招商局局长张谷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四川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达到214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66家,在中西部12省区市名列第一。2008年以来,四川累计引进国内省外资金1.7万亿元,是之前10年引进总量的3倍多,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实际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超过改革开放30多年全省利用外资总额。

对此,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员李青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历史上发展就比较好,如成都、重庆、西安一直是西南和西北的经济文化中心,对外部资源有较强的吸引力。近年来这些城市积极改善发展环境,特别是成渝、关中—天水、北部湾地区又被列为西部开发的重点经济区,推动了这些地区特别是其中心城市的发展。就四川、重庆而言,去年成立重庆两江新区,今年国务院又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李青对记者说,“西部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在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未来10年发展最快的城市”排行榜中,西部地区的成都和重庆位列前两位。《福布斯》报道称,重庆通往沿海大城市及西部其他地区的交通不断完善,福特、微软、惠普等外资企业纷纷涌入该市;成都大力发展高科技,新建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使其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相连。像成都和重庆这样的内陆城市,作为想逃离高昂地价、高生产成本、交通堵塞等问题的理想替代城市,已有能力承载如上海、香港和深圳等沿海大都市的企业转移。

大企业影响力的四川样本

最近3年以来,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张谷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四川省引进国内省外资金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实际利用外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总额的1.2倍,四川成了外来投资者“投资西部首选地”。

张谷说,世界500强企业的不断入川,给四川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在世界500强企业的带动下,电子信息、汽车、油气化工三大产业逐渐演变成为四川省重点优势产业。

据张谷介绍,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引来了英特尔、富士康、索尼、夏普、戴尔、联想、纬创、仁宝等世界500强企业来构造产业基础和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汽车产业方面,引进了一汽大众、丰田、现代等世界500强企业。油气化工产业方面,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川有很大投资之外,还引进了美国雪佛龙等成为四川省油气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张谷说,近年来,四川省抓住电子信息等产业布局调整、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突出集成电路、面板和终端产品制造3个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精力招大引强,促进了电子信息完整产业链加快形成。在集成电路环节,四川引进了英特尔、中芯国际等,奠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在面板环节,引进了京东方、深天马等,为引进终端产品制造项目提供了现实条件;在终端环节,引进了戴尔、联想等,聚集了电脑品牌。

记者了解到,1997年重庆直辖,四川汽车产业流失了90%,汽车产业仅占全省工业产值的5%,成为全省弱势产业,底子薄、规模小、基础差。近年来,四川抓住汽车产业整合发展的重要机遇,先后引进了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中国重汽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龙头企业及重大项目,并带动了一大批汽车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大批重要企业和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单个的、局部的、即期的效益,更重要的是这批项目带来的积极效应和长远影响。

一是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这些项目的成功引进,是四川省抢抓发展机遇的结果,同时,这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巨头,其巨大的影响力、带动力、说服力,又为进一步引进品牌企业、配套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创造了条件、机遇和榜样。如今年年初至8月末,围绕戴尔、联想、仁宝、纬创、富士康等重大项目,按“品牌商—代工商—配套商”的产业链条,四川相关市县、园区已累计签约电子信息配套企业128家,投资总额395亿元,年内累计签约电子配套项目有望达到150家。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四川省经济发展急需的建设发展资金,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仅富士康、仁宝、纬创三大项目及其带进的配套企业,就将提供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二是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就存量调存量是很难取得实质性改变的,最根本、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是扩大增量,在做强增量的过程中做优存量。通过集中引进一大批世界级的产业巨头和重大项目,促进了四川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发展,“十二五”末有望成为万亿元产业,在世界信息产业领域占有重要一席;未来几年,四川汽车制造业年产量将突破100万台,成为数千亿元的产业和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

三是加速改善和提升了投资环境。目前,招商引资已经走过了拼优惠政策的阶段,投资者尤其是一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对区域投资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看重。一些重要方面,如物流条件、金融服务、人力资源保障、宜居环境甚至成为项目能否落户的决定性因素。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也加速了改善和提升四川投资环境的进程。当前,四川正以独特的比较优势、诱人的发展商机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企业拓展中国西部市场的首选之地。

企业安家园区为载体

无论是在招商引资还是产业转移、产业联动的过程中,园区无疑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就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是地方经济新的增长极,更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载体。产业园区化已经成为国际国内发展的普遍规律,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今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实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天府新区被正式写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标志着成都继2006年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实验区后,再一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都作为成渝经济区双核之一和天府新区建设主体,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整个天府新区占地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部分占到12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现居住总人口173万人,现生产总值177亿元,现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从基础和条件而言,正在规划建设的天府新区依托西部最具实力的中心城市成都,拥有最具潜力的内陆腹地市场、良好的产业平台和发展基础、国际级的文化休闲宜居吸引力。

天府新区肩负着国家内陆开放的门户、国家增长引擎、区域的辐射中心以及科学的发展示范的战略使命。其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新城区。核心的功能是一门户、两基地和两中心,成为内陆开放的门户和万亿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万亿高端制造业基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国家自主创新中心。产业发展按照产业高端集中布局、世界级国际化的大原则,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

在重庆,园区的建设则起步更早,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家批准在重庆设立了“两江新区”,于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江新区”是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最重要的平台,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聚集、生态宜居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成为重庆发展的“龙头”、西部大开发的“标杆”。

“两江新区”有着强悍的吸金能力。记者从管委会提供的统计数据看到,在成立的一年时间内,“两江新区”签约项目300多个,合同投资额超过1640亿元。这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是重要的投资力量。一年内,已有近6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两江新区”投资,占全市的34%;投资项目数超过60个,占全市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的30%。百事可乐、福特、惠普、可口可乐、沃尔玛等等,既有零售业巨头,也有制造业;既有著名电脑品牌商,也有药品制造商。他们跨越重洋,在“两江新区”落地开花。

“两江新区”的定位是立足重庆市、服务大西南、依托长江经济带、面向国内外,形成“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从时间表上看,重庆给了“两江新区”10年的时间。到2020年,“两江新区”的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以上,从目前重庆市8000亿元的工业产值规模上看,未来“两江新区”的产值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重庆。

张谷告诉记者,目前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地普遍反映土地、能源等要素供应紧张,难以充分满足项目的落地需求。二是在吃透投资供需双方需求上下的功夫不够,对重大项目的深度分析和针对性对接还不充分,招商引资队伍专业水平和促进能力还不是很强。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增大了引资成本。

大企业西进隐忧渐显

随着大企业向西的步伐不断加快,其中显现出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很多通过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都将招人的重担交给当地的政府,但仍达不到很好的效果,一些地方官员甚至感觉招工比招商还困难。为此,企业也只能通过增加机械设备来减少用工需求,提高员工的各项待遇来留住人员。

面对世界500强纷纷在西部投资这一热闹非凡的场面,我们更需要冷静、客观地对待。在引进大企业的同时,更需要看它是否能在当地沉淀价值,带来核心技术,带动其所在产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看重西部投资赚钱的机会。更要避免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变相入侵,避免破坏当地经济生活的平衡局面。

李青告诉记者,大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最好的结果是实现双赢,企业获利、西部发展,而企业能否在一个地区扎根,取决于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劳动力和产业配套条件、市场范围、优惠政策等)和宜居环境。持续地改善发展环境和创新环境、增强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进而使更多企业在西部地区扎根,这是西部地区的长期任务,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问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