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的成功,是一个产业的成功,也是民族工业的成功。这种成功,具有中国价值,同样具有世界价值。这也说明,中国的国企,有能力、有实力在核心产业领域跟上世界、甚至领先世界。当然,这也应当是一种责任。
潍柴:动力中国
来源:中国企业报
潍柴:动力中国
潍柴集团大机项目正式投产
潍柴动力总成黄金产业链
潍柴车间一角郭江涛/摄
(上接第一版)
实际上,这不是设想,已经变得清晰可见,触手可及。
创新立命
技术强则企业强,而企业强必定是技术强。自主创新是企业做强的必由之路,没有捷径可走。
2010年12月2日,潍柴集团2011年度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让到场的国内外近2000家经销商与服务商、合作伙伴、新闻媒体震撼的是,本次大会主题直接采用了潍柴集团战略目标表述,即“挑战全球第一目标”。
谭旭光指出,未来,集团将坚持积极调整结构,均衡发展动力总成、商用车以及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发动机业务板块要打造成为全球领先、全系列、全领域动力提供商,力争2020实现1000亿元,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发动机行业前两位,挑战全球第一。重型变速箱2012年100万台,2015年120万台,达到全球第一。
在潍柴集团看来,挑战全球第一目标并非是粗放型的放量增长,而是可持续性的内涵式增长。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而底气就来自潍柴的研发力量。“十一五”以来,潍柴以年均开发新产品、变型产品300多种的速度不断向前推进,年均申报国家、省、市柴油机研发及配套专利技术近百项,先后主持和参与了14个国家“863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产品和技术授权专利577项,完成省级以上新产品鉴定10项。
“十一五”以来,潍柴集团累计开发新产品37项,开发专项配套产品1710种,先后在国内率先成功研发了满足国Ⅲ、国Ⅳ和国Ⅴ排放标准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由“十五”末的45%上升到2010年底的58%。
潍柴主管科研的负责人告诉记者,5年来仅在研发硬件的投入就高达30多亿元人民币。“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3.5%以上。”
在他看来,好技术好产品就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在商务大会现场,近2000平方米的产品展示会上,潍柴展出了丰富的发动机产品、动力总成产品、商用车辆以及零部件产品,数量众多堪比一次盛大的行业博览会,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大都首次亮相。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潍柴此次产品展示会与以往不同,此次展会中的展品主要面向“十二五”与未来应用,除了规模较以往更大外,最主要的是这些展品基本上都代表了目前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而且潍柴具备自有知识产权。
据悉,“十二五”期间,潍柴集团已初步规划100多亿元用于技术研发。其中20亿元用于国家级产品技术中心与实验室的建设;50亿元用于未来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升级改造,并建设国际化产业园。另外,经科技部批准的、由潍柴联合行业企业、技术高校、试验机构等18家单位共同打造的商用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产业联盟已经开始运作。
谭旭光已经清晰地意识到,“十二五”将是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竞争更加残酷的时期。在国内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拉动下,国内主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企业纷纷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在华投资建厂,这必将导致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以关键技术、商业模式、高端人才等为核心的综合实力将成为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
责任立信
大企业有大责任,一个伟大的企业也一定有伟大的使命。责任是一个企业实现从“大”到“伟大”转身的催化剂。
跻身世界500强对很多企业而言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而对潍柴来说,这是一个产业强国的使命与责任。
曾有媒体这样描述潍柴:潍柴的成功,是一个产业的成功,也是民族工业的成功。这种成功,具有中国价值,同样具有世界价值。这也说明,中国的国企,有能力、有实力在核心产业领域跟上世界、甚至领先世界。当然,这也应当是一种责任。
让谭旭光永远不会忘记的是,2005年4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到潍柴视察,站在潍柴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国Ⅲ排放蓝擎高速大功率发动机前语重心长地要求,“要切实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把民族品牌推向国际市场。”
“这不仅是对潍柴的勉励,更是对我国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期望。”谭旭光表示,这些年来,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勉励,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做到了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只有真正拥有自己的核心和领先的技术,才能把民族品牌推向世界。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的责任。
而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集团领军人,这其中的责任既包含保障国有资产增值升值的责任,也有对旗下公司投资者的责任;既有带动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也有带领五万名职工走向更辉煌的责任;既有对企业合作伙伴、消费者的责任,也有推动整个社会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既有带领企业走向更辉煌的责任,也有全面提升国家整体制造水平与推动产业升级的责任……
实际上,这种责任意识从1998年谭旭光执掌潍柴时便如影随形。当时的潍柴濒临破产,产品积压严重,1.4万名职工6个月没有发工资,企业内外债3个亿,累计亏损超过3个亿。而谭旭光任职的第一天,潍柴账面上只有8万元钱。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谭旭光就让潍柴起死回生,并于2004年成功登陆港交所,募集14亿元人民币,成为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发动机企业;2005年一举成功重组并购了湘火炬集团;2007年潍柴动力回归国内,吸收合并湘火炬,完成了由单一发动机制造,向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为产业链的动力系统商业模式的转型;2008年年底,借国际金融危机产业资源调整的机遇,重组了法国百年发动机企业博杜安公司;2009年6月18日,全面完成了山东重工集团的重组。
“要有使命意识,使命就是一种责任。”谭旭光表示,“一个企业规模越大,担负的责任就越多,包括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我现在决策时,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决策会给我的员工带来什么后果,会给社会产生什么效益,会给整个装备制造业带来什么影响。使命感让我在作每一项决策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敢有丝毫懈怠。”
文化立根
文化决定了一个人的深度,却决定了一个企业的长度。企业间的终极对抗就是文化的对抗。
潍柴作为有着65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其成长历程就是一笔厚重的文化积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是一成不变的。创新意识极强的谭旭光指出,文化建设需要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既要继承发扬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又要导入市场经济的文化因子。要建立制度体系,持续创新文化内涵。”
为此,早在2008年,潍柴动力企业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首家成立这一组织的企业。研究会成立以来,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和交流活动,举办了多期企业文化现场交流会、座谈会、研讨会、企业文化专题报告会等,加强了内部文化的沟通交流。
“交流拓宽思路,沟通产生价值,潍柴集团在一次次的交流、碰撞和竞争中产生的火花,不断完善并融合了集团的新文化。”谭旭光表示。
由此,潍柴文化也在不断演进。潍柴过去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激情文化、执行力文化、创新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理念;2007年吸收合并湘火炬后,潍柴又提出了“包容、沟通、责任”的新文化,并被整个集团所认可;2011年,随着湘火炬成功融合,“包容、沟通、责任”的企业文化被修正为“责任、沟通、包容”,在首先强调责任的同时,潍柴开始逐步导入感恩文化。
“人力不是成本而是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和员工都要学会感恩,感恩代表的是一种阳光、健康的心态,能让人快乐的工作和生活。”谭旭光表示。
谭旭光一直认为,任何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一个人,取得成功都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人努力、天帮忙”;或者说是三个要素:“天时、地利、人和”,潍柴也一样。
文化的力量在潍柴无处不在。在潍柴,有一个内部的业绩标准:无论是重卡、发动机,还是变速箱、火花塞,评价的标准,第一就是看在国内同行业是不是第一,第二就是看与国际上的先进企业相比差距还有多大。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与竞争对手比,与世界先进企业比,从比较中发现差距,找到动力。这就是潍柴的“标杆文化”。
这一文化特性,已成为潍柴勇争第一、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的内在动力。翻看潍柴10年来的经济指标: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0倍,人均实现利税提高了150倍。超常的“潍柴速度”背后,是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
而“包容、沟通、责任”的文化更是赢得了各子公司的高度认可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集团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程机械板块干部员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山推股份实现了翻番增长,山重建机实现了四倍增长。”谭旭光透露。
“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谭旭光认为,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