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培育500亿元新兴产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和允本报记者郝玲
合肥经开区培育500亿元新兴产业
2011年,合肥经开区实现了建区18年来的一大夙愿:上半年,该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0.1亿元,同比增长42.1%,居中部21个国家级经开区第一,奠定了其在中部地区开发区中的“领跑”地位。9月28日,合肥经开区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五年,要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出产值超过500亿元的支柱产业。
拉高标杆培育国际竞争力
8月10日,日本花王株式会社合肥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这一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此前,同样由日本著名企业投资的两大项目———尼普洛医疗器械项目、日立建机年产3万台挖掘机新基地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相继有3家来自同一国别的外商在同一区域投资11亿美元以上,创造了安徽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一项先例。
今年1—7月份,该区完成工业达104.2亿元,相继引进实施了投资37亿元的晶弘电器年产500万台冰箱、投资35.2亿元的熔盛重工年产3万台挖掘机等一批投资超过10亿元的重大项目。据测算,目前,该区在建工业项目达产后每年将会新增2000亿元以上产值,从而为该区在未来五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电、装备制造等现代产业基地夯实了基础。
国家级评比蝉联中西部“№1”
日前,国家商务部发布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100多家国家级开发区中两年跨越了两大步,奋勇挺进15强,在中西部43家参评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成功卫冕,蝉联“№1”。这个结果,实质上是唯一由政府主导的一场开发区中“国家队”综合实力大比拼的年度“奥斯卡”角逐。
今年以来,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芯硕半导体、力杰半导体两家企业,分别于2月份和6月份获得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资助。同时,与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园”,并促成中国科协在合肥建立其在国内的第四个“海智计划工作基地”,为省外及国外的创新型人才落户合肥创新创业构筑了颇具吸引力的开放平台。
此外,该区还通过推进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等企业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快资金以及创新型人才向企业集聚的进程,目前,该区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3家。
上半年,该区共申请专利503件,同比增长66%。通过强化创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迸发出巨大的能量:1—7月份,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14.1亿元,同比增长50.9%;实现工业增加值88.75亿元,同比增长32.6%,新兴产业拉动全区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快了该区建设创新驱动型的现代产业基地的进程。
反哺民生探索建设新模式
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必须让农民融入城市化进程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合肥经开区提出了“工业反哺民生”战略,并在创新社会管理上进行了新探索。在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方面,凡涉及群众利益的社区规划、公益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必须召开由所在社区群众代表参加的意见征询会,在项目实施后,也要进行走访调查,及时按照群众合理化建议进行完善。
在提高社区服务效率方面,该区在实行社区管理“网格化”、配备社区网格员的同时,还特别要求网格员写“民情日记”,每天梳理民情民意焦点,帮助百姓化忧解难。同时,该区还开通“政务微博”,及时发布信息,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回应,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