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人物
 

2011年9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1911年,刘鸿生当上了开滦矿务上海总买办,在这家作为开滦集团前身的企业里,刘鸿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实业大王的称号:煤炭大王。辛亥革命爆发后,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正式登上政治舞台,而上海的绅商正是其中的领军团队,刘鸿生便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

刘鸿生从开滦洋买办到实业大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汪静赫

刘鸿生从开滦洋买办到实业大王

刘氏后人参观刘鸿生纪念馆

解放前的美丽牌火柴

刘鸿生

刘鸿生的经历符合许多民国题材影视剧的戏码,作为曾经名噪一时的上海大亨,刘鸿生真实演绎了一般影视剧情才有的传奇故事。

刘鸿生出身清贫,靠聪颖苦读迈入上海著名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但因拒绝校长提携美意而被开除;18岁开始上海滩的华丽冒险,30岁不到便成为上海“煤炭大王”;发迹之前与富家女一见钟情,冲破阻碍终成眷属;在黑白两道间游刃有余,靠社交本事和实业丰厚立足上海……以上都是现代观众见惯的民国戏桥段,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这就是刘鸿生的真实人生。

年轻的上海绅商

1906年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一个名叫O.S.Lien的中国学生引起了校长卜舫济的注意。

42岁的卜舫济是当时上海著名的传教士和教会教育家,在他眼中,这个成绩优异的18岁男孩是可造之材。

在这所教会学校之外,好学生O.S.Lien的名字是刘鸿生,他来自一个靠寡母支撑的清贫之家。

卜舫济向刘鸿生抛出了美丽的“橄榄枝”,这是足以改变刘家清贫生计的良机:去美国留学深造,学成回国后担任圣约翰中学牧师兼教英文,月薪150元(法币),送他一座小洋楼供居住。

然而,刘鸿生拒绝了。不过他并没想到,他的拒绝不仅失去了一个机遇,也断送了学业。

校长卜舫济斥责刘鸿生是“上帝的叛徒”,并将他开除出校。

这样的结果令刘鸿生始料未及,他之所以拒绝校长的“提携美意”,是因为不想当牧师。

若干年后,刘鸿生曾这样回忆那时心境:“那个时候,我在街上漫无目的走着,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不能在上海滩上占有一席之地,不要怨天尤人,是我自己没有本事;但我就想着要有我的一个位置,你这么去想,就要矢志不渝地这么去做。”

刘鸿生的闯上海第一站是给上海租界工部局老闸房外籍巡捕当教员,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他后来还当过翻译。不久之后,刘鸿生得到了宁波同乡会长周仰山的帮助,做了英商控制的开平矿务局驻上海办事处推销员。多年之后,刘鸿生成为宁波同乡会会长,取代了曾经的引荐人周仰山。

开平矿务这份差事俗称“跑街”或“跑楼”,月薪100元,还有额外提成,挣多挣少全看自己本事。这对刘鸿生来说一点不难,他跑得勤快,又肯动脑子,很快就把销煤的经络摸得一清二楚。3个月后,刘鸿生就有了“开平跑楼王”的绰号,开平煤的销量翻了1倍多。

刘鸿生的好业绩,使上司视其为亲信,刘鸿生提出了一些成熟的销售方案,比如按质论价,坚守信用等。在他的推动下,开平煤便在整个上海畅销起来。

1909年秋,21岁的刘鸿生当上了开平矿务公司上海售品处经理,全权代理开平煤在长江下游的华商中的销售。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平矿区附近的滦州矿区将滦州矿权交给了英商开平矿务公司。两矿合并,称为开滦矿务公司。这就是如今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开滦集团的前身。刘鸿生坐上了开滦矿务总公司上海总买办的金交椅,他的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营业额迅速上升。经刘鸿生手销出的煤炭最多的一年达250万吨,约占开滦煤矿年产量的1/4。他个人收益最多时一年可达100万元。

后来,为了完全摆脱外国资本的控制,刘鸿生辞去开滦公司买办职务,自行创办华东煤矿。

到1918年,刘鸿生已经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煤炭大王”。此时的他刚刚30岁。那个立志冒险的18岁少年从此傲立上海滩。辛亥革命爆发后,作为上海绅商一员的刘鸿生,在推进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火柴大王

1920年1月,刘鸿生创办了华商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办此企业的初衷是安置大批因水灾逃难至上海、苏州的难民。

当时已是宁波同乡会会长的刘鸿生发现捐款救灾只能暂时救急,让难民有工作维持生计方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决定办火柴厂。因为火柴生产工艺简单,手工操作量大,足以安置大批难民。

除了造福难民,此时的刘鸿生还有个想法。后来当他回忆起办火柴厂时曾说:“那时候我还很年轻,虽然口袋里的钞票很多,但我毕竟是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在买办生涯中,我感觉到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

刘鸿生将“中国之所以受气”归结为“因为没有工业,没有科学”,因此他“就想利用口袋里的钞票做点事”。火柴厂就此诞生。

在旧中国,外国火柴厂牢牢控制着中国的火柴市场。当时中国人使用的火柴绝大多数来自瑞典和日、美诸国。20世纪初,瑞典的“凤凰”牌火柴和日本的“猴”牌火柴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市场。

1920年,鸿生火柴公司正式开工生产。起初,鸿生火柴厂的火柴质量不佳,还因此获得了“烂糊火柴”的名号。

刘鸿生一连几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查阅化学资料,后来又亲自渡洋外出考察,高薪聘请归国的化学博士,并花巨资购买进口机器。经过半年多试验,火柴的质量问题得以解决。“鸿生”牌火柴成了当时的名牌产品。

刘鸿生营销头脑十分灵活,他想点子在火柴上做广告。当时在上海,“美丽牌”香烟很热销,该香烟商标图案是当时的一位当红影星。刘鸿生与香烟公司协商,把电影明星的画像搬上火柴盒,联袂推出“美丽牌”配烟火柴。在明星效应之下,香烟、火柴一齐旺销,烟厂和火柴厂达到双赢。刘鸿生还在火柴的包装上下工夫,他在火柴盒上印上“中国人应用中国货”、“提倡国货、挽回权利”、“报国”、“强民富国”等宣传文字。鸿生火柴厂不仅行销全国,而且对外出口到东南亚,打破了当时瑞典和日本火柴的垄断。

刘鸿生扩大生产规模,吞并竞争对手,使鸿生火柴成为苏州唯一的生产厂家,产品行销苏北、苏南乃至浙江各地。

当时,瑞典火柴垄断中国市场多年,眼见以刘鸿生为代表的民族火柴企业渐渐赶超了上来,决意反击,开始对中国市场实行倾销政策。与此同时,受战乱影响,国产火柴的进口原材料一度被课以重税,一些火柴厂纷纷破产。

面对危局,刘鸿生发起《告火柴同业书》,号召同行合并,一致对外。

1929年11月22日到30日,全国52家火柴厂派出代表,汇集上海,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公推刘鸿生为会长。1930年夏天,鸿生、中华和荧昌三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刘鸿生出任总经理。随后大中华火柴公司又合并了其他多家火柴公司,年产量达到20万箱,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中国火柴业。

到1931年,大中华火柴占据了大半个中国火柴市场。当时,不仅中国人用的基本上是国产火柴,中国火柴也成为南洋各地居民的日用佳品,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刘鸿生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火柴大王”。

刘氏托拉斯

刘鸿生一生所拥有的“大王”称号不止一个,除了“煤炭大王”、“火柴大王”,还包括“水泥大王”。

火柴厂办得正火热时,刘鸿生就在思谋另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在煤炭销售中出现的大量次质烟煤与煤屑问题。他发现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是用做制造水泥。1923年,刘鸿生创办了一家水泥公司。

当时水泥市场外资占据优势,刘鸿生提出联华制夷的策略,成功扭亏为盈。刘鸿生公司的“象牌”水泥一跃成为第一水泥品牌。原先横霸一时的日本“龙牌”水泥几乎被逐出中国市场。刘鸿生有力地遏制了日本水泥在中国市场的倾销,同时也开创了华资水泥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因而又获得了“水泥大王”的称号。

作为多个“实业大王”的刘鸿生,一直以来积极发展民族工业。早在“煤炭大王”时期,他在上海浦东建成全国首家煤球厂,并设计煤球炉,为中国千家万户带去了方便。

此后的日子里,办企业渐渐成了刘鸿生“最爱做的事”。

据刘鸿生的银行襄理方祖荫所述,刘鸿生“很会调理调度他的资金周转……他是这样操作的,一个钱要当两个钱用。他办一个厂,把这个厂抵押掉,筹到了钱,再办第二个厂;第二个厂再到银行去抵押再搞第三个厂”。

在其子刘念智看来,办实业“已经成为父亲的一个癖好”,“办了轻工业、纺织工业,又办重工业;办了工业,又办码头、仓库、银行、保险等事业。”

在上海的四川中路,一栋八层的大楼曾经有过最鲜活的时代。这栋楼的主人———刘鸿生住在最高一层。1930年,刘鸿生以86万两规银建造了这栋8层高的办公大楼,为之取名“企业大楼”。

在这栋大楼里,二三层是开滦售品处和刘鸿生的办公室,四层是水泥公司、码头公司、华东煤公司,五楼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六楼是章华毛纺织公司、刘鸿记账房以及刘氏其他中小企业,七楼是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和医务室等,八楼是刘鸿生自己的公馆。这是刘鸿生的企业王国,也是他理想中的刘氏“托拉斯”。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刘鸿生投资创办的企业达到60多个,跨20多个行业,旗下的大中华火柴公司、上海水泥厂、华东煤矿、中华码头、章华毛纺织厂、华丰搪瓷厂都是当时名重一时的企业。

刘鸿生要求刘氏企业除生产任务由各生产单位独自负责完成外,其他各项如行政管理、人事调配、资金调拨,物资材料采购、工矿产品的推销以及仓储、运输、保险等业务,全部集中到总部,由神经中枢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调度。这种初步的现代大企业管理意识,让刘鸿生的企业王国有了灵魂。那一年,刘鸿生38岁。

刘鸿生拟定过一个“实行集中管理之计划及其方案”,他设想中的用于集中管理的组织叫“中国企业经营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这个计划后来并未实现,但刘鸿生对管理的独到思谋已使他超越于时代。

鼎盛时的刘鸿生,拥有多家重要企业,他甚至还办起了银行。在上海滩,刘鸿生的名字如雷贯耳。他的财富、生活和做派,都符合一位真正的上海大亨。他一妻两妾,住的是几百个房间的豪华洋房,光草坪网球场就有5个。宋子文、杜月笙等上海滩盛极一时的红人都是他的座上客。

大亨的做派并不能掩盖刘鸿生作为民族实业家的爱国情结。抗日战争时期,为避免企业落入日军之手,刘鸿生花费巨资,历尽艰辛,万里迁厂。

新中国成立后,刘鸿生受周恩来总理感召,从香港回到了内地。1956年,刘鸿生积极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将自己资产总值2000万元的企业全部实现公私合营。同年10月,刘鸿生因病去世,临终时他告诫后人:“定息可以分取,但不要多取,每人至多拿几万元,拿多了对你们没有好处。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国家,这也是我最后的嘱咐。”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