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品牌力量·案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2版            品牌力量·案例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CCTV见证金融品牌的崛起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副主任何海明

CCTV见证金融品牌的崛起

中国金融品牌论坛是中央电视台和招商银行共同发起的,今年已经是第7届了,通过央视的屏幕,我们看到了金融品牌的崛起。

招商银行:赢在领先

客户是太阳,招商银行就是向日葵。做品牌实际上需要很多服务。招商银行首先是服务先行,咖啡+微笑,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抹布像白毛巾一样,厕所和办公室一样,地面像镜子一样,这是非常具体的,服务非常到位。然后是产品先行,最先推出的是全国银行一卡通,紧接着网上的一卡通也开通了。产品领先一小步,实际是战略领先一大步。还有员工先行,品牌传播中人人皆媒体,事事皆传播,马蔚华行长就是一个大媒体,他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论坛、演讲,甚至到20多所大学做兼职教授。每一个员工,针对每一个世界、每一个客户进行传播,所以在招商银行是人人皆媒体,事事皆传播。

招商银行的品牌传播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单纯的媒体投放到整合性传播,从单纯的硬广告到与栏目的深度合作、线下传播,比如钢琴大赛这样的活动。从企业的形象广告到理财、私人银行等业务传播,当然这也是很多银行开始注重的。招商银行凡有大事必投央视,包括奥运会、世博会还有大运会,招行都是利用央视广告,利用事件营销。品牌文化成就核心竞争力。这个案例说明品牌传播赢在领先。

阳光保险:胜在配合

《我要上春晚》是央视三套去年推出的新栏目。阳光保险在去年的环境资源招标中,一亿零一万中标这个项目。中了这个以后,我们当然有很多回报,比如冠名片花,包括观众获奖的奖牌,还有主持人口播的信息和其它广告。阳光保险借春晚平台全方位展示企业的形象。它做广告不但是在屏幕上做,是线上线下配合,统一营销说辞,都拿我要上春晚来带动,有统一的资源,开展了寻找春晚有缘人的活动,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的配合,还有专门的团队进行项目执行。像这样的活动,这个团队既要应对栏目组,也要应对公众,还要整合全公司的资源。

这个效果非常明显,他的品牌知名度提高了90%,在我们所有的项目中广告效果是比较好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0%。今年上半年集团保费收入160亿,排名第8位,明年《我要上春晚》也由他们冠名,另外我们也委托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黄升民教授跟踪案例研究,看一两年下来传播到底怎么样。阳光保险案例说明品牌传播胜在配合。

兴业银行:强在特色

银行产品差异性小,怎么做出特色呢?兴业银行打出了绿色金融品牌首家制造,这是联合国关于对环保和文化保护的评估项目,银行来引进,推出营销融资业务,节能减排的贷款业务,强化特色。兴业银行过去叫福建兴业银行,是走了一条从区域向全国的路线,通过品牌形象突破,实现了从市内银行到区域性银行到全国性银行到上市银行的跳跃发展。绿色金融不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赞誉,也创造了好的市场业绩。同样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同比增长40%,总资产突破了2万亿。这个案例说明品牌传播强在特色。

中国人保:巧在植入

中国人保,深度植入品牌形象。中国人保提供了记者深入到边疆哨卡的全额保险,我们给他们植入广告。线上做这个,线下结合客户,7月到9月分5个批次,从网站上搜集幸运客户进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疆省区参与活动。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植入,那个歌是宋祖英唱的,画面非常感人。20多年重启边疆行,感受祖国巨大的变化。通过深度植入,它的形象深入到民众心中。这个案例说明品牌传播巧在植入。

邮储银行:胜在渗透

邮储有两个特点,覆盖最大、最广,但是成立最晚,现在邮储做的是覆盖广、网点建设。一方面做网点建设,一方面做品牌传播。大家可能在全年度都在看到《新闻联播》后邮储银行的广告,实现了网点到哪里传播就到哪里,在全国有3.6万个网点、5亿用户,是名副其实网点最广、最大的银行。同时结合它的特点,推出了好借好还的小额贷款业务,成功地从只存不贷到全商业银行的转型。一方面做大媒体的传播,一方面在各地开推介会,对每个客户推荐针对性的产品,线上线下齐抓。2011年邮储银行锁定《天气预报》和《焦点访谈》之间的广告时间位,先后投放了理财业务、二手房贷、不同广告产品的小额产品,买的时间最多,推出的业务也是最多的。这个案例说明品牌传播胜在渗透。

今年,我们传播的理念是会聚力量,成就传奇,希望与广大的中国金融企业一起成就中国的品牌传奇。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