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人计划”助推企业创新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万斯琴

“千人计划”助推企业创新

今年伊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程波逆时偏移软件系统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发成功,并应用于生产。研发这一技术的领头人正是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的戴南浔博士。

据了解,国资委第七批“千人计划”申报工作已于近期结束。自2008年国家出台“千人计划”以来,中国正由“人才流失国”逐渐扭转成为全球最受瞩目的“人才回流国”,国家和地方的最新人才吸引举措加速了海外人才的回流。

对于近期出现的“千人计划”成员学术成果造假事件,业内专家认为,不能将个案上升为普遍现象,应该理性看待“千人计划”的既有成果和潜在作用。

引资不如引智

人才,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助推器和原动力。

截至2010年,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功引入6名高层次海外人才,其中2人入选“千人计划”。中国建材总院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人选汪洪博士,通过与中建材玻璃公司在LOW-E玻璃项目上开展的有效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石油石化行业一直对高质量人才非常重视,以东方物探为例,从2009年开始,公司就在全球范围引才引智,采取直接招聘和项目合作方式,从国内外先后引进13名高科技人才,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中引进的4名高科技人才被聘为东方物探总经理高级技术顾问,参与科研决策,帮助公司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裂缝性油气藏预测及成像技术、高性能运算及四维地震技术等领域快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千人计划”申报工作的人士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千人计划’不是立马就可以看到成效的,这需要一段时间去沉淀,这段时间有可能是五年,也有可能是十年。但是,这支队伍的辐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今年6月底,华能清能院与“千人计划”第一批3名引进人才签订了劳动合同,第二批海外引进人才已在审批中。下一步,公司要做好海外引进人才的相关工作,重点研究引进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为清能院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大力培育和引进相关人才。”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萧鸣政说。

理性看待质疑

在国外环境中获得正教授职称的学者,学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人对“千人计划”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指责“千人计划”是资源浪费和个人获利。除了质疑入选千人计划的人才通常几百万元的年薪外,对是否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有不同看法。

对于“千人计划”的申报工作,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专家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想法:“虽然我相信大部分入选者在学术上是优秀的、过得去的,但仍有一些入选者的‘成就’是有疑问的,如果只是在国内拿到博士学位,然后到国外镀几年博士后的金,之间也没有看到什么学术建树,回来摇身一变成了‘千人计划’的成员,的确不容易让人信服。对在学历、学术上造假,组织者应该彻查。”

多数观点认为,“千人计划”立足于当前,规划于长远,是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体现了各个层次对人才的关心、对人才的渴望。

2011年8月,国家“千人计划”第六批人选确定,共有349人入选。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人数达13.48万人,创历史新高。

专家认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需求,引进高层次人才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更应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运用好人才,为企业乃至国家创新出领先世界的科研成果。

名词解释

千人计划

为确保高层次人才队伍长期持久的发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推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2000名左右人才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截至第六批人选确定,“千人计划”已分6批共引进1510人,其中,创新人才1161人,约占总人数的77%;创业人才349人,约占总人数的23%。同时,各省(区、市)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即地方“百人计划”。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