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CPI高居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翘尾因素、我国对美元汇率大幅攀升等多重原因,也与粮食生产有关。粮食丰收能够使食品价格维持平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PI高企的情况,但是仅凭粮食丰收就使CPI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粮食大丰收能否抑制CPI?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青松

粮食大丰收能否抑制CPI?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黑龙江齐齐哈尔雅尔塞粮库董事长兼总经理付延福日前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去年齐齐哈尔水稻种植面积276万亩,今年增加到339万亩,而且产量要比往年增产15%左右。”

据记者了解,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量1/10、素有“中国大粮仓”美誉的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去年提前实现千亿斤目标,今年有望增加到1150亿斤。

农业和粮食生产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最基本问题。粮食稳产、粮价稳定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业内专家认为,在粮油副食“涨”声一片以及CPI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以“大粮仓”为代表的全国粮食大丰收,对稳定当前物价和抑制通胀极为有利。

但据《中国企业报》记者调查,如何把“丰收粮”转化为CPI的“降压剂”,业内存在不同看法。

粮食“八连增”的背后原因

农业部最新农情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11000亿斤,连续8年增产,且单产和总产再创历史新高。

从我国粮食主产地东北地区各省来看,东北三省今年粮食总产量预计突破2100亿斤。其中黑龙江预计超过1150亿斤,吉林超过600亿斤,辽宁可达360亿斤以上。

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农委了解到,黑龙江全省今年播种8600万亩玉米、5000万亩优质水稻和5000万亩大豆,播种面积全国第一。继去年总产超千亿斤后,今年粮食总产量有望历史性超过1150亿斤,实现“八连增”。截至9月21日,全省秋收面积已完成4544万亩,占应收面积的21%。三大粮食作物中,大豆已收获2317万亩,完成45%;水稻已收获263万亩,完成5%;玉米已收获208万亩,完成2%。

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粮食大丰收,尤其是东北地区更是增产明显。他认为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扩大、天气条件良好以及促进农业大丰收的各项配套措施得力。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2011年黑龙江全省耕地面积2.2亿亩,比去年增加近10%。除今年全省风调雨顺等气候条件优越外,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全省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以大农垦引领示范推进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特别在水利建设、水稻育秧大棚建设、农机化建设、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各种综合因素造就了大丰收。

而在我国另一粮食主产地中原地区河南省,目前秋粮长势良好,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继续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河南省南阳市粮兴粮油公司经理王生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南阳夏粮普遍丰收。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宋杰凝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夏粮丰收增产,冬小麦也将实现八连增。

粮食丰收有利物价稳定

自2010年10月以来,持续攀升的物价成为公众热切关注的焦点。

公开资料显示,在本轮物价上涨过程中,食品类价格是主导物价走势的关键因素。2011年1至8月,CPI上涨5.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3%,对CPI的影响在2/3左右。

研究发现,CPI居高不下的背后是粮食价格长时间持续上涨的影子。从2009年2月开始长达20多个月里,除少数月份外,我国粮食价格月度环比涨幅均超过0.5%。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日前分析了有关物价的三个有利因素和两个不利因素。(下转第三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