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2版:思想者 上一版3
第12版            思想者
 

2011年9月2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企业家论坛2011年夏季高峰会的主题为“新机遇、新商机、新产业———寻找发展的共识”。这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和世界经济论坛有一点高度相似:推动影响世界的人针对重要问题达成共识。企业家愿意进行信息和思想的沟通,因为共识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永续发展的前提。

以影响力推动变革加快进步

面对现实的坚硬和琐碎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

面对现实的坚硬和琐碎以影响力推动变革加快进步

郭为 不做短命企业

郑永刚 梦想“科技谷”

王玉锁 别人不做的我做

要学着站在高处

郭为说,不做短命企业。创新依旧是未来10年的任务。

当很多企业家表示“疲倦了”,放弃了在各类论坛上的思想交锋。

也有企业家改在“博客”上“自嘲”:论坛可以解决食品安全吗?可以解决铁道部腐败吗?可以解决海洋漏油吗?可以解决鸡蛋猪肉价格上涨吗?如果不能,论坛有什么意义?

企业家没有办法成为“弃业家”的事实来自于多种责任:体系再造、制度改革、文化重生、推动企业步入下一轮成长。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更加开明。他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态度:这种远见卓识的群体性意识代表了全球化过程中的中国利益和中国声音,成为推动和促进政府进行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力量。虽然人才、技术等依旧是企业家极为关心的长远性问题,但是我把目光还是放在企业本身的能力提高上。未来10年,我的社会责任和创新不变,不做短命企业。

郭为带领神州数码10年走下来,最大的成就是给国家上缴了130亿元的税收,产值在上缴税收的基础上翻了一倍。

从一个传统的以贸易为主的分销代理的企业转变成一个以服务为主导的IT服务型的企业,郭为一直对公众表达“靠的是找到社会定位和社会价值之后的创新”。

在与各位思想者、创业家的沟通交流中,郭为更加坚定地表达着神州数码的未来设想:新商机,就是推行城市化进程。

企业家郭为一直想着城市化的问题。

从他耐心地讲述中我们理解了他的理想:从哲学意义上讲,人就是要解决三个问题———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就是要解决可持续发展;人与自我就是提高幸福指数。

神州数码的员工都知道老板爱说不丹国家———“GDP可能不是很高,人均收入不是很高,但是幸福指数很高。”

郭为对城市化有独到的设想。他在一封写给北京市领导的信中如此表达:我们做产业的要从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新机遇,我反复思考的模式是“智慧城市”。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新产业和新商机。

神州数码要的“智慧城市”,实际就是用虚拟空间的技术去指导我们现实空间的生存环境。比如,他们跟北京市提出的《交通智能解决方案》,可以减少整个交通容量。这个过程中还能帮助政府孵化新的战略产业。

很多企业家之所以感兴趣郭为的演讲,不如说喜欢他的“智慧城市”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三个优势:无论是政府管理还是公共管理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改善的过程中创建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通过系列的环境改善,做产业群。

作为企业家,郭为明白自己的最大社会责任是能够融入“智慧城市”的创新中,为政府提供新的在虚拟环境下解决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郭为的思路启发了投资者和企业同仁:虚拟空间下的新技术发展会为我们整个中国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及真正进入世界强国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创新,不是去把中国变成一个创新性的国家,而是所有的企业、企业家共同努力,做成一个创新性国家。

不放弃“合作精神”

郑永刚说“打造中国的硅谷”需要合作精神,企业家的智慧少不了合作。

有人说:一流企业家是创造别人看不到的市场需求;二流企业家发现市场需求;三流企业家是迎合市场需求。

但是,另一个标准也在中国企业家心中出现并“蔓延”:现在的中国,很可能一流企业家要迎合政府的设计。

有一个企业家愿意交流自己与政府合作的心得。他就是六次访问美国硅谷的中杉投资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

郑永刚在博客上写道:“打造中国的硅谷”的理想来自自己见了很多投资人、工程师、基金之后的直觉。美国硅谷之所以成为全球的IT创新基地,主要核心资源就是大学和一批创业者以及实验室。加上风投和中介机构的合作努力,使得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成为事实。

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链形成的过程给郑永刚带来了“世界眼光”和创新思考。

他找来正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一起研究后决定:把美国硅谷的理念和做法以及自己的实际投资、操作计划连同企业家使命一起“奉献”给河北廊坊。希望这个有特点的中国城市可以诞生中国的“科技谷”。

企业家与政府合作,历来是有争议的。

经济学家张维迎从夏季达沃斯转战中国企业家论坛后,就“炮轰”部分民营企业家热衷寻租:“有些民营企业不是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而赚钱,而是通过跟政府搞好关系而赚钱,甚至跟国有企业进行勾结,通过损害其他的竞争者,损害消费者而赚钱。”

经济学家的观点可以说是“抛砖引玉”。但是,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家也可以用自己的实践道出真理:要站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寻找创新的可能,必须做中国企业没有做过的事业。

企业家第一是讲效益的,而政府的效益往往与企业家的效益存在着微妙的“博弈”。

作为投资者,企业家的智慧之处是既要“看清楚政府的心思”———这是一个平台还是独自舞台?还要给社会和企业都带来利益。

“硅谷”项目的实践让很多企业家学到了“大局模式”:2008年以后,科技股作为河北省省委省政府主要支持工程之一,“科技谷”顺利地得到13平方公里土地;大学城以及离北京近的优势,使企业相互带动性好。他们用中视产业化基地项目引来了包括科技部的高端产业化基地等30多个高技术项目,让投资者相信了“规划开放式”的真诚。

关于“开放”和合作话题,郑永刚坦率地回答:企业要与政府一起共同打造符合中国实际,符合经济圈创新的基地。13平方公里的“总部创新基地”就是一个公共平台,也有企业家说是“创业加速器全国总部”。这个平台坚持的精神还是一种合作精神。智慧的选择环北京经济圈可以给更多的企业带来科技创新项目,通过中国企业家自己规划设计,完成创新成果。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价值奉献,他的独特的思考是:民营企业家群体要求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更多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家战略。

有使命意识才敢冒险

王玉锁说,新能源革命是自己的使命。

作为一个“思想横溢的组织成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表示他喜欢“能源革命”这个话题。

“这个问题很重要,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都不可能有发展。”他丝毫不夸张地表示。

王玉锁是一个喜欢“另辟蹊径”的企业家。新奥又想做能源又没有资源,于是就“生产能源”。

他的冒险精神并不那么壮怀激烈。他更多的智慧是来自一个朴素的循环理论。比如“把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循环起来;把二氧化碳吃掉,产生液体能源,为将来的汽车提供液体能源的动力”等等。

专家们“挑剔”的眼光投向新奥,就是因为“能源利用理论”的出台:天然气如果跟电和气耦合在一起效率是不是最高?发电的同时就可不可以产生热?这个结构做好,整个网络融合在一起,是否可以实现完美?这个完美需要的泛化机、泛化站、泛化云服务平台技术的支撑,我们能否都做到?

王玉锁的“理想”其实是想消灭“我有什么就卖给你什么”的“强势销售”模式———由原来的卖方为主导改为买方为主导。正是在这个企业家的启发下,公众才明白,未来的家庭几乎都可以用泛能云技术把所有的能源串起来。

美国人做的是“智能耦合”,欧盟做的是“能源联络网”,中国做的是“泛能网”。

作为继承传统能源优势的“能源革命”倡导者,他喜欢马云的观点:“建设性破坏要比破坏性建设好得多”。

未来的创业道路上,作为企业家,他与大家分享的依然是“通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慧,把高效环保的新能源找到”。

市场和企业家精神到今天在中国也没有被真正接受?有没有被公众从心底认可?这是本届主席王中军再次向每一个企业家提出的严峻话题。因为十几年,“企业家亚布力论坛”一直围绕市场经济来探讨、论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们认为“这是唯一走向更幸福、更美好的唯一通道。中国的企业家,如果不把自己的精神坚持下去,传承开来,那将是离幸福与和谐越来越远”。

企业家精神应该是牢不可破的堡垒。所以,王玉锁相信“天有其石,地有其材,人有其智。中国企业家有自己的智慧和文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