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1版:和谐山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1版            和谐山西
 

2011年9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炭产业升级应创建比较后发体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苏芳

煤炭产业升级应创建比较后发体系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耗中一直占据很大的比重,据预测,中国到2020年的煤炭需求量将达到17亿吨,考虑到煤炭出口增加等因素,届时原煤的年产量至少要达到18亿吨,煤炭在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仍将超过60%。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将不会根本改变。

然而作为产煤大国,我国煤炭工业与世界先进产煤国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据统计表明,我国科技进步对煤炭经济增长贡献率、煤炭科技成果转化率与世界相比有着很大差距,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73.63%,其中综合机械化程度为49.32%,而发达国家的相应指标则接近或达到100%。我国煤炭工业目前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文化技术素质偏低。

根据中国的资源供给、煤炭产业现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和世界煤炭产业现状等条件,笔者认为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为契机,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比较优势,实行跨越式发展,创建后发优势,提高中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煤炭产品具有可延伸性,其深加工的产品链可以延伸很长,随之其附加值也逐渐增高。煤炭产业中不但要有煤炭深加工企业的存在,而且必须占到相当的比例,这样才能提高煤炭产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大量的事实证明:单纯的原煤开采经济效益不高几乎是普遍规律,只是各国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各国的煤炭企业,在接受国家补贴外,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以煤炭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提高后向关联度的煤炭综合开发道路。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后向关联度:

(1)延长产业链。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煤电路港、煤焦和煤化工等综合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公司,实施“煤炭—电力—焦炭—化工”的产业链式开发,有利于缩短煤炭行业与最终需求的距离,提升后向关联度。

(2)综合开发。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煤矸石,矸石山占用土地,堵塞河道,排放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和热辐射;煤炭生产中每年约50—60亿m3的煤层气逸于空气中。综合开发利用煤矸石、煤层气,不仅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增加与其他行业的后向联系。

(3)生产过程精细化。通过生产过程精细化、清洁化、系统化,不仅能提高采收率,改善煤炭行业脏、乱、危险的生产环境,防止土地塌陷、地面水和地下水径流改变、土地盐渍化和沙化,而且也扩大了其他行业部门对煤炭工业的投入。

(4)产品精致化。发展煤炭产品设计技术,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不同的产品。但同时不能简单满足用户需求,在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煤炭绿色包装技术、绿色储存技术的同时,应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引导用户使用内涵丰富、符合环保要求的煤炭产品。

煤炭产业发展模式应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煤—电”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该模式是用于劣质煤以及烟煤系列中挥发成分较高而黏结度较小的煤种。这种模式是以煤矿为基础,以煤炭的初级加工方式———洗煤厂为中心,以劣质煤以及中煤发电为最终阶段。在此模式下,洗煤厂、电厂、煤矿的地理位置应当相对集中,以减少短途运费;电厂所发电量应首先满足矿区生产生活之用,多于电量上网。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矿区用电,同时减少了对铁路运输的压力和依赖,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二是“煤、电、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该模式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电力铁路运输为辅的生产建设、多种经营同步发展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这种模式除了具有“煤电一体化”的优势之外,还把铁路运输纳入自己的经营范畴,消除了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避免了煤炭产业已运定产的被动局面,为产业内协调生产创造了条件。三是“煤、电、建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煤、电、建材”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将原煤入洗后,精煤出售,中煤、劣质煤发电;同时将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如煤矸石等和电厂燃烧的灰渣和粉煤灰用于建筑材料的生产。四是“煤、气、化”综合利用模式。该模式是沿着煤炭加工的技术链向煤炭洗选、气化、煤化工的纵深方向发展。从原煤开采、细选到炼焦、造气、煤化工、城市煤气输配、煤矸石发电等联合生产过程。五是“煤、电、路、港、航”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这种模式是世纪能源(煤、电)、交通(铁路、港口、航运)、金融、贸易为一体的产运销一条龙的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这一模式完全突破了我国能源生产的传统模式,不但能恢复煤炭产业被旧体制割裂的内在联系,还可以真正实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符合21世纪能源战略基地的规模要求,代表了能源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能够早日走向世界的“联合舰队”。

(作者系北京大学学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