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8月3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页岩气开发虽然前景广阔,但业内专家担心会出现企业开发积极性不高、产能发展缓慢的局面,最终重蹈煤层气开发的覆辙。“十一五”期间,我国规划煤层气年开采100亿立方米,而到去年煤层气产量也不过20亿立方米,远未达到规划中的年产量。

页岩气开发重蹈煤层气覆辙?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刘成昆

页岩气开发重蹈煤层气覆辙?

记者近日获悉,我国页岩气“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已经上报国务院。据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曾兴球介绍,“十二五”规划对页岩气产量并没有硬性要求,主要是为“十三五”商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中国页岩气资源情况尚不明确,目前对外公布的数据并未经过技术评价,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摸清页岩气家底,进行技术攻关,奠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对页岩气的开发主要放在技术攻关上。但业界也有传言认为到“十二五”末,我国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200亿立方米。

中海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告诉记者,页岩气商业开发成功的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页岩气开发主体基本上是中小企业,像雪佛龙、德士古等大企业作用有限。我国要尽早实现商业化开采,应该放宽准入限制,加大中小企业进入的力度。

重要补充气源

页岩气是藏于页岩层中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页岩气的形成和富集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往往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

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初步评价表明,我国页岩气资源量高达100万亿立方米,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倍,折合原油近1000亿吨,可采储量30万亿立方米左右。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规定,在“十二五”末,我国将天然气使用量由现在的4%提到8%,达到2600亿立方米,而到2015年,中国常规天然气生产量只能达到1700亿立方米,相比2600亿立方米的需求,缺口高达900亿立方米。而目前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三位,是填补天然气缺口最有效的能源形式。

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美国是商业化开采页岩气最成功的国家,过去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逐年增加,在2010年达到1000亿立方米。使其摆脱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并使国际天然气价格下降,我国与美国储量相当,页岩气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7月初,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副司长陈先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全国初步划了87万平方公里符合页岩气生成条件的页岩,其中没有石油、天然气登记矿权的新区有26万平方公里,完全可以新设矿权,鼓励商业型公司来进行勘察。

我国页岩气储量多以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等为主要分布地区。有丰富的储量,有迫切的需要,我国已开始重视页岩气的开发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在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会议上也指出,“十二五”是夯实页岩气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时期,重在为实现页岩气“十三五”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现在正处于摸清家底和发展开发科技的阶段。

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教授认为,我国天然气要摆脱对外依存,页岩气是很重要的补充气源。这个时间点也很重要,规划对能不能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很关键,规划的可操作性一定要强,如果太虚的话,开发时间就会很久。我国目前可用的资源不多,对外合作也要留有空间,个人比较倾向于把市场让出去,采取合作开发的形式,速度上可能会快一些。

煤层气之鉴

页岩气开发虽然前景广阔,但有业内专家担心会出现企业开发积极性不高,产能发展缓慢的局面,最终重蹈煤层气的覆辙。

“十一五”期间,我国规划煤层气年开采100亿立方米,而到去年我国煤层气产量也不过20亿立方米,没有达到规划中一年的产量。

中海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非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扼杀了行业活力,如严格的准入制度使得有开采积极性的企业无法进入,而掌握开采权的企业如中联煤、中石油等因煤层气开采成本较高,赢利前景不明朗而积极性不大。

以中联煤层气公司为例,陈卫东指出,我国借鉴中海油对外开放招商的成功经验,建立中联煤层气公司,赋予中联煤对外合作专营权。但因我国管道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无法到达消费终端等原因,中标的外企没有投资的积极性,煤层气规划几乎完全落空。因此,我国在开发页岩气上需要找到一条新路。

曾兴球说:“技术攻关是目前商业化开采的最大障碍,我担心‘十三五’都不一定能够商业化开采,目前我国还处于摸清家底的阶段,同时要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形成系列先进技术。同时要培育市场,完善气价,完善管网。拿出页岩气、天然气混输计价的解决方案。”(下转第二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