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看安徽
 

2011年8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肥高新区研制了世界第一台VCD、国内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药物、国内第一台“C”波段全相参移动式多普勒天气雷达等。高新区相继有1000多项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经过20年发展,合肥高新区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路。

合肥高新区争做国家十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吴明郝玲

合肥高新区争做国家十强

昌河公司汽车生产线

近日,全国驻皖媒体记者汇聚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见证其20年发展历程。

“二次创业”成效显著

经过20年发展,合肥高新区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公共安全、文化创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08年,合肥高新区荣获全国“国家火炬计划实施20周年先进管理单位”称号。现有各类企业3000多家,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34家,占全市的52.1%;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4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216家,占全省的70%。2010年全区R&D投入占GDP的比重为7%。

合肥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表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战略核心。”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2010年,合肥高新区完成了“十一五”计划预定的各项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其中,2010年,高新区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含合作区全部650亿元)、入库税收29亿元。与2005年相比,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入库税收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4.6%、43.5%、22.6%。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12位,已成为合肥经济圈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投资和工业企业发展上,最近5年,合肥高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0亿元,年平均增速接近40%;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23家,增加值超1亿元的企业达到22家,超过15家的规划目标;其中,增加值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4家,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同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持续推进,追求绿色发展。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14吨标准煤/万元,强化环境监管,实施新建项目污染物增量控制管理,重点排污企业达标率为10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均达到控制目标。2010年,合肥高新区在全省率先获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批准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

大项目引领产业集成

何处是中国高新企业,甚至家电、汽车配件、高端装备制造业等的投资洼地,每一名高新区人都能给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回答:合肥高新区。

“十一五”以来,高新区累计利用内资277.7亿元,年均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14.36亿美元,年均增长32.2%,实现进出口总额25.6亿美元,年均增长29.7%。区内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1家。重大项目和重大企业落户,高新区不遗余力进行帮扶。三洋机电产业园、格力、美的、大陆轮胎、赛维相继竣工投产。晶澳太阳能、长安微车、中建材玻璃等大项目加速建设。

2010年底,高新区2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06.9亿元,创高新区项目集中开工数量之最。产业链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安赛锂能、30万盏大功率LED路灯项目建成投产,国内最大太阳能电池盖板项目成功签约,以赛维为龙头的千亿元新能源产业链初步形成。安徽量子通信公司构建全球首个规模化全通型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动漫及服务外包企业增至305家,实现产值30.8亿元。在谈亿元以上项目80多个,总投资300亿元。

李兵向企业推介高新区时曾表示,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等政策高度叠加,这在高新区自身的发展历史上,机遇前所未有,纵向比较,国内也很少有区域面临如此显著的政策叠加优势。在政策机遇之下,高新区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企业入区可享受国家、省、市和高新区出台的投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各类优惠政策和服务。

争做国家级高新区十强

20周年,不经意间合肥高新区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高新区构想,到2015年,高新区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现代高新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在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具体而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达到12%;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占全市的17%;城镇化率达到85%;在全国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再前进2至3个名次,争取进入前10名。

为实现上述目标,合肥高新区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先行先试,科学发展;创新主导,功能提升;合作共建,共同发展;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四大原则,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的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