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川渝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川渝经济
 

2011年8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源:攀西经济重要增长极

古拥盐铁之利,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现有泸沽湖旅游胜景,更兼煤炭金属资源优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

古拥盐铁之利,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现有泸沽湖旅游胜景,更兼煤炭金属资源优势盐源:攀西经济重要增长极

建设中的盐源县工业集中区

金冠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房

盐源县区位图

凉山州州委书记翟占一(中)在盐源县调研

提起盐源县,就自然会让人想起被誉为“东方女儿国”的泸沽湖,这里被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旖旎的风光和奇特的摩梭走婚习俗让游客流连忘返。盐源“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览,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在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的盐源,现如今进行着变革性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发展县域经济的新路。

近年来,盐源县坚持“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实行产业惠民,将“工业强县”作为加快盐源发展的主导战略,做大做强产业链。2008年盐源发展势头强劲,在凉山州1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中人均GDP率先跃过万元大关。

盐源GDP总量从14.98亿元,连跳三级,达到49.71亿元,年均增长28.6%,增长速度连续5年位居凉山州前列;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也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分别从1.72亿元、0.89亿元达到7.07亿元、4.86亿元,年均增长达到32.7%和40.4%。

2010年盐源县GDP总量位居凉山州第五,增速位居全州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13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6亿元,增长30.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21亿元,增长10.1%。“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7.9%。三大产业结构由37.9:36.0:26.1优化为22.4:57.1:20.5,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历史性地超过了50%。

产业惠民打造西南苹果第一镇

盐源县境内气候适宜,光热条件得天独厚,拥有可耕地上百万亩、天然草场340万亩,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绿色苹果生产基地。盐源苹果因其皮薄肉嫩,口感香甜脆,绿色、无污染,一直以来俏销东南亚。

其中,卫城镇因为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成为目前盐源苹果主要生产基地。2010年全镇苹果产量1.4亿斤,被冠以“西南苹果第一镇”。素有“西南苹果在盐源,盐源苹果在卫城”的说法。

为了降低苹果种植户的风险,大堰沟村民自发成立了专门的苹果产业合作社,统一修剪、灌溉、施肥。过硬的苹果生产管理技术、高规格的规模产业化优质苹果生产模式、高信誉的营销体系,使得大堰沟村生产的苹果成为外地客商的抢手货。“现在,随便拉一车苹果去卖就能收入几万元。这些都是政府倡导要把农业产品当做商品来经营,提升农产品品质,创造品牌的结果。”大堰沟村九组组长李华友喜上眉梢,去年他仅苹果种植就收入近20万元,目前正在修建造价30万元左右的小楼房。

县委、县政府“龙头引进、基地支撑、科技推动、品牌带动”的农业产业战略的实施,国家级优质苹果示范区的打造,盐源苹果优质苹果系列标准的制定,四川省基地强县的创建,使得盐源苹果成功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注册了证明商标,盐源苹果的市场知名度和份额得到迅速提升。现如今,盐源苹果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成为优质苹果的象征。

渐渐富裕起来的村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档次,希望改善居住环境。大堰沟村正在修建的生态田园民居群落,是村民在富裕以后自发进行的新村建设。卫城镇党委书记介绍说,这批新房都是由政府统一标准、统一规划,老百姓自愿参与、自筹资金、自主管理建设的,修建好以后这里会是盐源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这几年,盐源县委、县政府在大堰沟村实施农业产业示范推广,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发组织等途径,引进日光温室大棚蔬菜、巨星海椒、果园生态鸡等农业产业项目。除了支柱产业苹果的获益颇丰外,大堰沟村的村民在这几个项目上的收入也是年年攀升。

盐源招商局负责人说,今后大堰沟村将以优质苹果产业为支撑,结合生态鱼塘发展新型立体农业,将盐源的特色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下去。

2010年盐源苹果种植已经达到21.4万亩,去年盐源苹果种植面积新增加1.28万亩,全年苹果产量达到5.6亿斤,实现产值2.58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依靠当地资源就地取材,盐源宝清果业是凉山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生产果蔬浓缩果汁、苹果脆片、高蛋白果渣饲料为主。近年来,为了满足盐源苹果产业发展的需求,又先后投资了2亿元对浓缩果汁生产线、废水处理等设施进行技改,目前该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已从初期的5000吨提高到2万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果农卖果难的问题,促进了盐源县苹果种植的大力发展。目前企业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宝清浓缩果汁”荣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宝清果业只是盐源农业产业化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缩影。在润盐特色农产品加工园,记者还看到韩国事凯易辣椒深加工、上海圣元花椒生物药深加工、重庆树上鲜花椒深加工等项目均已投产。

以商招商与知名企业进行项目对接

盐源,自古就以盐铁之利而闻名,在全县接近8400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蕴藏着盐、铁、煤、金等41种矿产资源。其中初步探明的煤储量6.5亿吨、铁矿石储量7000万吨、岩盐储量31.8亿吨、硅矿储量4.4亿吨,且分布相对集中。被誉为“金盆聚宝”之地,有着“有土皆金”的美誉。

盐源人深知资源即资本,资源是生命线。在盐源“工业强县”战略的部署中,首先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准备。2006—2010年,盐源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视为经济工作的起跑线和生命线,紧紧抓住“成—凉”、“凉—攀”合作机遇,遵循紧盯500强、紧盯上市公司、紧盯发达地区,优势资源优先开发、优势企业优先引进、优势项目优先上马的工作思路,“走出去,引进来”,主要领导带头上阵,主动出击,走南闯北,远赴成都、重庆、江苏、浙江、海南、上海等地,积极与2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项目对接。

眼下正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招商引资、承接转移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时期。为此,盐源县注重内引外联,通过加大协调力度,融合企业和周边群众的感情,营造平安祥和的投资环境、发展环境,把盐源打造成吸引投资的“洼地”,形成了“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联动效应。

盐源县更是通过以润盐工业集中区建设为着力点,采取“一区多园、一区多点”的原则,分步分期实施,高标准、高水平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纵深产业的平台。

四川省金冠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是盐源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浙江永康电器有限公司收购重组盐源县水泥厂成立的水泥生产企业。原来的企业年生产能力不足4万吨,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属于关闭淘汰型企业。2007年7月浙江永康电器投资3.5亿元,对原生产线进行技改扩能,建成了年产100万吨的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该生产工艺采用国家鼓励支持投资建设的新型干法窑外预热分解水泥熟料生产技术,选用低热耗窑型,综合利用余热、节电工艺设备等。计划整个项目满负荷投产后,年生产熟料77.5万吨、年生产水泥106万吨,产值4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约1.6亿元,税收4000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项目建成试生产到2010年正式投产,金冠水泥厂生产水泥熟料40.21万吨、生产水泥36.1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82亿元,销售收入1.75亿元。

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决定在盐源投资就是看中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周边大型水电项目众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更有良好的政策和服务。主管生产的总工程师告诉记者,2011年金冠水泥厂预计产值可达到3亿元。

通过以商招商,金冠水泥又带来了兴洋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浙商投资所建的年产30万吨还原铁、30万吨变速箱体及90万台斜段锯配件体的综合性加工制造企业。项目计划分两期投资完成,投资总额达到9亿多元,目前已在矿山开采、机器设备方面投入了6亿多元资金。该企业的建成填补了盐源无加工制造业的空白。2010年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当年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0.45亿元、工业增加值0.36亿元、销售收入153万元,上缴税收214万元。

2010年投入试生产的还原铁项目已经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兴洋实业有限公司副总李世祥告诉记者,盐源有富集的铁矿石、煤炭资源,还有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还原铁是国家提倡、鼓励发展的产业,未来产品的销售前景应该不错。

西钢精煤是盐源县最大的煤炭企业。2010年底原煤产量47.37万吨,相比2005年全县16万吨的煤炭产量增加了196.06%,实现工业总产值2亿元、工业增加值1.16亿元,创造利润993万元,上缴税收1712万元,对拉动盐源县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司董事长陈立民说,预计2015年实现煤炭年产量120万吨,届时企业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2亿元,成为凉山州第一大煤炭生产企业。公司下一步还计划将产业链逐步延伸,目前预计投资17亿元,30万千瓦的坑口电站项目正在调研准备立项。

2006—2010年,盐源累计引入州外资金55.36亿元,是“十五”规划期间的8倍。仅2010年盐源全年招商引资协议资金就达115亿元,到位资金达25.24亿元,占州下达任务的148.46%。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引进、试生产、投产成功,只是一个起点。盐源的明确思路是从起点出发,走产业延伸之路,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在盐源的投资宣传册上,工、农、牧、林以及旅游开发、城镇建设,规划有30多个投资项目,这些项目涉及盐源资源深入开发的各个方面。

目前盐源已先后与川威集团、德胜集团、恒鼎集团、龙蟒集团、鑫顺公司、天威集团、福建联邦公司、广东正元实业、成都新繁公司、江苏悦达等40余家企业洽谈合作开发矿冶、建材、煤焦化、盐化工、食品、物流中心等40多个项目。

截至2010年,盐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3.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1户增加到3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7.3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5.76亿元;实现利润7.42亿元,相比2005年的1.7亿元增长了336.47%。工业企业的入驻,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的陆续入驻,对建设盐源的经济脊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管理让园区企业轻装上阵

在润盐工业集中区内,保障企业的发展是核心所在。

盐源县经信局宋登国主任介绍说,盐源县探索建立了一套独具盐源特色的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规格设计,加快完善园区功能和配套设施,尽力保障企业生产所需的煤、电、油、运、资金等重要生产要素,提高园区项目承载力、配套服务能力和聚集带动能力,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让园区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

此外,盐源县还建立了领导干部、职能部门联系企业制度,严格企业经济目标考核责任机制,强化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工业发展目标。

截至2010年底,已有金冠水泥厂、兴洋有限责任公司、韩国事凯易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宝清实业、五指山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伯特利煤焦化厂、玉峰果汁厂等15户企业入驻润盐工业集中发展区。

2010年整个园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4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1.3%;工业增加值完成2.6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的7.44%;实现利润0.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4%,园区效益得到初步显现。

盐源水能资源富足,中小河流理论蕴藏量151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在51万千瓦以上,在建的锦屏一二级电站、官地电站均在盐源县与邻县境内。

在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盐源已经成功引进了中水集团、绿江水电、西昌电力、大桥水电等优势企业开发县域内装机40多万千瓦、总投资38亿元的卧罗桥电站、永宁河电站、宁蒗河电站、藤桥河电站等25座中小水电站。

2011年的盐源政府工作报告中,交通、水利建设俨然列为县里的工作重点,成为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率先突破的瓶颈。

盐源县发改局杨主任告诉记者,水电和路是目前盐源发展需要突破的首要因素。

已经列入西南五省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的龙塘水库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里的缺水问题,这将会为盐源的发展带来很大改变。

而西昌至泸沽湖高速公路建设已列入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这条高速公路的修通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盐源出境主通道通达状况,而且对于盐源打造大香格里拉地区休闲旅游度假地、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意义重大,被誉为盐源的“第二次大解放”。此外,正在加快推进的盐米路改扩建工程、泸亚路、盐宁路等出境公路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盐源和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路畅通了,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外界,盐源未来会赢得更大更好的发展机遇。”

盐源提出坚持“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坚持“一手抓坝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山区跨越发展,统筹开发‘两区两线’”的发展布局,突出优势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四大重点,倾力打造凉山西部经济高地、川西南经济强县、川滇结合部重要增长极、大香格里拉地区休闲度假旅游最佳前进基地和目的地,争取进入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在5年间实现“一年跨两步,五年四翻番”奋斗目标,即每年GDP净增1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净增1亿元以上;“五年四翻番”,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力争达到150亿元以上,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突破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60亿元。

今后盐源仍坚持以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以工业发展为主导,推动社会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将盐源打造成全州新型工业化示范县。到2015年,矿冶、水电、建材、农产品、煤焦化五大工业支柱产业产值将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户。

一些分量十足的项目已在盐源落地生根:投资1.8亿元、年产50万吨纳米级重晶石深加工项目;投资4.5亿元的桃子马角石铜矿开发项目;投资1.1亿元、年产15万吨硅微粉和新建2×12500千伏安电热炉生产线。同时盐源还优化储备了100万吨铁矿石洗选、120万吨金属球团、煤业整合及80万吨煤焦化以及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

盐源正成为凉山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