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专题
 

2011年8月1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为一个“地上无山可靠、地下无矿可挖”的传统农业县,何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汤阴县县委书记李若鹏告诉笔者:加快科学发展,关键是要把中央和省委有关的政策要求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多在统筹上下功夫,探索创新工作机制,集聚发展要素,提升经济“虹吸”能力,努力打造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区域经济新高地。

汤阴:在机遇中寻求经济转型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张志勇于国安

汤阴:在机遇中寻求经济转型

全县已形成食品医药、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五大支柱产业

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阳(汤阴)健丰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饼干生产线

汤阴新貌

汤阴,一个面积646平方公里、人口46万的豫北小县,交出了这样一份令人惊叹的发展成绩单: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0.3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44元,同比分别增长16%、25.3%、39.5%和15.8%。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至6月份,该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7%、47.4%和24.1%。

农业产业化:“破茧成蝶”

“我现在是连人带地一块‘租’给农林园了,俺两口子一年光工钱能挣2万块钱,再加上租地的7000多,每年收入近3万块钱呢。”在汤阴县昔日人穷地薄的五里岗上,正忙着为果树浇水的农民李印平高兴地给笔者算起了收入账。

返租李印平责任田的是汤阴县琵琶寺万亩生态农林园,目前该农林园已流转农民土地6900亩,种植核桃、香椿、栗子等各类果木17万棵。过去的荒岗秃岭摇身一变成了四季飘香的“花果山”,也带动当地300多名农民变成了家门口就业的“上班族”。

这是汤阴县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改革引领区为契机,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集聚区、高效农业示范区、食用菌蔬菜林果产业集聚区、畜禽养殖业集聚区、汤河观光农业区、琵琶寺生态农业区等六大园区。以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为龙头,以其他园区为基地,通过实施一区带五区,五区促一区,六区互动,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三大突破。

县里成立了土地流转办公室,全县十个乡(镇)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实现了规模经营。2010年全县流转土地10.198万亩,新建食用菌蔬菜高效农业园40个、林果百亩示范园19个、千亩示范园3个、万亩生态农业区1个、万头猪场13座、千头肉牛场11座、30万只规模肉鸡场34座。

该县围绕益海嘉里、华龙今麦郎等食品产业集群,狠抓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建成了55万亩优质强筋小麦基地、50万亩高产玉米基地、1.5亿袋食用菌生产基地、4100万只肉鸡生产基地、15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先后有124项新技术、216个新品种在全县推广应用,并有1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基地认定,20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4个农产品获得绿色A级食品认定。

目前,该县形成了小麦、玉米、鸡肉、食用菌、生猪、蔬菜、中药材、肉(奶)牛8条农产品加工链条,带动全县及周边10万余农户增收5.02亿元,人均增收1320元,实现利益共享,农业产业化对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28%。同时,全县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506家,涵盖粮食、棉花、菌菜、林果、畜禽、农机等多个领域,合作社成员年户均纯收入2.6万元。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驱车在河南省汤阴县产业集聚区行驶,映入眼帘的是工业生产红红火火、在建项目繁忙施工的景象,展示着该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年产40亿套绿色照明产品的斌翔节能科技园、年产饲用植物蛋白52万吨的阳光油脂食用油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施工建设紧锣密鼓,日产2400吨面粉的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粮油、年产4.5亿袋大输液产品的科伦药业等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如火如荼。目前该集聚区共有在建重点项目51个,投资总额6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70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一大批“名品”、“名牌”、“名企”的落户,推动该县形成了食品工业、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钢铁加工、纺织服装、工程塑料等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该县围绕“农”字,依靠“工”字,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把食品产业从田间一直做到餐桌上,实现了农产品大幅增值。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全县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到120万吨,不仅全县生产的粮食全部用于深加工,实现原粮就地转化增值3—10倍,而且每年可消化周边县市100万吨粮食。

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经济提速发展、环境优化先行”的发展理念,投资12.7亿元,在产业集聚区开工建设了总长88.3公里的24条道路、6座桥梁、2.5公里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工程。集聚区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6.7平方公里,迅速扩大为9.2平方公里。该县还坚持用硬措施打造软环境,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干部分包重大项目责任制、县直部门帮扶重点项目责任制和全程服务代办制,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目前,已有130余家企业落户汤阴,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

城市建设:大手笔运作

汤阴县向阳路道路改造施工现场,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不停开挖,运输车辆往返穿梭,轧路机发出阵阵轰鸣,建设工人正忙着铺设路沿、整理路基,一派繁忙景象。“一定要保证按时竣工通车,让市民出行更方便。”这是我们听到的施工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投入力度大。去年以来,该县以打通中华路为总开关,实施了人和路、文王路等24条道路,光明桥、御路桥等6座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88.3公里,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7亿元。随着这些道路框架的筑成,该县城区北部外延已经接近县界,城市规模扩展为原来老城区的1.5倍。

管理体制新。该县在新城区规划了学校、医院、商场、住宅小区等城市公共设施。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为招商企业铺设11.8公里的专用管道。城市保洁、绿化管理工作也转入市场化运作,他们通过招标,确定了保洁公司进行总承包,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他们还在经营城市方面有所突破,冠名权、广告权等的拍卖,也为城市建设筹集了资金,实现了良性互动。

如今,在汤阴县城区,纵横交错的路网阡陌连片,正在建设中的企业厂房、居民小区星罗棋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大手笔运作,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虹吸”了周边城市的集聚发展要素,先后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汤阴。

作风建设:强化服务

汤阴县将2010年作为作风建设年,在全县大力倡导解放思想、调查研究、艰苦创业、勇于负责、求真务实等五种良好风气,深入开展了“全县围绕发展转、机关围绕基层转、干部围绕群众转,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进对工作的热情”的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助推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去年10月份,该县在县电视台《汤阴新闻》中开办了《“一把手”公开承诺活动》栏目,组织40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走上荧屏,公开承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实施限时办结制度等工作改进措施,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着力提升工作效能。

该县积极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全县2307名机关干部定向联系10个乡镇298个行政村,走访群众6700余人,结成帮扶对子2469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320余件。该县还组织县乡村三级广泛开展了“我为项目建设做贡献”、“建功发展第一线”等主题活动,认真落实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制度,在全县上下营造了班子围着项目转、干部盯着项目干的浓厚氛围,切实强化服务意识。

该县在县乡村三级深入推行“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务,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对涉及民生的服务项目,统一实行“一门受理、窗口办结”,全面搭建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去年10月25日傍晚,该县五陵镇西小章村农民小李火急火燎地跑进了县便民中心大厅,要求办理临时身份证。当他听说工作人员已经下班,急得差点哭了。了解到他已将晚上外出的火车票买好,没有身份证,可能会失去辛辛苦苦找到的工作这一情况后,公安民警10分钟内就打的赶到了服务中心,给小李办了临时身份证,并把他送到了火车站。

组织建设:先进效应

“过去从俺村到县城得绕路走,一趟要用个把小时,现在公路修好了,骑电动车20分钟就到了。”走在新修好的滨河公路上,汤阴县韩庄乡娄湾村农民李晓玲高兴地说。

近年来,汤阴县坚持把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强基固本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把发展县域经济、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大培训”等活动,着力打牢执政基础,带动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不断加强,在创新中有所突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为庆祝建党90周年,进一步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凭实干创先、靠实绩争优,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制,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了“党员亮身份”、“我为项目建设做贡献”等主题活动,广大党员干部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解决经济发展的重点焦点问题入手,将承诺落实在具体措施、具体行动和具体成效上,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好评。据统计,目前该县已兑现承诺3670余项,办实事好事16500余件。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砥砺发展士气,该县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评选“十强红旗村党支部书记、十佳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和“岳乡‘三平’模范人物”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创先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先进群体的典型事迹,有效激发了全县上下学习先进、干事创业的发展激情。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推行“5+2”(5个工作日加上2个休息日)、“白+黑”(白天加上晚上)工作机制,在平凡岗位上创先进,在实际工作中争一流,不断谋求发展。

针对个别农村党支部出现的领导班子思想不解放、农村经济不发展等基层组织建设“短板”,汤阴县把选好配强支部书记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关键,采取机关下派、约请任职、村企兼职等形式,真正把“政治靠得住、群众信得过、经济有实力、工作有方法”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支部书记队伍,促进农村后进支部转化升级。该县菜园镇东街村原支部班子思想僵化,各项工作停滞不前,群众意见很大。今年2月,镇党委成功对该村进行了支部改选。新上任的支部班子多方凑资50余万元,新修道路1600余米,新建排水沟1500余米;带动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30余万袋,无公害蔬菜种植600亩,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支部的作用。

汤阴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未来五年以“魅力汤阴、活力汤阴、幸福汤阴、和谐汤阴”为总目标,建设“秀美宜居、富裕文明、崇文厚德”新汤阴的发展战略。目前,46万汤阴人正以更加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创造汤阴的美好明天做着不懈努力。

概况

巍巍太行东麓,古老的汤河带着远古的精魂自西向东日日夜夜流淌不息,就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汤河也以它甘美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千年古县”———汤阴。

汤阴区位优越,东临卫水,西依太行,南望中原,北靠商都。全县总面积646平方公里,辖5乡5镇,298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

汤阴历史悠久,汉高祖二年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殷商末年,西伯姬昌被囚羑里,推演八卦,完成了中华群经之首《周易》。两宋时期,岳母刺字和岳飞戎马沙场、精忠报国的壮烈人生留下一段传颂佳话。另外,在《诗经·邶风》中讲述的发生过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邶城村;在忠君典范稽侍中以身护驾、血溅帝衣的浣衣村;在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卜子夏、段干木设馆授徒的西河村,无不浓重地透射出千年古县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汤阴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客运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连接南北,汤台铁路、汤鹤铁路和302省道横贯东西,形成了纵横交织的运输网络。特别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此建立万吨级货运中枢站,使汤阴的豫北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成为新一轮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区和产品扩散地。

荣誉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百强县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县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县河南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本版图片均由黄兰芳、任曙光、王静摄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