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流通体制患了“肠梗阻”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
蔬菜流通体制患了“肠梗阻”
食品依然是推动CPI上升的主要动力。7月份食品价格继续上升,涨幅从6月份的14.4%上升到14.8%。食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了居民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热点之一是鲜活农产品终端价格的上涨原因,焦点集中在流通环节;另一个则是鲜活农产品终端价格上涨是否惠及了农民。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90%左右都要通过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李圣军说,在现实制度约束和蔬菜生产经营现状的影响下,我国蔬菜流通环节较多。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蔬菜流通链条包括产地收购商或代购点通过产地经纪人收购,由运输商运到销地或中转地后,在一级批发市场批发给二级批发商或零售商、超市,然后由超市或农贸市场零售商零售给消费者。在整个流通链条中,还存在代销、代购、配送甚至是三级批发商等环节。
与生产环节相比,流通环节专用性资产投入较少,随时可以通过退出的方式保持自身获得合理利润。李圣军认为,虽然每个环节都不一定获取垄断利润,但在众多环节层层加价下,蔬菜从田间地头流通到餐桌,尤其是流通中的“最后一公里”,涨价幅度可超过10倍。
据了解,为了保障鲜活农产品终端价格的稳定,提高农民销售鲜活农产品的价格,商务部、农业部在开展了农超对接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加大推动力度,提出争取“十二五”期间大中型城市生鲜农产品经超市销量比重翻一番,达到30%。
那么在扩大农超对接规模的同时,能否实现降终端价、提销售价的目标呢?李圣军分析说,根据政策界定,“农超对接”是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推进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
但是以目前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实现农超对接还存在困难。李圣军说,政策制定者开展农超对接的目标是通过降低流通成本,压低鲜活农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提高农民出售鲜活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让农民和消费者受益,达到“压缩成本、两头受益”的目标。
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初衷是好的,但“两头受益”真能实现吗?
李圣军认为,实现存在两个困境,一个是超市降价的动力不足,另一个是合作社提价的能力不足。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农超对接目前的制度设计使“强者更强,弱者稍强”,进一步强化了超市的主导地位,捎带着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由于价格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目前的制度设计显然无法真正惠及消费者和农民,农超对接通过压缩流通成本而产生的潜在超额利润,大部分被超市获得,合作社或农民获得的份额有限,消费者更是难以获得收益。因此,实现“两头受益”的目标,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制度设计。农超对接联结生产与消费,直接涉及农民的生产收入和城市居民的消费福利。鉴于城市低收入群体大多在集贸市场购买鲜活农产品,很少去超市购买,“农超对接”降低了10%—15%的流通成本,在实现“两头受益”的同时,在分配时应侧重向农民倾斜。为此,必须完善目前农超对接的制度设计方式,一方面,提高合作社的价格谈判能力,真正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农民销售价格;另一方面,增强超市之间的竞争程度,迫使超市降低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