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8月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借贷会继续扩张

专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敏/文

专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民间借贷会继续扩张

赵晓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在银根紧缩的环境下,投资方面保持较快的增速,民间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乃至超过国企。

“庞大的民间资本‘遭遇’不断高企的CPI,每时每刻的财富缩水让富豪急需寻找资金出口;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饱受资金之渴,可行的资金来源便是高利贷。”8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投资结构性转变明显

《中国企业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在投资方面,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保持较快的增速。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较快,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元,增长36.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2.1%。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40991亿元,同比增长21.6%。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1.75。这组数据跟您的预期是否相符?

赵晓:表面来看,全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25%。但把数据拆分来看,结构性的转变将凸显。

投资的区域分析而言,一线城市的增速明显低于二、三线城市的增速,主要由于一线城市限购、限贷、限外等一系列的政策把相当一部分的购买力挤到了二、三线城市。有市场才会有持续的投资,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变化。

由于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上涨速度加快,按照中央调控的惯性思维,未来两个月之内很可能把部分二、三线城市纳入限购范围。

上半年住宅投资18641亿元,同比增长36.1%,相当一部分增长得益于保障房建设投资的拉动,未来从“商品房”单轨制向“商品房+保障房”双轨制转变将成为大的趋势。上半年1000万套的任务远没有完成50%,所以下半年保障房建设投资的力度势必加大。

就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而言,上半年房企资金来源40991亿元,同比增长21.6%。但从资金来源的结构分析,银行资金占比明显下降,主要由于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与之相反,企业自筹资金增长幅度较大,所谓的企业自筹资金,很大一部分就是民间资本,甚至就是高利贷。

2011年已经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如果加上去年的调整,一共上调了12次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如此频繁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在世界金融史上都是罕见的。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全球次贷危机而启动的“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其中90%以上都被国有企业拿走,民营经济连钱的味道都没闻到。

由于过去钱发多了,现在又启动紧缩的货币政策,而紧缩的对象是银行的钱,银行缺钱首先选择的是不给中小企业贷款。换言之,货币政策紧缩实际上是把民营经济的钱紧缩了。“一来一往”,许多民营企业被干掉了。

《中国企业报》:在国家连续出台货币紧缩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下,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您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晓:在国家连续出台货币紧缩和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地产投资仍保持快速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全国城市化进程。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约为49.68%,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而同水平的人均GDP的其他国家城市化率为60%左右,中国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二、三线城市的刚需型购房者以及改善型购房者仍是主力。

此外,全国下半年的商品房供给面积较大,不排除大供应量“巧遇”政策打压的可能,信贷政策持续紧缩可能使中小型房企面临洗牌。就房价而言,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房价还将经历一轮上扬的波段,一线城市的房价更多的是横盘或者是微涨。

价格基本会在一定的区间内运行,中央严格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度决定了房价的上限,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决定了房价的下限。

庞大民间资本遭遇CPI高企

《中国企业报》:在国家紧缩银根的政策环境下,上半年民间投资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甚至超过了国企,您认为这是为什么?

赵晓:一方面,如此庞大的民间资本“遭遇”不断高企的CPI,每时每刻的财富缩水让这些富豪急需寻找资金出口;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饱受“资金之渴”,银行将其拒之门外。对于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唯一可行的资金来源便是高利贷。温州有36万家中小企业,能从金融机构弄到钱的不到10%。温州典当行的年利率一般为30%多、寄售行一般是50%、投资公司是72%。(下转第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