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人物
 

2011年7月2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执着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记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七号线00、08标项目部项目经理张爱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耿标/文

执着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记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七号线00、08标项目部项目经理张爱军

项目经理张爱军(左二)向集团董事长(左三)汇报工程情况

张爱军,男,1969年10月生于河北唐山。1997年4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及隧道工程专业,同年6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7月分配到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

张爱军现任公司总工、北京地铁七号线00标项目经理等职。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先后参加国道205线博莱公路第三合同段樵岭前大桥、深圳地铁11标、北京地铁2标、汝郴高速公路、北京地铁7号线00、08标等集团公司和公司重点工程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摔打磨炼,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而且通过现场管理和在组织投标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及时提炼精化、总结经验,能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不断创新。对待工作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对遇到的疑难问题能独辟蹊径,见解独到,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够圆满地组织、完成复杂技术和管理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工程组织和管理的中坚力量。

张爱军1997年7月至2000年3月,在博莱公路樵岭前大桥第三分部任技术主管,工作中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和确保工程质量,参与了液压滑模及轻型三角形挂篮的设计工作,并组织实施45米φ1800人工挖孔桩、62m双薄臂墩滑模施工、30m双薄臂墩翻模施工、桥梁悬臂灌注及悬灌冬季施工技术工作,参与桥梁线型控制工作;自行设计不等高塔吊基础、直线段腕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直线段模板及合拢段悬吊支撑体系。由于工期需要,悬灌施工已到冬季施工,使本来技术含量就很高的施工又增加了复杂性。经过一系列方案的付诸实施,在施工中创造了悬灌一节段用时72小时的最快施工记录,该工程被评为“山东优质工程”。

张爱军在2000年12月任深圳地铁11标项目经理,该工程以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及富水砂层的暗挖隧道为施工难点。钻孔咬合桩是一项新技术,具有精度高、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止水效果好等优点,施工中虽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但依然遇到钢筋笼上浮、下沉等新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试验和攻关,按期胜利完成522根咬合桩施工。软弱地质的隧道施工本身难度大,再加上处于富水砂层之中,施工犹如雪上加霜,困难重叠,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洞内深孔注浆、地表旋喷、地表化学注浆、注浆止水帷幕、搅拌桩止水帷幕、系统降水等,最终胜利通过了680m的富水砂层,按期完成隧道贯通的阶段性工期。在此期间组织参与完成地铁重叠隧道、临近建筑物的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和富水砂层止水帷幕的科研攻关项目。深圳地铁两标段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文明工地》和《安全质量标准工地》。

在科技创新的攻关小组成立后,张爱军反复研究,探勘地质,从而寻求最佳施工方案和风险预案。经过查阅大量参考资料,迅速达成共识。尽管在车站结构复杂、工期紧迫、单项、分项工程多,工序转换频繁、施工难度大的情况下而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案是很难保证各种管线和施工安全的。针对地质结构主要以砂卵石、细粗砂、黏土为主的地质结构,积极带领“QC”小组成员进行《砂卵石地层超前支护施工质量》攻关研讨。经过多次反复研讨论证,该研讨项目最终获得了中国建筑业工程协会《全国工程建设质量优秀小组》奖称号。由于在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标的一炮打响,先后又中标了北京地铁十号线七标、首都机场交通扩建工程、机场道面工程、南水北调北京段8标,共计10个亿的施工项目。在工作中做到了审时度势,超前运作,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昼夜突击,顽强拼搏,先后战胜了主材涨价、地质复杂等困难,月月刷新施工生产新记录,满足业主对质量、工期、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的期望和要求,该单位也成为地铁十号线的“标杆队伍”。张爱军现任北京地铁七号线00、08标项目经理。在项目各项工作中,能够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实际行动为职工树立榜样,以扎实业绩诚信履约。最近被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评为“优秀项目经理”。

张爱军在工作中善于积累和总结施工经验,先后在省部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岩溶地区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液压滑动模板在双薄壁高墩施工中的应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和桩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方法》、《试论建立完整防水体系强化深圳地铁施工管理》等论文,并撰写了《(钢筋)混凝土钻孔咬合桩施工工法》和《地铁暗挖车站“PBA”洞桩法施工工法》。

张爱军在建筑市场和社会效益上为企业取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给企业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的支柱和栋梁。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