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天津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天津报道
 

2011年7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3年内,天津水清河碧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侯金梅/文

3年内,天津水清河碧

人人都喜欢“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它不仅带给我们美好的生存环境,更让我们身心愉悦。从日前启动的2011年津沽环保行活动中了解到,天津已经启动新一轮3年清水工程。即用三年时间,对中心城区、滨海新区、环城四区和两区三县建成区河道进行清淤治理,消除黑臭,实现水清。

通盲肠 断污流 重点河道水清清

因为天津缺水,过去河道中流淌的都是又黑又臭的污水。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天津从2000年开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治理河道,对津河、卫津河等市区重点景观河道进行清淤。一转眼,已过去了10年,由于很多二级河道在汛期还要承担雨水调蓄和排沥功能。再加上这十年间,未对河道进行整治,如今很多河内淤泥严重,河坡或已破损,或因为当初根本没有进行护砌,杂草丛生。改造前的双峰桥—八里台桥之间的卫津河北段1.7公里范围内,因为水体无法自然流动,被称为盲肠,不管什么时候从那里经过都是臭气熏天;而在护仓河龙凤桥—大直沽泵站沿线,也存在多处污水直排现象,河道淤泥富积,水体黑臭,水质恶化,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大。此次清淤工程就是通过打坝、调水、清淤和补水,最终实现河道水清的目的。

尤为治本的是,上一次河道治理后,天津二级河道基本实现了每隔7天与海河水循环一次,这次通过建设泵站,将海河水直接引入二级河道内,一般2—3天就可以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流入海河,让死水真正变成活水。

据了解,按照天津新三年清水工程目标,天津将用一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的水环境治理;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环城四区河道治理;用三年时间完成两区三县建成区的河道治理,全部实现消除黑臭,实现水清。仅为实现今年目标,天津就将综合治理河道33条,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新建污水处理厂13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日,配套建设管网397公里。

富营养 微水华 生态修复保水库

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天津有着繁复的水系,但是因为含盐量特别大,这些地表水都不能用于工业更不能直接饮用,因此天津也是一个非常缺水的城市。目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16、世界的1/50。上世纪70年代,国家启动引滦工程,1983年,引滦水道开始向天津送水,至今,已输送201.6亿立方米滦河水,这条水道也成了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游来水综合营养指数已经接近轻度富营养水平。承担储存滦河水重任的于桥水库总体水质已为ⅴ类,水库综合营养指数接近轻度富营养水平。特别是2008—2009年的个别月份,在水库北岸浅水区和几个入库口的局部地区已经发生轻微水华,表明水库已呈现富营养化症状。专家分析,导致水体处于较高富营养化水平的原因,一是外源性氮、磷污染,二是水库内部营养盐的释放。此外,水库周边污染呈现上升趋势,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护水源地,2010年天津市启动刘相营示范项目建设,任务包括库区生态修复、库周村落环境整治和小流域沟道治理等,主要是采用生物、物理等措施,削减水库营养盐负荷,促进水库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恢复;湖滨带生态保护工程修建防护林和芦苇湿地,以防止库周污水污物侵入库内,保护库区生态系统。现在已经进入夏季,但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治理后,预计今年库区水草和水藻数量将下降,水质富营养状况将得到改善。据悉,目前,于桥水库的监测项目共22项,包括总硬度、溶解氧、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数等,以确保市民的饮水安全。

泥变土 再利用 生态城治污出专利

中新生态城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未来它将建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它也将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的平台,因此必须能实行、能推广、能复制,成为中国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为了凸显生态城建设的示范意义,国家领导人在生态城选址时就明确要求要选址在自然条件恶劣,不占用耕地的地区。因此,在中新生态城30km2规划面积内,原始自然现状条件非常恶劣,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区域内水体及底泥普遍受到污染无法被直接利用。特别是生态城内的污水库,多年来承接化工废水,废水中所含重金属和难降解的有机物对库底底泥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不仅使库区内底泥和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更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构成重大隐患。

但是按照生态城指标体系和总体规划要求,生态城区域景观水体在2020年前要达到地表水四类水体标准,同时,要将治理后的污水库即清净湖与比邻的蓟运河故道、蓟运河进行联通,构成生态城重要的河道水系和生态景观带。因此,彻底根治污水库污染底泥和污水,遏制污染造成的生态退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排除区域内环境安全隐患,并重建高质量生态与生活环境,成为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污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生态城确定污水治理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物化处理的技术路线,即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营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底泥治理采用原位干法治理和湿法治理相结合的路线,其中对于100万立方米的轻度污染的底泥经处理后直接资源化利用,为生态城道理建设提供路基用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有效减少外调土源;对于中重度污染底泥经处理后在现状污水库西侧造岛利用,对于重度污染底泥经处理后外运进行安全处置,实现污染底泥的最大化利用。目前,生态城已将这一整套新型污染湖库底泥资源化处置利用技术方案,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按照生态城总体规划要求,治理后的污水库将用于旅游景观开发,在原有基础上,建设占地1.3平方公里的清净湖,并在周边建设多个人工岛,用于建设会展、商业、住宅项目。构成生态城内具有生态特色的绿色核心。

我们可以想象,在未来的生态城,洁净的水将是这里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