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3版:新广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3版            新广东
 

2011年7月2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利益诉求与重组博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水生木/文

利益诉求与重组博弈

国企的命运,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经过改革洗礼后的国企,现在俨然已成为世人眼中的香饽饽。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市场竞争、经商潮下海潮的冲击,再加上国企改革,大量中小国企破产,员工下岗分流,在国企工作被认为是最没前途的职业。然而,在经过了一系列阵痛之后,人们再度发现国企的魅力,大多处于行业垄断地位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稳定的收入和福利,再加上在过剩经济格局下,完全竞争行业里的残酷性,使人们再度发现,现在能在国企工作,几乎与政府公务员一样,是件令人艳羡不已的事。如此转变,主要是因为现在国企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及与之相关的利益诉求开始上升(所以才会出现某些行业的企业能够与政府部门叫板的情形),而国企经营者虽然已经不再是十足的内部控制人,但也开始获得剩余索取权,比如长期股权激励制度的实行。如果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国企监管者也是一个利益主体,撇开经济利益不谈,至少国有经济发展得好,可以证明自己的政绩,这是一个很实在也是很合理的利益诉求,因为在其位谋其政,天经地义名正言顺。

从单个国企来看,以广东省国资委正在大力推行的董事会制度建设为例。现在的情形是许多企业没有健全的董事会、监事会,这样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就比较集中,决策者受到的掣肘就比较少。如果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完善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话,很明显,权力相当集中的企业目前的权力格局及利益格局将会受到冲击。

因此,在推行董事会建设过程中遇到阻力就是可想而知的事,谁都不想在卧榻之旁再有他人酣睡。

再来看国企与国企之间以及国企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的重组问题,利益纠结就更加明显。

根据广东省国资委提供的数据,目前省属集团全资及控股的企业达1575家,从事的生产经营业务重合度高。不仅如此,各个集团之间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行业也具有高度重合的特征。因此,各集团自身以及集团之间进行资产和业务重组以重新调配资源非常必要。

至于广东省十分注重的国企创新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也同样可以用利益的视角来审视。如果说董事会建设及资产业务重组影响到的是既得利益,那么创新就是在收益相同或相近情形下,各自付出成本的不同,而影响成本大小的就是创新难易程度,而影响难易程度的则是企业自身的基础、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性、创新收益实现周期与经营者的任职期限匹配等等。

由于诸多利益关系纠结在一起,因此,未来的国企改革难度更大,这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国资重组某种程度上就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处理,手法是否得当及火候是否合适,都直接关系到国企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推得太急,会遇到极大阻力,推得太慢,又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发展要求。正如调弦,太紧则易断,太松则无音,只有张弛有度,方能奏出和谐美妙乐章。

国企重组、鼓励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以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广东省国资系统未来的几项重要工作,这些措施的实质就是改革的深化,而任何一项改革,只要是帕累托改进,在获取收益的同时,都需要有人付出成本,这是社会进步的常态路径,只不过,在现在及未来的形势下,实现难度及成本越来越大,包括收益的分配与成本的承担者等等,这也许是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含义之所在吧。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