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产业
 

2011年7月19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乳业新国标落地:奶农反受其害

乳业巨头被指联手“封杀”养殖企业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田晶/文

乳业巨头被指联手“封杀”养殖企业乳业新国标落地:奶农反受其害

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普遍反映,乳企实际采用的是高于新国标的收奶标准,为自己“留足了空间”,奶农并未因标准放低而受益。CNS供图

养了两年奶牛后,廊坊市雪计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计兴农公司”)总经理刘铁奇发现这个行业并不好玩。

一脚踏进奶牛养殖业前,刘铁奇端过银行的铁饭碗,干过建筑及建筑机械设备租赁,开过宾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乳业一片低迷,刘铁奇认为“抄底的时机”到了,一下子砸进上千万元建自营牧场。

让刘铁奇这样的投资人没想到的是,时至今日,乳业不仅没有走出低谷,反而日益萎靡。在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中,奶牛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又是整条产业链中受挤压最严重的环节。

7月15日和16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走访中,20多家奶牛养殖企业、养殖户均向记者表示,在几大乳业巨头挤压下,养殖业已经出现全线亏损苗头。

奶牛存栏量达到500头,刘铁奇却少了几分当初的豪气。他向记者撂下这么一句:“你要跟谁过不去,就让他去养奶牛。”

连遭“毙奶”:养殖企业被逼倒奶

“头三天蒙牛拒收,给伊利送过去却没问题。接下来的三天里,伊利拒收,蒙牛又表示愿意收奶。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收奶的乳企会给出各种苛刻条件,我们也只能接受。”

“就在4月份一个月之内,因为乳业巨头拒收,我接连倒掉了10车奶,直接损失十几万元。”谈起这件事,刘铁奇的声调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在奶牛养殖业,4月份由于气候适宜,本属于奶源最容易达标的月份。

“他们在我的一车牛奶中抽检了四杯,就说三杯有异味。”刘铁奇告诉记者,“同一个奶厅,同一天挤出来的奶,四杯居然闻出了三种味道,有的说是有酸味,有的说是有香水味。其结论是,我拖过去的整车奶有异味,拒收。”

刘铁奇不肯相信这一结论,要求“盲检”。

“盲检”的操作方法是,从其他养殖户已经抽检合格的鲜奶中提取出5杯,与被宣判有异味的3杯鲜奶放在一起,打乱序号后重新送检。检测的结果让刘铁奇坚定了信心:闻出来有异味的三杯奶,全部不是计兴农公司送检的鲜奶。

但是,刘铁奇的执着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不仅当天的奶仍然被拒收,而且此后计兴农公司的奶经常便会被检测出“有异味”。由于鲜奶无处可送,又无法长期保存,刘铁奇只能选择倒奶。

“我没有送好处,又跟他们的人理论了半天,让他们下不来台。他们表面上不表现出来,实际上却是三天两头找麻烦。拒收的理由完全一样,都说是牛奶有异味。”刘铁奇说。

从4月份以来,鲜奶遭拒收成为养殖企业的家常便饭,这一悲剧被称之为“毙奶”。

河北熊氏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熊辉告诉记者:“上个月,他们毙了我两车奶,说是一车有臭味,另一车有花生味。我真闹不明白,他们怎么会说有花生味,难道花生不比牛奶贵?”

更让养殖企业感到恐惧的是,乳业寡头之间结成了攻守同盟。

华夏畜牧(三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畜牧”)负责质量监督的包曾志告诉记者:“在一个星期之内,我们送的鲜奶接连被蒙牛、伊利、三元‘毙奶’,而且给出的理由惊人地相似,都是脂肪指标偏低。”

实际上,创办于2004年的华夏畜牧拥有并运营着国内规模最大的奶牛场之一,奶源品质较高,就在7月12日,华夏畜牧刚刚获得了泰山投资亚洲控股有限公司等联合注入的4500万美元投资。

即便有资本实力和规模作支撑,在几个巨无霸面前,华夏畜牧仍然缺少话语权。

“他们说不合格就不合格,根本不用第三方检测。”包曾志说,“我们当天就找了北京奶牛中心进行第三方检测,发现脂肪含量完全达标,但他们就是不认可检测结果。”

包曾志还发现,几大巨头在这件事情上似乎是“有预谋的”。

“头三天蒙牛拒收,给伊利送过去却没问题。接下来的三天里,伊利拒收,蒙牛又表示愿意收奶。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收奶的乳企会给出各种苛刻条件,我们也只能接受。”包曾志告诉记者。

行业整顿:寡头垄断初步形成

鲜奶收购价被大乳企不断压低,养殖成本大幅提高,仅有的那么一点利润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加上暑期到来,牛奶销量下降,现在是奶牛养殖业最艰难的一个时期。

养殖企业普遍认为,乳企的态度之所以从4月份起出现急转弯,是因为全国范围内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整顿工作在3月底宣告结束。

整顿之后,大部分中、小乳品加工企业都关闭了,这导致奶农只能把奶送给几大巨头。与此同时,蒙牛、伊利这几家大乳企生产加工能力一时间难以扩充,奶源与加工企业之间的产需矛盾很快凸显出来。

“以廊坊地区为例,光明、完达山、海河这几家,一天收奶不过百八十吨,即便是三元收奶也不多,跟伊利、蒙牛这两大巨头根本没法比。”熊辉说,“所以,伊利、蒙牛实际上形成了区域性的垄断,它们两家怎么说就怎么算。”

河北福成五丰奶牛场总经理张学等多位乳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全国大部分产奶区,乳业的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除了乳企在收奶时表现出的强势地位,奶价是另一个明显的指标。

目前,北京周边地区的生鲜乳收购价为每公斤3.3—3.4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20%。与此同时,人工成本上涨了50%—70%,饲料成本上涨了20%—30%。

“以前交完奶后,每天都会给我们一个清单,现在根本不给清单,一个多月后通知我们开发票时,才知道能结回多少款。”熊辉告诉记者,“这相当于,我们的资金被乳品加工企业白白占用了一个多月。”

熊辉表示,乳企内部有明确的计价体系,但是并不对外公开。

“养奶牛,真是又费力又受气,现在还挣不到钱。要有别的投资机会,谁还愿意干这行?”接连被“毙奶”的经历,让从2004年开始养奶牛的熊辉不再看好行业前景。

张学说:“鲜奶收购价被大乳企不断压低,养殖成本大幅提高,仅有的那么一点利润已经完全看不见了。加上暑期到来,牛奶销量下降,现在是奶牛养殖业最艰难的一个时期。”

河北省一位地级市农业局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2002年以来,奶业技术在提高,产量在提升,但是奶价却没有提升,奶农的效益在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奶源收购被几个大的乳企控制,养殖企业和养殖户都受制于人。”

“现在畜牧业养猪、养羊挣钱,养只兔子也能挣钱,就是养奶牛挣不到钱。”这位官员在畜牧业系统的内部会议上说,“我们的奶牛养殖企业能不能组织起来,跟这个霸、那个霸作斗争?”

“扣点”、“扣奶”:行业潜规则盛行

由于几大乳企形成了寡头垄断,即便是按照规范生产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也无法获得“以质论价”的合理收益。乳业巨头之所以对规模养殖企业发起“车轮战”,就是为了让其接受较低的价格以及扣点、扣奶等潜规则。

乳业新国标实施后,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并没有“落着实惠”。

新国标的重要指标之一,是降低了蛋白质含量,规定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克。熊辉告诉记者:“两大乳业巨头收奶时,采用的都是高于新国标的企业标准,一般都会要求不低于2.95克。”

熊辉透露说,乳企在收奶时有“扣点”的惯例,例如每百克生乳的实际蛋白质含量为3克,乳企收奶时才会检测出2.95克。

“这实际上是为他们自己留足了空间。”张学指出了其中的漏洞,“在奶源紧张时,乳企就降低标准,到了夏季奶源相对过剩,他们又提高标准。”

此外,乳企收奶的另一个潜规则也浮出水面:“扣奶”。

“如果检测结果低于2.95克时,就会说我们的鲜奶不达标,要求扣奶。”熊辉表示,“我前几天交了4吨奶,他们说蛋白质含量只有2.93,在计算重量时就被扣掉了400公斤。”

“扣奶”的情况在夏季尤其突出。

“夏天奶牛饮水多,采食量下降,产出的鲜奶蛋白质含量会相对低一些,这是通过技术手段难以避免的。”张学建议说,“夏季一定要降低收购标准,如果继续按照扣点、扣奶等霸王规则收奶,对奶农是不公平的。”

张学执掌的养牛场,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之一。

“我们的细菌指标常年在10万以下,一般在1—5万之间,远低于新国标规定的200万。但是在交奶时,我们的价格却只比低标准的鲜奶高一点点。这意味着,我们在硬件设施、饲料等方面的大规模投入白费了。”张学说。

包曾志也认为,由于几大乳企形成了寡头垄断,即便是按照规范生产的规模化养殖企业,也无法获得“以质论价”的合理收益。乳业巨头之所以对规模养殖企业发起“车轮战”,就是为了让其接受较低的价格以及扣点、扣奶等潜规则。

(实习生周超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