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特别报道
 

2011年7月15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新国企

来源:中国企业报  

打造新国企

刘茜制图

(上接第三版)

第二,新国企的产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多元的。新国企不等于纯国企,虽然现在国家独资的纯国企还有,但这种企业内部必然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补充的机制,所以新国企多是在国资控股条件下的多元化产权结构。

第三,新国企的运营以环境和市场为转移。老国企没有经营自主权,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只有对供、产、销的管理而没有资本运营,即使如此,其供、产、销也是靠长官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来管理的。所以,老国企常常因长官意志的失误而造成巨大损失。

第四,新国企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扩张。老国企由小到大除了依靠国家追加投资外,就是依靠自身的内部积累,因而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新国企则不同,它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扩张,因而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倍、成十倍地壮大自己,使自己在竞争中不断占据优势、扩张市场占有份额。

第五,新国企的企业文化是开放、进取型的。和老国企不同,新国企诞生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上我国又加入了WTO,所以,新国企的经营不仅对国内市场充分开放,而且多是面向国际市场、积极走向世界的,它们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上风。这同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力争提升综合国力是相呼应的。

传统国企的经营环境是国家包揽一切、指挥一切和提供一切;老国企的内部运行模式是管理型的、稳定型的甚至是萎缩型的,老国企的企业文化是消极的、被动的,一切依赖于国家,一切决定于上级,一切依靠别人救自己。

新国企要靠自己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时刻都会有风险来临,所以它的企业文化特征必然是拼搏进取的、积极向上的。优化新国企:增强核心竞争力

《中国企业报》: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新国企应该居于什么样的地位?

李成勋:许多新国企都是在革除老国企上述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在产权上和老国企一样,而在经营机制上则同民营企业一样。所以,新国企既不会同老国企那样对市场动态表现迟钝,也不会同民营企业那样对公共利益(如缴税)表现冷漠。可见,新国企是一种独具优良品格的经济组织,它既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又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

其一,新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而坚实的微观基础,必须保护和不断提升新国企。如果缺乏这个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残缺不全,甚至难以称得上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新国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这就是新国企的基本战略定位。

其二,为了调动各阶层、各群体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新国企不应该也不可能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它应该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那些重要部门,如军工、能源、交通、装备制造、公用产业和粮食等。

其三,在竞争性领域已经存在的新国企,除非迫于竞争的致命压力不应主动退出。

其四,新国企在产权结构上的特征是国有资本控股条件下的多元化结构,如果放弃了国有控股也就称不上新国企,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有股权越大越好。

《中国企业报》: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比较优秀的新国企,但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如何不断优化和提升新国企?

李成勋:我个人认为,根据新国企特点和竞争的需要,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根据新国企一股独大的特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它的治理结构,勿使董事会、股东会和监事会流于形式,切实发挥三权制衡的功能。

第二,根据新国企员工教育水平和政治素质较高,而市场意识较弱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差的特点,应强化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植,始终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第三,根据新国企容易保留和感染“官商文化”习气,应该重塑企业文化,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为此,要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有形资产相等的条件下,谁的无形资产多,谁就可能是赢家。

第四,根据新国企在企业内部容易重集权、轻分权的特点,应通过制订“企业基本法”来规范企业中各层级各部门的权、责、利,使全体员工和大小机构各得其所,以此作为企业效率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基础。

第五,根据新国企容易重业务管理而疏于战略管理的倾向,应向其灌输兼并、联盟、多元化经营、“走出去”等战略举措对于实现资本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重大意义,并把战略管理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上述各项,都着眼于增强新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应成为新国企外在特征的集中表现。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