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特色国企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李锦/文
走中国特色国企发展道路
7月6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的“实践十一号03星”送入太空。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发展道路。 CNS供图
走什么样的国有企业发展道路?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有企业,如何建设国有企业?
历史没有留给中国人结论,甚至也没有留下犹豫彷徨的时间。现实需要我们做出明确而清晰地回答。
自从2004年舆论界提出国企向左还是向右转的问题,这个争论并没有停息过,暗流一直涌动着。2010年关于“国进民退”的讨论再次将这个问题推到我们面前,现实迫切需要我们回答国有企业发展道路问题。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我们既不能走西方自由市场道路,也不能走传统计划经济道路,而要走一条渐进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企发展道路经验不断走向成熟,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是一条改革之路,希望之路。
企业的艰难实践是国企理论的源泉
道路,是行路者汗水浸染的历史,记载着曲折;是前行的碑记,指明了方向;更是鲜明的标记,昭示着明天……
道路问题不仅仅让人回溯历史,更重要的是寻找方向,决定未来。
前行路上,常要“四处张望”。向外看,向内看,也应该向后看,再向前看……
中国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道路,与创建人民共和国同时起步。1949年没收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私营资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兴建一大批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项目,为中国国有企业走上建设之路奠定了基础。
人们依旧记得,从“一五”到“四五”期间,在戈壁荒漠,在崇山峻岭,从东北雪原,到西南峡谷,156个重点项目建设,以三线建设为核心的西部开发,不仅稳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新生政权,更建立起完整与庞大的民族工业体系。在国有企业全力支撑下,我们实现了粮食与石油自给有余,完成了“两弹一星”研制,让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抵御住了外来的威胁和冲击。中国最初的国营企业管理模式,就是以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这时的“国营企业”意味着“国家经营”,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扮演的是车间或厂房的角色,缺乏经营自主权,既无盈利动力也无生存压力。
从苏联拿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和国营企业管理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生产力的问题,也没有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这种状态维持了几十年。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改革国营企业管理模式、解放生产力,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必经之路。
1984年,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国企改革被提上日程,这是比农村改革更难打赢的一场“战役”,而且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持久战”。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做了很多努力,但基本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救国企于濒死”仍旧是最沉重的话题。
“啃硬骨头”是从1998年三年改革脱困开始的,涉及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国有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以及再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等三个方面。在中小企业层面,国有经济缺乏竞争力,但当时被指搞私有化,争议迭起。最终,国企改革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抓大放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加身份置换的方式,完成了国有经济战线收缩和布局调整。
2003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挂牌,国企改革进入了新时期,党的十六大决定启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改变国有资产“无主资产、无人负责”的局面。这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地方分级管理”的模式走到了尽头,意味着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深刻变革。这一阶段的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包括建立委托代理关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制定专门的减员增效政策,完善外部管理系统等。8年来,这一组改革获得了卓著成效,国企的现代产权制度愈加完善,整体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从东部到中西部,从国内到海外,国有企业犹如一支支雄师,在地球每个角落响起进军的号角。据国资委2010年底公布的数据,央企在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的国内企业中的比重占到70%,共有海外企业和机构5900多家,资产总额达到4万多亿元,接近央企总资产的1/5,实现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1/3。
梦想的火种,正在绽放最激情最绚烂的烈焰。2002年至2011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央企业从6家增加到38家。另有数据显示,在绩效指标方面,中国已有1/3的行业领先企业赶上或超过世界企业500强。(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