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29版:川渝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29版            川渝经济
 

2011年7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这位学者型官员创造性地将大历史观与大产业观两个分析性工具结合起来,在西南财经大学进行的演讲中,纵论古今,以此来考量产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鲜活生命力,阐述了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智能互联城市与产业互动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他还以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理论,深入浅出分析了借助产业力量,实现产业和金融的对接对城市升级发展的重要性,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如何解决等一系列问题。
  其“大历史观与大产业观”引来各方热议。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汤继强先生,就产业和城市以及城市与人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

用大历史观看产业发展与城市兴衰———访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龚友国/文

用大历史观看产业发展与城市兴衰———访青年经济学家、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

汤继强在西南财经大学进行演讲

在“智能城市与绿色IT论坛”上,成都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将“大历史观和大产业观”两个观点性的工具结合起来,试着论述产业兴衰对于城市兴衰的重要影响,并尝试对智能互联城市这种新生事物进行考量。

事实上,在汤继强“大历史观和大产业观的对话”中其核心是城市的发展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兴盛。成都甚至包括整个西部的崛起都要依靠产业的发展壮大。

在一些因工业发达崛起的著名城市的发展路径中,大家可以从若干个案例中,从若干个代表型企业的发展故事中揣摩和体会到产业和城市的关系。汤继强告诉记者,这是为什么他要把智能互联城市的命题放在产业升级互动中,放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用大历史观和大产业观的分析工具来考量的原因所在。“大家知道,大历史观是综合了历史学家、数学家、科学家、物理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哲学家等等的智慧和分析工具以及研究方法,综合来研判这个产业与这个城市之中的互动关系。大产业观在中国的大背景下,大家比较熟悉的,比如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第三产业是现代服务产业,包括以后的第四产业、第五产业等等。”汤继强说。

他认为,世界的宏观背景下,这两者可以尝试进行对话,彼此作为一个对话关系,把时间、空间、硬件、软件置于其中,找到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进而推动区域的发展。

产业基础决定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与城市本身所富有的产业基础是有关系的。以成都为例,从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此,取周王迁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得名成都,至今成都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西汉时期,成都就是中国六座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到了隋唐成都仍然位列中国四大名城。两千多年来成都之所以生生不息,繁荣至今除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包容性以外,也与这座城市本身所富有的产业基础有着莫大的关系。

除了拥有优越的经济地位,司马相如、李白、杜甫、岑参、高适、薛涛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成都这片土地生活过,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文明成果。繁荣的经济和文化现象背后必定是有力量支撑的,那又是什么支撑了它呢?纵览历史来看是这里的第一产业农业,而支撑第一产业发展的则是鼎鼎有名的都江堰。后人称,因为有了都江堰,有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成都平原,也就是外界广为称道的“天府之国”。汤继强说,正因为有这样一个产业基础做背景,在遥远的农业文明时代成都拥有了历史上的辉煌。“诚然,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传统工业占主导的时代,成都的表现不如当年的‘六家之一’,也不如‘四家之一’的时候辉煌。这样一种状态,与中国在全世界经济历史发展版图上的地位是相似的。但是,现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会。”汤继强说,要承认在工业文明时代成都的表现不及鼎盛时期辉煌和耀眼,但是凭借着主动地迎接创新,不断接受新鲜的东西的热情和劲头,这些年成都的发展势头是有目共睹的。

汤继强告诉记者,20年前甚至10多年以前,都还会有人发问,成都在哪里?他记得有日本朋友曾问,成都是不是在沙漠上,成都是不是只盛产大熊猫?现如今呢?以近年发展迅猛的IT业为例,现今全球每五台笔记本电脑有一台就是成都造,每两台电脑的CPU有一台就是成都高新区西区制造的。历史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很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都开始往成都转移,这些使得成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号召力和吸引力。

纵览古今,结合时下发展现实我们可以说是产业带给了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产业的兴衰与一个城市的兴衰是密切相关,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衰则城市衰。”汤继强说,这道理适用于世界也适用于眼下发展中的中国。

智能城市诠释产业互动升级

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都会,比如伦敦、巴黎、东京、纽约,过去一直很辉煌,今天依然有活力,就是因为把握住了一次又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而成都,为什么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发展阶段当中,始终保持兴旺呢?如前文所述,这座城市自身拥有强劲的更新性,她愿意不断地迎接创新,不断地敞开怀抱,乐意去接受新鲜的东西。智能互联城市对于成都来说,无疑是一次产业升级的好机会。

现在的成都高新区,发展智能互联城市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全球软件20强有11家在成都高新区落户,服务外包20强有5家在此安家。据统计,目前在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00家,而在高新区就有超过50家的世界500强和知名公司。

世界500强纷至沓来选择成都,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认为企业发展一定是跟着它的发展目标走,跟着市场走,成都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良性的支撑。”汤继强说。

一个城市、区域的兴衰和产业发展紧密关联,城市的发展会为产业发展提供其所需的基础条件。“智能互联城市会选择成都,应该是和成都的城市禀赋有着巨大的关联,这之中既有历史的逻辑,也有现实的基础。”汤继强还强调,他相信未来智能互联城市还会给这里带来很大的发展能势。

西部大开发10年以来,成都走在中国尤其是中西部的前列,是NO.1,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座城市比较好地把握了产业发展的规律,最大限度地把这个城市的历史馈赠、现实的基础和世界的需要很好地融合起来了。

“所以大家关注成都,也希望大家以这样的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眼光去把握它。”汤继强对记者说,目前在以开放的胸怀包容、拥抱智能互联城市的同时,他觉得还应多一分理性与谨慎去看待智能互联城市。

“这些年来,成都的发展经验表明:把握产业升级的时机,就掌握了制胜的砝码;而智能城市建设,是诠释产业升级互动最好案例。”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以什么样的思考、以什么样的准备去迎接我们的智能互联城市?我们不要城市越来越智能了,而人类的智慧却在不断地衰退。智能城市是为我们服务的,还是我们要去为智能城市服务?像这样一些问题和关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汤继强袒露了自己对智能互联城市的看法。

汤继强提出,智能互联城市有一些核心的理念,比如说怎么样使发展更加科学,使管理更加高效,使社会更加和谐,使生活更加美好。他说,“围绕这样一些目标,我们的科学家们大量的、大胆地用你们的智慧,用你们的科技创新、研发水平和能力,为人类不断地提供新的产品。”此外,汤继强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使老百姓更加幸福”。

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急速转型期,正以被外界誉为中国模式的方式快速发展。智能互联城市作为新生事物,其建设发展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引导和强力推动,很难在短期内实现。“我们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但是政府、市场之间是有边界的,政府需要的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越界不仅不会到位还会越位,势必会阻碍市场的活力,使得智能城市这样本身创意很好的事物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一点汤继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政府当下的工作是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今后的工作是政府怎么样像扶持企业一样,更好地为从事智能互联城市的实业家和企业家提供优质的服务,焕发、激发他们的活力,使他们建造出更好的智能互联城市。”

智能城市建设中具体的实施进程中民间和政府在其中保持怎样的互动关系,汤继强以成都高新区为例解释道,“目前正在做一个试点,而且和思科公司已经在规划层面做得非常有把握了。假如这样一个试点做得比较成功、顺利的话,我们会在更大的范围推广智能互联城市的这么一个现实版的图景。”

现代城市要努力把握产业升级与活动的关系,增进人类福祉,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成都要打造的天府新城是智能互联城市的新实践,未来的天府新城将是迈向互联网时代的现代理想城,是集科技创新、软件研发、总部商务、现代服务、文化休闲、生活配套于一体的24小时不夜城,拥有五大智能服务领域、宜居的生活空间、良好的商业环境、充足的人才资源、健全的社会保障和能动的市政平台。

汤继强说,依靠人类的智慧可以造出一个智能城市,而他更关注的问题在于人类享受智慧城市的同时,人和城市的关系、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是不是应该变得更加和谐,从而成为一种真幸福。不仅城市智慧,让居于城市中的人民也能深切感受到科技带给城市的美好。他表示,成都愿意成为这样一个试点,愿意把这样一个舞台、这样一个市场提供给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朋友,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类的生活,服务于人类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幸福,未来更美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