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特别报道
 

2011年7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二五”时期,人才强企是央企“五大战略”之一。要深入市场化用人机制,要解除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的干部身份,使追求政绩的“党员干部”回归到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全面的契约化管理。

战略雄心国资委探索国企人才发展规律新路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孔迪万斯琴/文

战略雄心国资委探索国企人才发展规律新路

“十二五”时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将“人才强企”纳入央企实施的“五大战略”。8年前,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提出“把海内外优秀经管人才集聚到国企中来”。“人才”成为贯穿国资委工作的一条主线。国资委成立以来,人才建设尤其是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十二五”人才建设可能会发生哪些新变化?“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用人制度的改革,不断强化‘管人’、监管职能,探索出一条适应国有企业发展规律的新路径。这具体体现在招聘、实践、培训、交流和考核五方面的变化。”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说。

近年来,国资委连续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至2009年底,中组部、国资委已先后7次组织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从近万名应聘者中录用了113人。

2010年,央企高管公开招聘层次高,20个高管职位为历年最大规模,12名央企高级经营管理者招聘职位有5名正职。这是央企首次如此大规模地招聘总经理。“央企在主营业务、技术性等关键性岗位招聘是一项重大突破。”李保民说。

身经百战方能胜,国资委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企业家队伍。通过实战,更加优秀、更加合适的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让他们在商海中历练、在挫败中成长。

国有企业何以能崛起?李保民认为,一方面,国家不断为企业减包袱,另一方面企业逐渐引入新机制焕发新活力,尤为可贵的是,企业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企业家队伍,他们以敏锐的市场意识、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带领企业不断走向全球。

培训是国资委培养企业家队伍的重要方式。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企业家队伍的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人员交叉交流成为国资系统中的一大特色。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国资委之间的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出资人机构与所出资企业的良性互动,更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家队伍建设。”李保民说。

考核为企业家戴上了紧箍咒。李保民认为,绩效考核主要考核企业家的管理成效,做事做得怎样。重要的是,考核是将激励和约束机制结合在一起。

总体来讲,中央企业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内部改革取得新进展,普遍推行公开竞聘、末位淘汰和新的用工制度,积极营造重能力、重业绩、重创新的氛围。“劳动改革实现了合同制,收入分配上实现了岗位制,岗位选择实现了竞聘制。”李保民说。

“千人计划”让人为之一振。2008年,中央部署“千人计划”,国资委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截至2010年底,中央企业91人列入国家“千人计划”,成为国家特聘专家。

对于央企人才队伍金字塔塔尖的战略型企业家,李保民介绍,国资委从培养学习型企业家入手,定期举办培训,比如“冬训”、“夏训”等活动,根据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设置相关的题目。

“十二五”时期,人才强企是央企“五大战略”之一。李保民表示,要深化市场化用人机制,对企业经营者实行全面的契约化管理。名词解释

千人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

200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主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探索实行国际通行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创业机制,集聚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负责千人计划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小组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央统战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侨办、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外专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等单位组成。

在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设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作为工作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千人计划的具体实施。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