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特别报道
 

2011年6月28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走出去:能力和境界

来源:中国企业报  

央企走出去:能力和境界

(上接第一版)

“作为中资企业在新首家、中国中冶在海外承建的首个大型综合娱乐项目的新加坡环球影城,是耗资近44亿美元兴建的圣淘沙名胜世界的王牌项目,是世界上第四个、东南亚首个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施工阶段克服了新加坡现场恶劣的高温酷暑和多雨气候条件,实施工地24小时的不间断施工,同时采取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历时18个月,完成了欧美国家最少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项目,工期缩短至少一半,这大大提升了MCC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项目取得了35项国际和国家专利,并全面提升了海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是我国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成功典范。”上述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的中央企业,肩负着国际化的使命以及建立市场竞争基础、增强主导产业竞争力的职能。

随着央企“走出去”力度的不断加大,海外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模式和方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央企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困难。

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所谓世界之强企也,非规模大之谓也,有竞争力之谓也。”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走向世界的路还很长,必须保持清醒,切忌浮躁,力戒虚夸,诚所愿也。

发展有道

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大型央企的改制基本完成,中国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大规模启动,而“走出去”的成果,也成为考察央企管理者们能力的主要标准中的一项。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研究认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中有一个规模收益递增的趋势,所以企业追求规模扩张,特别是超越国界的扩张,激发了企业做大做强的经济动机。”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多年来,在央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探索中,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足迹具有典范意义。

2003年,重组后的华能集团明确提出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海外投资建设、管理、开发、拥有电厂和其他相关产业”的“走出去”战略。

当年12月16日,华能以2.27亿美元成功竞标收购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大发电厂权益的OzGen公司50%的股权。这个真正产权介入式的跨国并购,迈出了华能“走出去”战略中实质性的第一步。

2008年3月24日,华能集团以42.35亿新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新加坡淡马锡公司拥有的大士能源公司100%股权,拥有了其267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新加坡电力市场超过25%的市场份额。至此,华能成为了新加坡发电和电力零售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今年6月10日,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主板开始挂牌交易。

谈及未来发展,华能新能源董事长曹培玺表示,“华能新能源跨进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起点。”

华能的海外收获颇多,在澳大利亚OzGen公司项目上,澳洲电力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累计获得8600多万美元的现金回报;在新加坡大士能源公司项目上,在被华能收购一年半后,该公司已实现税前利润1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回报率达10%,并获得新加坡政府批准,将投资100亿元开发当地一个新的能源项目,使华能在新加坡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判断一桩海外并购是否买卖划算,不仅要看收购的价格和投资的收益,更要看对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长远影响。中央企业要想成功“走出去”,就要将国际化视野放得更开,眼光放得更远。

“我们决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进行‘贪大求洋’、不切实际的收购。只有资产优良、有收益前景,并且有利于华能战略发展的项目才收购。”曹培玺说。

除了华能集团外,中国建材发展模式也颇为值得借鉴。

近年来,中国建材在新兴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与新能源材料业务。

在风力发电叶片方面,中国建材旗下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欧洲第二大风电设备厂商德国NOI公司,建设海外叶片研发中心,构建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的我国最大的兆瓦级大功率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研发基地,在连云港、沈阳、包头、酒泉,德国北豪森及新疆哈密风电叶片基地建设已形成规模,3兆瓦55米叶片投产、5兆瓦62米复材叶片及1.5兆瓦竹纤维叶片下线,进一步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成为我国风电叶片事业的领跑者。

“大力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要求。”王勇说。

赢在责任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切实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贯穿生产建设全过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公司发展质的飞跃,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说。

央企在“走出去”做强做大自身的同时,积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作为遵纪守法典型,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欢迎。

2011年4月18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发布《中国石油在印度尼西亚》国别报告。这是中国石油连续第五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连续第三年发布国别报告。

事实上,中国石油从2006年就建立起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并从2009年起发布国别报告。作为中国石油披露非财务信息的重要载体,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各类组织、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评价企业履责业绩的重要依据,同时成为促进与政府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

绝大多数央企境外机构针对当地情况,自觉加大履行社会责任力度,以创造和谐的经营环境,确保投资的社会回报,也正因为央企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得绝大多数项目所在国进一步增强了与我国的友谊与合作。

然而,发布国别报告的中央企业还是占少数。

在2010年,中钢集团在北京和澳大利亚珀斯两地同步发布了以《合作建设可持续的未来》为主题的《中钢集团可持续发展澳洲报告》,这是中钢集团发布的第二份可持续发展地区报告,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发达国家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

由此可见,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基本方面,是衡量企业国际化绩效的重要指标,更是企业全球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海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中央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推进社会责任工作的积极举措。

企业责任,真诚而不仅仅是慷慨。

世界企业

现在,在我国众多企业中,能够“开窗看世界”的并不鲜见。

在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实力,重组中国企业的同时,中国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央企也应利用跨国公司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以自己的比较优势重组他国产业和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以获得市场份额和技术开发能力。

并在这一过程中壮大自己,培育与经济大国相匹配的跨国公司。

央企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以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截至2009年底,100多家央企在境外和港澳地区投资设立的企业共有5901户,其中,境外子企业达到4860户。央企境外单位资产总额为4015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营业收入27953亿元,实现利润3075亿元,占央企全部利润总额的37.7%。有22家央企的纯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00亿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远、中铝等公司的纯境外资产均超过千亿元。

1991年,中国银行成为第一个在《财富》首次推出的“全球服务业500家”排行榜上亮相的中国公司,被列在商业银行100名小榜单的第29名。

随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出现在《财富》榜单上,排名亦渐次提升。2008年33家,2009年43家,2010年54家(大陆43家、香港3家、台湾8家)。以中国入榜企业计,总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第三,领先于法、德、英、意、加各国。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中石化、国家电网、中石油三家央企更是进入了榜单的前十名。

众所周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10年5月登顶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排行榜的榜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国际合作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业务格局初步成型,海外油气生产经营实现安全平稳运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大。初步建成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个海外油气合作区和亚太、欧洲、美洲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截至2010年,中国石油已在全球29个国家开展海外油气投资业务,作业项目达81个,国际合作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到7582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137亿立方米;国际贸易量实现1.95亿吨,贸易额1105亿美元,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建设顺利推进。”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已在世界舞台上快速成长。

现在,全球经济仍处复苏期,发展可持续的低碳经济为全球热议,轨道交通重新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中国南车在此时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这不仅是富有挑战的探索,更是实力的见证。2010年,中国南车实现海外签约额近10亿美元,地区涉及西欧、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中东、独立国家联合体等。据最新统计,中国南车的产品已累计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海外市场未完工订单约130亿元,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近日,中国北车旗下的济南装备公司与法国货车租赁公司ATIRRAIL签署了20辆氨气罐车、20辆液化气罐车的出口合同。这将是西欧首次迎来欧美以外的铁路装备产品,中国北车也成为中国第一家拿到西欧货车采购合同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中央企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努力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

中央企业“走出去”的身影渐行渐远,但足音越走越强。坚实的步伐启示着人们,“走出去”是一种行动,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